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一睁眼成了七个拖油瓶的极品婆婆 > 第239章 开家长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英兰理所应当的点头:“时间比金钱还宝贵,在固定的时间把固定的事情做完,如果因为雇主导致工作时间增加,就得要加班费。”

    “董有森你要记住一句话,人的一生有多长?50岁?100岁?时间是有限的,时间就是生命。”

    董有森被他娘的言论逗得哈哈笑,又不敢反驳:“娘,我从来没见过能活过70岁的老人。”

    放下花生,李英兰拍怕老二的手背:“你啊,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人和风景还是太少。”

    “但是我今日一番话,你一定要记住,以后你上了年纪就能领悟。”

    看着23岁年轻的脸庞,这要放在后世,也就出大学阶段,风华正茂的时候,该踏进社会闯荡了。

    感觉今日聊了够多,老二不一定能完全消化,李英兰把人打发回去,自己也休息。

    她不知董有森回到自己小院以后,正在一个人像个魔怔的呆子,不停回味着方才的聊天内容。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

    五月春暖,花红柳绿,草木繁盛,有了斑斓色彩的改茶村最是美丽。

    早晨吃饭的时候,董有森正色交代。

    “娘,我决定采纳您的建议,先在改茶村和鱼井村开始行商,晌午就不回家吃饭了。”

    “好,有计划就好。”

    将最后一口瘦肉粥喝干净,她去火房用昨日的剩饭炒一碗蛋炒饭,加点腌咸菜,再配上石灰粉加热包,给他带走。

    老大照例去农田里守着,这就是空间田与现实田的不同。

    空间田无论何物,种下以后不用再费心侍弄,顶多十天半个月,土有点干了淋淋水,过程只有一种一收,简单粗暴。

    现实田则需要董有林和佃户们一起,卧肥、抓虫、锄草、斩根、分苗、浇水。

    家里的八亩土灌水成水田,种稻谷以后,流程更复杂,灌排水、防治病害、追肥、烤田、夜间轮流守夜,总之还没收成的时候就很累人。

    现实种田离不开人,李英兰看在眼里,她也不想老大一辈子被埋没在乡间走不进城。

    当初招募佃户过来,也是希望培养出忠诚度,好解放老大的手脚。

    一边想,一边将碗筷洗干净,外院传来动静,有人往内院走,方桂香脚步轻盈,面带急色。

    “娘,知府大人找您说话。”

    “找我?说了什么事儿吗?”擦桌布一收,李英兰放下衣袖,迎面走出去。

    “您跟我进城一趟,为着小花生的事儿。”

    临安,官府衙门后院。

    这里是官吏平常休憩的地方,知府单独拥有一间正屋,类似后世的独立办公室,他旁边一间略小,是师爷用的,其他的则是衙役们休息的茶水间,没有什么陈设。

    各屋们敞开着,全貌纳入眼底,李英兰头一次来这里,发现与审案的大堂不同,此地栽满了绿植,看起来没有肃穆的压抑感。

    听见有人唤自己,她低眉顺眼的进屋:“民妇见过知府。”

    “董老夫人免礼请坐。”

    李英兰不敢抬头乱瞟,只能看见一角官袍衣袂。

    蒋知府乐呵呵:“老夫人不必谨小慎微,许您到这里来便没有什么秘密。”

    李英兰这才松了口气,抬头坐直,看清楚蒋知府一身官袍的样子,头顶乌纱帽,眉眼柔和。

    没道理让上位者先开口,她机敏的给出话头:“您有何事尽管吩咐。”

    蒋知府一直很欣赏董老夫人,对她没有摆谱过:“您知道本朝的会考是怎么样的吗?”

    李英兰如实的摇摇头,她对这块内容知之甚少。原主在卫府当丫鬟,也没有听说过话。

    蒋知府真诚道:“今日无案要审,有了空余时间,想起进之年纪太小,我身为他的师傅,应该先把会试的辛苦,给老夫人交代清楚。”

    李英兰万万没想到,她来官衙后院开家长会。

    关系到小花生的前途,她肃着脸:“您请说。”

    “本朝会试一般定在八月秋闱,有秀才功名的学子可上京赶考。会试分为三场举行,一场三天两夜,一共要考九天六夜。”

    李英兰惊得合不拢嘴:“这哪里是考试,这是去京城受罪啊!”

    “请问知府,每考完一场能休息多久?”

    蒋知府答:“休息当夜,可以回到住地,换洗衣服,整理被褥,更换笔墨纸砚、餐食烛台等。”

    “考场中每个号舍分发‘前置炉’一个,炭火一篓,供给学子煲茶汤饭食之用。”

    蒋知府介绍得这样细致,李英兰心里感激,他说的都是过来人的辛酸泪,可见对董花生抱有很大期许!

    这时候,她得夸啊!

    “科考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知府大人能顺利通过考试,着实不一般,我家孙儿能认您做师傅,是他的福分。”

    谁不喜欢听奉承的话,蒋知府嘴角一扬,胡子快飞起来了:“比喻有些意思。”

    “他若想达到我的高度,光考过会试,还不行!”

    李英兰有点傻眼,古代科考比后世高考可难太多了!

    蒋知府娓娓道来:“会试分为两榜,一甲暂不定出身,二甲则放榜,定出身为举人。”

    “会试定了出身的举人可以到吏部排队,等着下放官职!想再学三年重新考的人几乎没有,谁愿意再受一次九天六夜的苦?”

    李英兰听出关键:“所以若不能一举冲进殿试,科举就算到头了?”

    蒋知府悠然颌首:“算是,再来说说会试一甲,有资格进入殿试,殿试由天子任主考。

    李英兰一听天子是主考官,忍不住八卦一句。

    “参与殿试的学子都能见着天子龙颜?”

    蒋知府罢罢手:“非也,有时天子不会亲自到场,派遣太子、皇子代任也有可能,但是考题一定是天子所出。”

    “哦!”李英兰在心里小小失望一把。

    蒋知府可不管她心里的小九九,继续介绍考试情况:“殿试成绩分为三甲。”

    “殿试一甲前三名,赐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二甲无固定人数,赐进士出身。”

    “殿试三甲无固定人数,赐同进士出身。”

    李英兰的八卦之心,燃烧着熊熊烈火,她顶着天雷问一句:“不知蒋知府您……”

    “同进士出身,现在的临安只有我一个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