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276章 迎战吐蕃大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子妃的话,让皇后愣住了。

    稍倾,皇后慈爱的看向太子妃,“阿娘这一路只顾着想尽办法为皇室留住血脉,却忽略了你的感受。”

    “娘明白你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卷入是非。可是,你说的隐姓埋名,又何尝容易?”

    皇后摇了摇头,以李恪无孔不入、如影随形的“贴心护送”来看,在他的治下,哪有什么隐姓埋名可言!

    太子妃显然也想到了这一茬,“儿可以回清河老家,买上几亩田地,足够我们母子糊口了。”

    “如今宁国的田亩制度与唐制大不同,没有田地可买的。这且不说,你没听路上的人说吗,就连入籍宁国都要核实身份才行,你还怎么隐姓埋名。”

    皇后拉着太子妃的手柔声说道。

    “那,儿就直接光明正大的去找宁王,请宁王给看在与皇太孙血脉相连的份上,赐予几亩薄田,就在长安或者洛阳,在他的眼皮底下,这样他应该就会放心了吧?”

    太子妃的想法,无非就是给民众都看到,你嫂子带着你侄子来找你讨生活,有了民众的监督,你应该也不会对我们痛下杀手吧?

    我们就生活在你的监控中,这总不会威胁到你的皇位了吧?

    “可是你想过没有?即便宁王不会做什么,那么他的臣下呢?为了他们的官途顺利,他们不会允许有导致意外的因素存在的。”

    听到这里,太子妃浑身一颤。

    是啊,就算宁王大度,过着自信他们母子不会威胁他的位置,可那些臣下就不一定了。

    “孩子,听阿娘的,还是去天竺吧。再者说,你留在这里孤独无依,阿娘也不放心。还有啊,你的崔家父母叔伯兄弟可都在天竺呢。”

    皇后拉着太子妃的手,一边轻轻拍着她的手背,一边柔声劝慰。

    对于这些政治倾轧,皇后自然是受深刻的理解的,毕竟她当初就亲自参与了李二建成太子的夺嫡的全过程。

    而且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看似处处退让、柔弱贤惠的皇后,其实身怀惊人的手段。

    当初,她为了替李二拉拢朝臣、武将,经常以各种理由召集官宦家眷们到秦王府聚会,一方面促进与对方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女眷们打听她们的丈夫、兄弟对秦王的态度。

    同时,她今天做双新鞋、明天做件新衣,后天再来一件新袍子,经常去公爹那里刷存在感。

    同样是儿媳,这样做明显比端着架子、出身世家大族的建成太子妃郑氏做的更好,也在李渊那里,为李二挣得不少好感。

    直到最后,李渊被李二囚禁,李渊才发现自己被小两口给耍了,才意识到,平时秦王妃的经常来送衣服鞋子,给自己梳头、泡脚,全特娘的是套路!

    另外,其实老阴货长孙无忌给皇后安排的出逃路线其实是西逃,走陇右道、西域、波斯,到达天竺。

    可皇后却向东,说实话,她不太信任那个工于心计的兄长,于是秘密转而向东,经洛阳乘船到扬州,自扬州出海去天竺。

    还有,面对阴鸷的魏王,皇后原本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和手段轻松扳倒魏王,可到底是自己的儿子。

    再者说,心狠手辣、冷酷无情,总好过小儿子的怯懦、软弱吧。

    大唐本土就留给魏王折腾去吧,或许能在长安折腾起什么浪花,打开局面也说不定。

    但他却不愿继续待在长安了,自己的丈夫在境外已经取得更大成就,她要竭尽全力,保下继承人。

    既然对魏王不再抱什么希望,那么就要把精力都放在晋王和皇太孙身上了。

    之前,她让太子妃崔氏不要有不该有的想法,那时对魏王还没有彻底失望。

    可魏王把吐蕃兵引入关中,把自己封禁立政殿,让皇后对魏王改变了看法。

    所以,她如今才竭力劝说太子妃带儿子继续前往天竺,两个继承人,也好多一个选择。

    听了皇后话,太子妃思虑良久,最后长叹一声,无奈的点了点头。

    此时的李恪,自然不知道,他的利用晋王与皇太孙互斗的计谋,差点破产。

    李恪现在满脑子是如何以最快速度消灭对面的吐蕃大军。

    裴行俭、程务挺堵截尉迟敬德,对方钻入骊山,绕道回长安。这也就导致没能与从长安来的吐蕃大军相遇。

    吐蕃军对于华州的情况完全不了解,加入被魏王催促增援,于是一路急行,奔赴华州。

    结果遭遇了以逸待劳的天宁军。

    吐蕃军第一次领略了火炮的风采,被炸了个人仰马翻,副统领吐蕃在第一轮就被轰碎了。

    位于后方中军的统领拉布噶,侥幸躲过一劫。

    “大统领,我们尽快撤回长安吧,宁国的骑兵太厉害了,我们根本不是其对手!”一名将领赤桑跑来禀报拉布噶。

    “不能撤!如果我们不能挡住宁国军队,大唐就不会把剑南道彻底送给我们!这给我带人冲上去!”拉布噶咆哮道。

    赤桑无奈,只得继续朝着宁军冲锋的骑兵迎了上去。

    一番宣威炮的轰炸,接着就是骑兵的冲锋,这是天宁军屡试不爽的战术。

    吐蕃军一开始不知天宁军火炮的威力,在走进宣威炮的射程后,好一顿胖揍,一直把吐蕃军又给轰离射程,留下了满地的尸体。

    而后,天宁军铁骑强势出击,把吐蕃军砍得狼狈逃窜。

    可现在,吐蕃军统领拉布噶又下令不准后撤,与天宁军骑兵硬刚。

    可天宁军的骑兵早就饥渴难耐,唯恐吐蕃军逃了,不给他们立功的机会。

    闻成松、伍弘、王玄策,各带三千本部铁骑,像三把利剑,直插吐蕃方阵,后方天宁军主力紧紧跟随。

    从望远镜里,看着三员猛将的猛攻狠冲,李恪一阵无语。

    尤其是闻成松,自从在新罗时候就是骑兵统领,如今与麾下的本部骑兵已经配合的相当默契。

    闻成松杀进敌军方阵后,立即就在刚刚组织好反攻的吐蕃军撕开了一个口子。

    就像是提着拉链锁头,慢慢拉开少女的衣服一般……

    箭头型的闻成松军团,铁蹄所过之处,敌军生命大半被收割,余者纷纷向两侧后撤。

    可能是闻成松注意到自己深入敌军阵营太远,后面的天宁军主力没能及时跟上来。

    于是,闻成松当即带着身后的箭头打了个弯,折返回来,后又螺旋向前……

    就这样,敌军阵营里,明显的看到,闻成松军团,以螺旋型的轨迹在向对方阵营更深处突进。

    伍弘、王玄策也差不多,这几个军团深深的楔入敌军,而后天宁军主力迅速跟进,吞噬着敌军。

    也像一张耕犁上的犁铧,穿破土地,而后面的天宁军主力就是犁面,在犁铧刺破地面和在,把耕犁推的更深,耕的也更广。

    大战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天宁军依旧气势如虹。

    而吐蕃大军统领拉布噶却逐渐动摇了持续战斗的主张,又坚持了一刻钟后,始终没能扭转局势。

    不得已,拉布噶下令西撤。

    吐蕃军一路向西撤往长安,天宁军一路追杀。

    待吐蕃军逃到灞桥时,彻底傻眼了!

    通往长安的灞桥被拆了不说,灞桥以西前往长安的地面上,全是一道道横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