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从崇祯皇帝开始 > 第五十八章 再议改革(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朱由检这番说辞,其他几位大臣还是云里雾里的,看到毕自严已经懂了,便让他讲一遍。

    “其一,宝钞的制造原料容易获得,成本远远比银钱要低。

    其二,京师不产银钱,若是用银钱,需要地方输送到京师。但是用宝钞,就是京师印好再押解到地方,主客之分的差别,想必不需要老夫多言

    其三,宝钞若不使用,就是一张纸,不像银钱可以挖个地窖存起来,再加上宝钞携带方便容易流通,能够极大地促进商贸的发展,只要这钱流转起来,朝廷就能够增加税收。”

    ……

    听完毕自严深入浅出的解释之后,孙承宗等人对宝钞的妙用也明白一二了,不禁纷纷赞叹起来,对朱由检是越发敬佩。

    陛下不过是十七岁的年纪,却对政务和财政方面都有独到深刻的见解,中兴大明一事指日可待!

    得到几位大臣的夸赞,朱由检内心有些小得意,要知道这些都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才,层层科考杀出来的,位于金字塔的顶峰。

    若不是超越几百年的见识,朱由检是没有可能比得上这几位大臣的。

    财税方面的事情还没有结束,朱由检可没忘记之前和勋戚商议海贸的事情。

    “毕爱卿方才提议开源节流,朕认为可以解除海禁,重开市舶司。

    除原来在广州和泉州的以外,还要在上海和天津增设两个市舶司,以收关税。

    任何进出口的货物都必须持有市舶司的凭证,对于走私的物品一经发现全部查抄。

    东南之地商贸繁荣,市舶司一开,必定能够增加不少税收。”

    朱由检这个想法又是出乎了毕自严的意料。

    毕自严不是不知道市舶司的妙用,但是海禁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想要重开可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决定的,肯定会遭到极大的阻力。

    最先反对的却是乔允升这位刑部尚书,“陛下,臣认为此举不妥,‘片板不许入海’乃是祖制。海禁一开,恐怕更容易招来外敌,倭寇之乱后患无穷,这关口是万万不能再开的。”

    朱由检微微皱起了眉头,正欲开口,旁边的袁可立驳斥道:“我大明兵多将广,何惧这区区倭寇。

    况且成祖时,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让万邦来朝,可没有什么海禁一说。

    若是能在天津开一个市舶司,吸引大量商人聚集,能够增加朝廷岁入不说,还能借这个港口再练一支水师。

    到时候天津与登莱水师两者相互配合,直插奴酋后方,收复辽东指日可待。”

    袁可立更看重的是天津的战略价值,之前任登莱巡抚时,袁可立就打造了一支水师,在对辽南的军事行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说到辽东战事,孙承宗认真考虑了一下组建天津水师的可能性,片刻后便有了答案。

    “京师距离天津不过二百余里,快马急奔,半日就可到达。若是派一支军队从天津入海坐船进攻辽东,老臣认为此事大有可为。”

    孙承宗认为是可行的,若是利用市舶司在天津建一个海港,将来能够极大地减轻后勤供应方面的压力。

    李邦华当过天津巡抚,也赞成开海禁,道:“东南之地商贸繁荣,佛郎机人不远万里也要前来,其中利润之大可想而知。

    市舶司一开,不仅可以为朝廷增加税课,原先私下跑海的人估计都得上岸,说不定还能借此解决海寇猖獗的问题。”

    谈税收问题这么扯到打仗方面去了,朱由检对于这几位三句话不离打仗的大臣有些头痛,这思维也太跳跃了一些。

    只不过听起来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借用市舶司聚集的人力物力财力,养一支海军不是什么难题。

    市舶司一开,看来大明海军的组建也可以提上日程了,就以各地的水师作为班底。

    毕自严有些犹豫,道:“朝官多保守,开海禁一事恐怕会遭到极大的阻力。”

    朱由检明白,这不是朝官保守,而是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

    “朕意已决,开海禁是势在必行之举,毕爱卿需要多费心。”

    朱由检当然知道开放海禁会遭到东南士绅的反对,这帮人走私习惯了,肯定不会愿意让出既得利益。

    但是海禁是一定要解除的,闭关锁国只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

    其他三地市舶司能不能运作起来朱由检先不管,天津这个市舶司一定要开起来,将来熟练后,说不定还可以借这一条航线,逐渐改漕运为海运。

    乔允升依然保持着反对意见,但被毕自严呛了一句后就沉默了,“乔大人不掌钱粮,是不知道户部的艰难。”

    毕自严之前担任尚书时,户部就已经捉襟见肘了,经常是缝缝补补,勉强维持平衡。

    既然陛下已经下定决心,孙承宗这个内阁首辅也赞成,毕自严自然不会反对。

    海贸获利丰厚,若是能够借此收取关税,对朝廷是一件大好事。

    众人细细商讨一番,在这件事情上也达成了一致意见。

    朱由检见状心生欢喜,对毕自严道:“毕爱卿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朕一并应允。今日商议之决策,还需毕爱卿整理后写个条陈上来。”

    毕自严道:“陛下过誉了,这都是微臣的本职,微臣当尽力效命。”

    朱由检点点头,随后将目光看向了乔允升和袁可立,道:“两位爱卿公正廉洁,在朝廷素有清誉。

    阉党柄国这几年打压异己,陷害忠良,犯下了不少冤狱,朕希望两位爱卿一同主持大局,为这些忠良平反,还其清白。”

    这等收买人心的事情,乔允升和袁可立自然无不应可,齐声领命。

    平复一事敲定后,便剩下最后一件事,京营的问题。

    “李爱卿,此前朕与英国公论京营之弊,国公爷向朕推荐了你。

    朕希望由李爱卿你来整顿京营,练出一支天下雄兵,为大明扫除任何敢于作乱的宵小之辈。”

    朱由检对李邦华寄予了深切的期待,无强军则无强国,京营虽然废弛已久,但是底子还在,大力整训之后仍然可堪大用。

    李邦华倒是没有想到其中还有英国公的举荐,内心激昂之余,振奋道:“微臣必定不负陛下的厚爱,请陛下赐微臣尚方宝剑,若是不听号令之辈,准许微臣先斩后奏。”

    李邦华心知京营积弊已久,老兵油子众多,到时候少不了得用人头立威。

    “朕准了。”

    朱由检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初在勇卫营的时候,朱由检就杀掉了丰城侯李承祚和他的心腹。

    其余几位大臣纷纷向李邦华道喜。

    商议持续了好几个时辰,朱由检本来还想继续讨论,但是看到这些大臣已经面露疲态,便收起了心思,只等下次再谈。

    毕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子了,不好继续折腾。

    朱由检对于这次商议改革的事情很满意,能够得到这几位大臣的支持,改革一事便会少很多困难。

    不过改革不能冒进,至少不能一下子在全国铺开。

    这个时代的通讯手段不好,偏远一点的地方把消息传到京师估计要一个月。

    为了稳妥起见,朱由检决定搞个试点,一切改革手段先从北直隶开始实施。

    毕竟是天子脚下,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及时改正过来。

    如果效果良好,再逐渐向全国推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