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到明末 > 137 立国中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说林子坤,其实他心里也没有什么好的名字,从后世来说,他更喜欢中华二字。见众人实在想不出什么了!

    林子坤淡淡的清了清嗓子,顿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缓缓开口道:

    “诸位以为,中华,如何?”

    终于见到了自家老大发话,还说了自己满意的名字,众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最后还是林品质率先出声:

    “大人果然英明,中华者,中原也,天下也!自三皇五帝始,列代王朝无不以中华自居,天下百姓无不以此为荣。中华,正是天下之意,万民之意,江山之意!《天文经星》曰……臣,甚是佩服!”

    要不说,人家林品质既能为商,又能为官呢!

    这知识,这思维,没的说!

    说的众人,包括林子坤都一愣一愣的,他对中华这两个字也就后世中国的理解程度了。

    着实没想到,林品质能说出这么多理由来!说的那些书籍啥的,他是听都没听过!

    堂内众人也是觉得这名字真好!纷纷跟着附和!

    见众人没意见,林子坤当场拍板就这么定了。

    国号一定,接下来就是其他一些事情了。

    首先便是国都所在,

    太平军中文臣武将,大部分都是南阳人,不可避免的想要定都南阳。

    但是也有不同声音,襄阳,武昌,荆州皆是被人推荐。

    推荐南阳的,理由无外乎那里是起家之所在。

    推荐襄阳的,则是着重强调襄阳城于天下而言重要的地理位置。

    武昌也不例外,把控江南,湖广,对接下来的攻伐极为重要。

    荆州一样,湖广之中心!

    几城中,武昌荆州率先败下阵来,不为别的,因为太平军,不对,如今是中华国中,两城人数最少只有几个明朝降臣。

    襄阳和南阳之争,毫无疑问的,南阳占据上风。

    不再理会众人的吵闹,林子坤靠在椅子上闭目思考,最终心中的天平慢慢向襄阳靠近。

    说实话,对于定都在哪,林子坤现在不在乎,反正以后一定是要移都的。

    中原地区,包括陕西,湖广等地区,无论如何在现在这个时代,于天下来说都不适合为国都。

    不等堂下众臣争出个胜负,林子坤直接定下了立都襄阳。

    对比南阳,襄阳的位置,确实更适合如今的局势。

    南阳城太靠近北方了,而且人口,资源,城池建设等都没有襄阳好!

    国号,国都一定,其他的都是无关重要的小事了,很快便商定下来!

    大明崇祯17年6月6,大顺永昌2年6月6,大西大顺元年6月6,大清顺治元年6月6。

    这一日,太平军发布檄文,昭告天下,立国“中华”,国都“襄阳”,改年号为“太平”!

    天下间再加一个皇帝!

    中华太平元年八月初一,襄阳城外汉江边!

    数米高的登天台上,林子坤在两侧文臣武将,台下万民百姓的目光中,缓缓登到了最高!

    林子坤并没有穿冕服,而是身穿一身赤色龙袍,样式便是如今常见的高领长袍。上绣九条五爪金龙,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纹。腰间一条九龙玉石带,头戴明朝翼善冠!

    总体上来说,林子坤这身衣服,依旧是明朝皇帝常穿的龙袍。

    林子坤手捧三炷香,面朝前方广阔的天地,恭恭敬敬的躬身行礼。

    “皇天在上,后土为证。臣,林子坤,于今时今日,汉水之畔,祭告天地苍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江海湖泊,天下万民百姓,历代英灵忠魂,立国中华,建元太平!”

    “臣,定当勉励己身,勤政爱民,造福天下苍生!定,以士而理国,以农而立国,以工而强国,以商而富国,以兵而卫国,以儒而教国,以法而治国!”

    “臣,定不负天下万民,不负天地日月,不负历代先祖!”

    磕磕绊绊的说完后,拿起台子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向前丢去。

    随着手中玉佩从高空划落,远处排列整齐的炮兵开始了轰鸣声,一连打了24发才停了下来。

    随后,台下站立一排的亲卫开始齐声朗读准备好的告书!

    对于太监,林子坤实在是没啥兴趣,索性没有用太监来宣读告书,而是直接让身旁亲卫宣读。

    内容是林品质和高寒等一众文官所写,无外乎是什么以后咱们就是中华人了,皇上登基了,今年免一年的赋税,罪犯从轻发落等等。

    对于这个新立的国家,其余四国除了大明,皆是一副看不见的样子。毕竟都是反贼,谁也别说瞧不起谁!

    自己立国当皇帝了,那肯定要大封群臣,要不然以后谁跟着你干啊!

    如何册封群臣,林子坤可是想了好久,除了官职,还要有功臣爵位。

    在这其中,官职还好说,大体上和明朝的官职差不多,只要把如今的官员按号入座就可以了。

    至于爵位这一点,林子坤沿袭并稍微改变了明朝的外戚功臣的爵位制度加以使用。

    在明朝的公,侯,伯三个等级之上,又添加了王。

    对于功臣称王,林子坤没啥在乎的,他心中的王位,只能分封在中国以外。世界那么大,你出去封去,打下多大的地方都算你的。

    王,分为一字亲王,二字郡王,如唐王,南阳王。

    公,分为一字国公,二字郡公,如唐国公,南阳郡公。

    侯,分为二字郡公和县公,如南阳郡公,新野县公。

    伯,则只有一个二字县伯,如新野伯。

    最终,耗死了无数脑细胞后,林子坤终于拿出了自认为很合理的安排。

    官职方面,依照明制设立内阁,分设五个阁位,为首者称为“辅”,其余称为“阁”。其下分为六部等。

    林品质为首辅,兼户部尚书,吏部尚书。

    高寒为东阁,兼礼部尚书。

    张震为西阁,兼工部尚书。

    戴笠为南阁,兼兵部尚书。

    刘洋为北阁,兼刑部尚书。

    另外,设立五军都督府。分为前后左右中五部分,其外,另设一个水师都督。

    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按照现在的武将设置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