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一睁眼成了七个拖油瓶的极品婆婆 > 第103章 吃一品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糖蒸酥酪一小碗,要20文钱,对于方桂香这样的大人来说,还不够塞牙缝。对于董有果这样的小孩来说,还不够解馋。

    大家吃好了,把碗还给店家,继续朝前走。

    走进一家豆花小食铺,客人满座,店小二笑嘻嘻的迎上来。

    “客官您稍等,小店客人虽多,但走得也快。”

    “嗯,我们等等。”

    李英兰就站在敞开的门边上,打眼一瞧,发现人人都是一碗豆花,这明说他家真的只卖豆花,所以吃得快,翻桌也快。

    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有空桌腾出来了,店小二利索地打扫干净,李英兰等人坐下。

    “一人上一碗。”

    “好咧,您稍等。”

    很快店小二端上来五碗,作料配比都是一样的。李英兰仔细观察,白嫩嫩的豆腐花上,淋了一勺打卤汤汁,上面有一撮白,不是葱花,而是大蒜。

    李英兰满怀期待地去吃了第一口。

    “咸,真咸。”

    这是李英兰的第一感官评价,豆腐花没有入味,咸味全在汤里面。

    董家人面无表情地把豆腐花和汤水搅散了吃,整块的豆腐化作稀汤毫无卖相。

    李英兰很失望,这不是她想要的古代美食。

    放下勺子,把自己那碗让给董有森解决,李英兰去付钱。

    一碗只要10文钱,价格不贵也不好吃。

    全家人擦干净嘴,继续下一站,这次李英兰对周边的小食完全提不起兴趣了。

    逛到一家大酒楼,从外头看算是东街最为气派的一间,匾额上用红漆填了三个大字,一品楼!

    李英兰抬腿就要进去。

    “嗳,娘,还是算了吧。”

    李英兰被人拉住,转过头问董有林:“什么算了?”

    董有林接言:“只怕贵得吓人,咱们家挣点钱不容易,娘,您要吃什么,咱们去别的地方买,也有一样的菜品。”

    李英兰知道他的意思,很多地方菜品一样,但是大酒楼溢价,卖得贵,但吃的是气派,吃的是面子,大儿子肯定以为她在好面子。

    李英兰罢罢手:“走吧,我心里有数。”

    她领头走进一品楼,店小二不管见着谁都是笑脸相迎,一团和气。

    “您几位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呐?”

    “吃饭,找个位置。”

    “嗳,客官您里边儿请!”

    店小二一甩肩上的毛巾,当着面把桌子和板凳一擦,才招呼李英兰坐下。不用喊,店小二转身,就提上来一壶热茶水。

    店小二是个人精,在府城干久了,惯会看人穿衣打扮,言谈举止。他只道:“茶水不要钱,现在给您介绍咱家的菜?”

    服务很周到,说话也客气。李英兰在心底默默点头。

    “嗯,你说。”

    李英兰话音刚落,店小二开始熟练地报菜名。

    “本店有、田鸡腿、卤水黄豆、白煮毛豆、醋溜青椒、甜口红烧肉、鱼头泡饼、白肉血肠……”

    听了一圈,店小二还没说完,李英兰知道自己来对地方了。

    “呃,你说几样特色的招牌菜即可。”

    店小二止了话头,一听就晓得对方不是本地人,他家一品楼可是开了30年的老字号,本地人才不会问这种问题。

    店小二嘿嘿一笑:“本店特色菜品有酱大鹅、老锅泥鳅、烤鹿肉串、清蒸鲈鱼。”

    好家伙,全是考验火候掌控能力的菜色,李英兰猜想,这家店的大厨,应该是个玩火高手。

    “来份清蒸鲈鱼、鱼头泡饼、酱大鹅。”

    店小二先是朗声,复述一遍菜名,然后把腰一弯笑嘻嘻地道:“客官一共5两银子。”

    “5两?抢钱吧!”董有森和董有林被吓得异口同声喊道。

    店小二不慌不忙,笑意更加浓:“瞧您说得,咱一品楼开了30年,要是黑店早关门歇业了。”

    李英兰也没想到,三个菜要收5两银子,大大出乎了她的预料。

    “客官您要点吗?”

    李英兰点头道:“上菜吧。”

    “娘!!!”

    这次方桂香和董有果也一起反对了,三个菜吃掉五两银子,太太太奢靡了,她们都不敢这么嚯嚯。

    李英兰也没办法,谁叫一品楼的规模大呢,而且开了三十年还屹立不倒,肯定有自己揽客的妙招。她来都来了,不能空手而归吧?

    等菜上齐了,董有林是个直性子的汉子,他拿着一块切好的白面大饼,泡鱼头汤,边吃边哭。

    他不是因为太好吃而哭,而因为太贵才哭。

    白面大饼上面满满都是芝麻,饼边焦黄,酥酥脆脆,李英兰没吃一口,都能吃出麦子和芝麻的香气。

    对啊,这才是她苦心寻找的古代大厨手艺。

    又舀了一碗鱼头汤,汤汁是浓郁的乳白色,鱼头的肉质肥美,总之就是好吃。

    旁的酱大鹅,她吃了一块翅膀,味道卤得刚刚好,还有一丝辣味,引人越吃越想吃。

    至于清蒸鲈鱼,没有太出众的地方,只是鱼腥味处理掉了,就是普通的鲈鱼味道,李英兰估计是鲈鱼不够新鲜的缘故。

    总体来说,三道菜没有踩雷,附和李英兰此行的目的,她招手叫店小二过来。

    董有森胆子都吓破了,他压低了嗓子说:“娘,您要是没吃饱,咱们出去了上别的地方吃。”

    李英兰不理他,朝店小二问:“这就是你们店的特色?大家最爱吃的?”

    店小二骄傲地点头:“是啊,府城里就数咱一品楼的菜最受欢迎,连新来的知府老爷都夸过。”

    “哦,好。我们吃饱了,结账吧。”

    李英兰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直接掏出十两银子,给店小二找零。

    店小二已经做好了数铜板,数到手软的准备,万万没想到,对方掏出来十两白银。

    他惊讶地张了张嘴,结结巴巴地答好。

    店小二突然说话不利索,李英兰哈哈一笑,她还以为店小二这样的老油条,见惯了大世面。没想到还有这么局促的样子,无意中戏弄了一下店小二,李英兰心情倍好地揣着五两银子,携家带口地离开。

    这时候,董家人已经吃到半饱了,他们慢悠悠的在东街晃荡,经过几家小食铺子,也只是驻足观看,没有再掏钱去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