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一睁眼成了七个拖油瓶的极品婆婆 > 第19章 安居之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村长这些日子安顿了一些流民,办事上到很麻利。他没有过多盘问,直接划了一带被人抛弃多年的茅草屋给他们过夜。

    妇人又带着他们来到指定的茅草屋,果然不是什么好地方。希风漏雨的多年没有人修补了,茅草顶盖破败不堪。

    在来的路上,李英兰和妇人攀谈得知她姓陆闺名字叫红秀,她仗着自己年长几岁,便直呼名字。

    “红秀今天多谢你。”

    “?悖??铱推?丁R院笪颐蔷褪窍缜琢耍?穸?哿艘宦罚?煤眯?牛?鞫?俸兔?宄ぬ腹?锏氖拢?忝强梢?龊眯睦碜急浮!

    “嗯,晓得了。”李英兰目送人离开,简陋的屋子也收拾好了。

    这片茅草屋正好能住人董家人,李英兰住正中主屋,董有林和董有森带着家眷分住左右两边的屋子。

    董有果是没出嫁的女儿,住在主屋后面,单独一间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的屋。

    其他灶房、柴房等一应俱全,但都是用泥土碎石糊的烂房子。

    李英兰拉着儿子们在主屋里面商议对策,明天该怎么和村长谈,以及预判村长会问什么,他们该怎么答。

    一直商量到后半夜,母子三人才安歇。

    天蒙蒙亮,李英兰只身前往村长家。

    村长已经坐在院子里面等她,端看她没有带儿子一起来,反而有点吃惊。这种关乎未来,一语定乾坤的场合,妇人不怯场倒是少见。

    村长吹了吹胡子,眼睛闪过一丝精光。

    “老太太怎么称呼啊?”

    “一路拖家带口逃荒到此不容易,能遇见赵家媳妇也算一种因缘际会,我不瞒你说,咱们村的户头可不好拿哟。”

    李英兰淡然一笑:“民妇姓李,夫家姓董,我男人在逃荒途中过身了。我们从古华县北石村来,既然到了改茶村,这里的规矩我定然遵守,还请村长详细说来。”

    毛村长一听老妇谈吐不俗,立马正色不敢轻慢道:“自然,你且听好。”

    “今年官府开出了一千七百亩肥嘟嘟冒着黑油的好田,按规定分摊入亩,第一年征一层税,第二年征两层税,第三年征3层五税。”

    李英兰刷的一下站了起来。

    她倒吸一口凉气:“意思是田里收一百斤的谷子,得上缴35斤!”

    35斤不是小数目啊!

    李英兰流露出的震惊,在毛村长意料之中,几乎所有灾民第一次听见都是这种反应。

    毛村长此时早有另一番言论抛出:“我知道公田赋税高,你们还可以考虑购置私田。”

    “私田?”

    李英兰皱了皱眉:“在北石村我董家也置过薄田,私田价格不菲,价格起起伏伏一直在10两左右一亩,现在灾荒哪里换得出这么多银子?”

    “况且灾年地里没有收成,良田一亩2、3两出售的也有,多得是没有人买。我们买私田来有何用?”

    毛村长晒笑:“嗳,先不要忙着否定,让我把话说完。”

    “从前大家只拿钱银做贾,但如今年景不好,粮食比金银珠宝还值钱,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凑够一斛粮食送到我这里,就可以交换一亩良田。”

    毛村长语气轻松道:“知府有令,现在咱们各村只要有人用粮食换良田,即可以豁免10年田税。”

    “况且十年之后,你们能找到秀才老爷,在他的名下挂个单,税也一样是免除的。”

    “一斛?!”

    李英兰查询原主的记忆,她得知一斗约为6斤,十斗约为一斛。也就是说一亩良田需要拿60斤粮食换。

    “村长您是在和民妇开玩笑吧,这么乱的世道,人都没法活了,能上哪里凑粮食?”

    毛村长大手一挥:“嗳,不管是什么,只要能裹腹都作数,上称准有一斛立马给你写契书。”

    李英兰听见无论什么食物时,终于感觉这事可以成,不过她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故作为难的起身告辞。

    “村长,我回去再商量商量。”

    “行,以第一场雨为限,什么时候雨过天晴,你们家需来答复。”

    “嗳!晓得了。”李英兰没想到可以宽限的时日这么不确定,毕竟古代没有天气预报,谁也不知道雨什么时候回来。

    事情比她想象的简单了,她在回去的路上欢喜的哼着小曲儿。

    只要她把空间里面长好的瓜随便摘一下搬出来,良田不就手到擒来了吗?

    现在她只需要想办法让这些粮食合理出现就行了。

    刚走进院子,董有森焦急的迎上来:“娘,谈得咋样?”

    “村长说,不光有公田,还有私田可选,另外宽限我们到第一场降雨之后再做决定。”

    董有森听罢,松弛一笑:“甚好,咱们还有时间合计,不必仓促做决定。”

    “嗳?其他人呢?”李英兰放眼一看,只有她和老二在家里。

    董有森道:“现在咱们家一穷二白,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所以大哥就带着其他人到附近的山上找食物了。”

    “哦!”

    她知道董有林不去,兴许是他脑子不差,要等她回来商量下一步对策。

    “老姐姐在家吗?我来给你送点吃的。”

    听见喊声,李英兰探头出去,就看见陆红秀端着海碗站在低矮的土墙外面。

    “嗳,来了。”

    陆红秀笑意更浓了:“知道你们才落脚,没有存粮,这不,我给你们送一碗土豆。”

    “哟,已经蒸熟了,红秀你想得真周到。”李英兰大喜过望。

    “?悖?萌瘸裕?院笥惺轮还苷泻粑摇!甭胶煨愫缆醯幕踊邮帧

    临安府城到底是琼州的中心地带,住在这附近的村民受到干旱的影响比其他县城村寨小多了。

    改茶村算是临安附近最大的村,他们家家户户手里屯有余粮底气也足,不然村长怎么敢接收灾民。

    新家没有碗,连像样的炊具都没有,陆红秀直接把碗一起递给她们转身走了。

    董有森万分感慨:“娘,您这次啊算是救对人了,知恩图报不像有的白眼狼。”

    李英兰知道他在隐射谁:“好了,少说两句,我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比什么都强。”

    “你要时刻记得,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凡事还得靠自己。”

    董有森黯然低头:“我记下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