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谋断三国 > 第288章 并州危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先生和书童一前一后站在许霄的面前。

    他大约四十岁上下,穿着一件青色的衣衫,气度不凡,尤其是在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看似波澜不惊,不动声色,却又仿佛看破了一切,令人印象深刻。

    只是穿得多少是有些单薄了,刚刚等候许霄的接见又在外面多站了一会儿,看上去冷得不轻。

    在他身后的书童也是一样,耸着肩膀,身上微微颤抖着

    知道进入房间之后,才稍微好了一些。

    那位先生恭敬地对着许霄行礼道:“徐州彭城人张昭拜见丞相大人。”

    在他身后的书童也恭敬地行礼。

    张昭……

    是历史上孙策遗言中“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中的那位张昭?

    许霄眼神一闪。

    原来是他,怪不得竟然有如此气度。

    许霄摆了摆手,道:“免礼吧。”

    张昭和书童缓缓抬起头来,看向了许霄。

    这位天下间近段时间风头最甚的人物。

    这一看,眼睛里却是发生了几分变化。

    许霄淡淡一笑:“我们当真是有缘,先前在路上相遇之时,我便察觉到先生气度非凡,原来先生便是张昭。”

    张昭对着许霄拱了拱手,谦让道:“哪里哪里,丞相大人才是人中龙凤,张昭哪里承担得起丞相大人这般夸赞。”

    “客气的话便不必再多说了,张昭先生远道而来,且先落座。”

    许霄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张昭再次对着许霄行礼以示感谢,然后朝着许霄为他准备好的座位上走去。

    只是刚刚走了一半,他却是忽然停住了。

    因为他在那座位之上看见了一件十分熟悉的东西。

    狐裘!

    质地上乘,颜色雪白没有一根杂毛的狐裘!

    “先生,这不是……”

    在张昭的身后,书童显然也认出了此物,脸上带着几分诧异。

    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在许霄这里会见到他们先生的狐裘。

    许霄看了看这件狐裘,又朝着张昭看了一眼。

    是了。

    这狐裘本就是张昭之物。

    之前,他在半路上偶遇张昭之时,的确见张昭穿过。

    只是……为何后来到了老赵的手里?

    难不成是老赵耍了什么手段?

    “大人,这狐裘你是从何处得来的?这分明是我们先生之物,上面还绣着我们先生字……”

    “住口!”

    书童见到自家先生之物到了许霄这里,心中一时激动,贸然开口说话,却被身边的张昭及时打断。

    真是好大的胆子!

    许霄是什么人!

    在冀州,许霄就是天,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生死。

    不要命了?

    一个书童而已,也配于许霄说话?

    张昭对着许霄拱了拱手道:“张昭管教不严,望云逸先生赎罪。”

    书童也认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半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无妨。”

    许霄摆了摆手,笑道:“我方才听这狐裘是先生之物?”

    张昭答道:“曾经是,不过后来张昭将这件狐裘抵给了酒楼用作了饭钱,如今已说不上是张昭之物了。”

    “哦?”

    许霄心中一动。

    如此珍贵的狐裘抵作饭钱?

    在这邺城哪里有花费如此之高的酒楼。

    莫不是上了老赵的那家黑店吧……

    心中稍微一思索,许霄便将这件事想了个七七八八。

    他看着张昭,道:“这既然曾经是先生之物,还请先生将此物取回,就当我送作先生之礼,如何?”

    “不可不可。”

    张昭却是摇了摇头道:“此物已经被抵了出去,就再算不上是张昭之物了。”

    “更何况无功不受禄,张昭不过刚刚前来拜会丞相大人,岂能收礼?”

    “不可,不可。”

    许霄淡淡一笑,也并未过多勉强。

    只是心中多少有些感慨,老赵这人有点东西,竟然连张昭都着了他的道。

    他摆了摆手,命人暂且将狐裘先拿下去,让张昭落座。

    书童则恭敬地站在了张昭的身后。

    “张昭先生从徐州远道而来,一路颠簸,不知会在邺城待多久,若是有事要办,我或能尽些绵薄之力。”

    许霄记得,张昭是徐州人,之后为了躲避战祸,带领族人南迁到了江东地界,最后成为了东吴文官集团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如今却来到了邺城,显然是有事要办的。

    张昭是个人才。

    尤其是在处理内政方面,甚至不比诸葛孔明和荀文若差。

    这样的一个人物若是能留在身边,定然可以极大地缓减他现在的压力。

    他可不能就这么放张昭走了。

    张昭缓缓站起身来,对着许霄拱了拱手道:“实不相瞒,张昭到邺城正是为丞相大人而来。”

    “哦?”

    许霄眼神一闪。

    为他而来?

    他还在想着怎样才能留住张昭,却未曾想到,张昭就是为他而来?

    这未免也太巧了。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汉室衰微,群雄割据一方,涿鹿中原。”

    “但是在张昭看来,天下英雄,唯丞相大人耳!”

    “今入冀州,一路见冀州内的百姓、军队、官员皆各司其职,正有欣欣向荣之意。更是坚定了张昭内心所想。”

    “在这乱世之中,若有一人能够横扫诸侯,再创当年高祖皇帝的伟业,那定然就是丞相大人!”

    说着,张昭便对着许霄躬身长拜道:“人生在世自当竭尽全力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名留青史!”

    “张昭愿同丞相大人一道,披荆斩棘,一统天下!”

    许霄走到了张昭的面前,将他扶了起来,谦让道:“在下何德何能让先生这般人物如此夸赞,能得先生辅佐,才是我之幸事也。”

    张昭神色平静道:“他人或许当不起,但丞相大人一定当得起。”

    许霄微微一笑,并未过多谦让。

    两个各自落座,饮下一杯美酒。

    张昭道:“丞相大人,张昭此番前来,其实还为先生准备了一份礼物。”

    “哦?”

    许霄看着张昭,“是何物?”

    张昭微微一笑,微微张口只吐出两个字。

    “徐州!”

    随后,他接着道:“丞相大人,如今的徐州内忧外患,摇摇欲坠。”

    “曹操和袁术皆对徐州虎视眈眈,内部陶谦暗弱,然也懂得这个道理,并未出声打扰。

    过了一会儿,在门外忽然传来了一个人的呼喊声。

    “许云逸!许云逸!”

    听到这里,不用猜也该知道此人是睡了。

    在刺史府中,敢直呼许霄之名的人有且只有一个,老赵。

    果然,不过多久老赵就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正要与许霄打招呼,却发现了正坐着的张昭和站在一旁的书童。

    明明刚刚坑走了别人的狐裘,老赵却丝毫不以为意,还若无其事地打着招呼。

    “哟,竟然有客在啊,那我便不打扰了。”

    “刚才我忘了一样东西落在了这里,我拿了东西就走。”

    许霄抬了抬手臂。

    旁边的兵卒懂得许霄的意思,将之前拿下去的狐裘给拿了上了,送到了老赵的手上。

    “得了,就是他了!”

    看着这一件珍贵的狐裘,老赵两眼放光,满脸带笑。

    只是这笑容之中多少有些贱嗖嗖的模样。

    拿到手里,随手往身上一批,抖了抖身子,一再强调道:“我的,这个是我的。”

    说着还看了张昭和书童一眼,笑了笑转身离去了。

    张昭神情平静,嘴角微扬,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但仔细看的话,他放在桌子上的手指关节正用力地握着,甚至有些发白。

    显然,在张昭的内心之中,并没有他表面上看上去地那么平静。

    站在张昭身后的书童更是皱着眉头,一脸的愤愤不平之色。

    若非许霄在这里,他说什么也要与老赵好好地议论一番。

    到了现在,怕是个傻子也猜得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分明就是老赵将他们先生的狐裘给坑走了。

    枉他还曾经对老赵生出过敬佩之心。

    没想到……

    呸!可耻!

    许霄平静地看着下方发生的一切,嘴角微扬。

    老赵啊,真的有点东西。

    等到老赵走了,张昭也准备暂时告退了。

    毕竟,这么大的事情,许霄是一定要商议一番才能决定的。

    他便安心等消息就是了。

    可正在这时,从门外忽然有兵卒前来禀报道:“丞相大人,郭嘉、沮授、荀谌、田丰四位先生,许褚、赵云、典韦、吕布、张辽五位大将在外求见。”

    许霄眼神一闪,心中瞬间意识到,这恐怕是有大事发生了啊。

    否则怎么可能,他麾下所有值得重用的人会一起来到他这里。

    张昭眼神闪烁,同样意识到了此事恐怕非同寻常。

    他不过刚刚投靠许霄,有许多事情他恐怕还不便听到,立马便要告退,却被许霄叫住了。

    许霄既然将张昭当做了未来重要的一部分,就会给予他充分的信任。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是这个道理。

    张昭受宠若惊,心中对于许霄更为敬佩小说

    不过多久,郭嘉、许褚等人齐齐走进了议事厅内。

    刚要说话,却看见了站在下方的张昭,便暂时停下了。

    毕竟他们要说的都是一等一的机密要事,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听的。

    许霄介绍道:“这为先生名为张昭字子布,乃是从徐州原道而来,如今同诸位一样,与我同为志同道合之人。”

    “有什么事直接说,便是不必避讳。”

    听了许霄的介绍,郭嘉等让人心中没有了疑虑。

    他们先是对着张昭拱手行礼,算是打过了招呼,随后便赶忙将今日斥候传回来的军情告知了许霄。

    就在今日,许霄在并州的斥候传回了消息。

    说是自匈奴人南下入侵并州之后,并州百姓深受其害,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几乎每日都有百姓被匈奴人迫害致死。

    有压迫的地方便有反抗。

    面对外族的侵略,许霄暂时无力去管并州的战事。

    公孙瓒有能力却完全不管。

    他还等着开春之后忙于许霄打一战决定河北归属的大战呢。

    于是偌大的一个并州竟然成为了一个无人理会之地。

    匈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很快便激起了并州百姓的反抗。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匈奴人的侵略,一度给匈奴人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可是到了最后,势单力孤,又没有任何援助的反抗军最终还是被匈奴人打败。

    匈奴人大怒,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他们选择了更为凶残的方式来对待并州的百姓。

    并州百姓不堪受辱,纷纷往冀州而来。

    “云逸先生,并州百姓也是我大汉的子民,我们当接纳这些百姓,以彰我们的仁德之心,如此方能得天下之民心。”

    性格刚正的田丰第一个站出来表露了自己的意思。

    话音刚落,郭嘉又站出来道:“话虽如此,但我们也需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才可。”

    “接纳这些从并州而来的流民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保证他们的温饱,否则我们便是让他们进入了冀州又有何用?”

    “可是,就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来年开春之后,恐怕就是战乱、纷争不止。”

    “我们自己的粮草都不够,如何能有粮食来给这些流民呢?”

    “一昧为了获得民心而忽略自身,此乃自取灭亡之道也!”

    他们两人提出来的意见相左,却又有着各自的道理。

    一时间,所有人都不能做出决断。

    他们没有能力救助这些流民,可若是不救难不成眼睁睁看着这些流民去死么?

    再者,其他的诸侯见状也必定会借此机会来抹黑他们。

    与他们的声名极为不利。

    可谓是进退两难。

    张昭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面对这种选择,他也没有两全之策。

    不过他却想知道,如许云逸这样的人会怎么做。

    其他的人也都将目光放在了许霄的身上。

    这种时候,唯一一个能做出决断的人就是徐云逸。

    许霄看着下方的众人,决绝地道:“胡虏谋我大汉之心不死,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我焉能看我华夏百姓受外族之辱,而坐视不理。”

    “传下令去,接纳所有来到我冀州的流民,向民间,尤其是各大世家广征粮草,助我度过此次危机。”

    “另外,我将亲率兵马前往并州,势必驱逐匈奴,收回并州。”

    “我大汉的土地上,绝对不能有外族人的铁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