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成袁家嫡子,开局买下太守 > 第55章 鲍信,张辽奉命募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袁凡与田丰告别。

    大军继续朝丹阳行去。

    洛阳,大雪纷飞,十二月的风,寒冷刺骨。

    一酒馆内。

    两名大汉对饮而坐。

    “文远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够重聚,保重!”

    “鲍兄,保重!”

    此二人正是何进麾下鲍信和张辽。

    几个月前,丁原派张辽进京效忠于何进,今丁原身死,张辽算是彻底归属何进了。

    鲍信见张辽生得高大勇武,甚喜,遂与他结交,关系日趋亲密。

    董卓全据并州,何进亦是感受到了危机,便吩咐了张辽前去河北募兵,鲍信回乡(兖州泰山郡)募兵。

    今天,就是他们离开洛阳的日子。

    “冀州刺史王芬死后,冀州境内秩序颇为混乱,现在议郎贾琮刚接任冀州刺史不久,手段雷厉风行,恐不会便宜文远兄行事。”

    鲍信一饮而尽,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

    “此乃司徒大人让我转交给你,你若在冀州募兵遇到困难,可将此信交予贾刺史。”

    “袁司徒?”

    张辽一惊,立马说道,

    “我与袁司徒毫无交情,他为何这般帮我。”

    “辽虽愚钝,但也知道何将军和士族关系不洽,袁司徒此举令我不安,这信...”

    “恕辽...不敢受。”

    鲍信轻笑一声,将信塞到他手上,安抚道,

    “文远兄,看事情不能这般浅显,袁家若是真与何进将军关系势同水火,那袁本初又怎么会归附在何进麾下。”

    张辽握了握手中的信,疑惑道,

    “此信莫非是袁本初替我求来的。”

    若真是如此,他接受了也无妨,官场上尔虞我诈,亲疏显然,袁绍与他同在何进麾下,助他一臂之力,无外乎是拉拢他。

    他承了袁绍这份好意,有利无弊。

    然而,鲍信却摇了摇头。

    “此信并不是袁绍之意。”

    “实不相瞒,袁司徒也替我写了一封信,乃是写给兖州刺史桥瑁的。”

    鲍信又拿出来一封信。

    泰山郡在兖州境内,兖州刺史桥瑁,后迁东郡太守,十八路诸侯之一,力推袁绍为盟主,此人算得上袁家的半个门生。

    “依我了解,此信是镇南将军袁凡之意。”

    闻言,张辽大惊。

    “镇南将军!”

    鲍信见他如此反应,也不觉得奇怪,一开始他得知是袁凡在帮他,也是这幅表情。

    袁凡远在交州,如何会关注到洛阳之事。

    若不是他确定信上的笔迹是袁司徒的,他绝对会怀疑将这两封信交给他的那个宦官的话。

    而那宦官正是李进忠。

    袁凡图张辽、鲍信久矣,早在离开洛阳时便吩咐了李进忠,密切关注两人的动向,但有一丝机会,李进忠可以动用一切手段,拉拢他们。

    而老爷子那边,知道李进忠是袁凡的人,自然会帮衬一手。

    “文远兄,莫要紧张。”

    鲍信拍了怕他的肩旁,张辽才二十岁,听闻此事是袁凡所为,难免会胡思乱想。

    袁凡之名,随着冠以镇南将军之衔,在洛阳城中可谓人尽皆知。

    一战功成一战名,袁凡平定交州的消息传到洛阳后,其名声俨然有盖过皇埔嵩、卢植、朱?y等名将的趋势。

    知道是袁凡在帮衬他,张辽既是激动又是疑惑。

    他自认是一微末之人,如何能引起镇南将军的注意。

    “我与袁子安曾有过交集,依我看,他为人行事磊落,心胸宽广,且富有才识,不像是那种图谋不轨之人。”

    “此信,文远兄坦荡受之便是。”

    “文远兄,质忠性一,勇武有谋,迟早名扬一方,袁子安定有闻将军杀虏之名,有意交好于你。”

    张辽本姓聂,并州雁门郡人,祖上以抵抗胡人而名声显赫,家道中落之后,为避胡人寻仇,遂改张姓。

    张辽自幼便经历了大量的边塞战乱,以英勇得以被丁原看重。

    听闻鲍信的一番话,张辽稍稍安心了下来,将信放在身前桌上,当是接受了袁凡的好意。

    见状,鲍信大笑一声,拿起酒杯,

    “应是如此,我辈之人,当拿得起放得下,受之则安之,若那袁子安另有所图,大可敬而远之。”

    闻言,张辽心思瞬间通明,拿起酒杯回敬。

    “听兄一席话,辽深感惭愧,辽自罚一杯。”

    “哈哈哈,爽快。”鲍信笑道

    两人对饮多时,饮至大雪将停,两人皆面带醺意。

    终是有一人前来提醒两人。

    “将军,该动身了。”

    张辽回首看去,来人面目锋利,臂膀孔武有力,仅一眼,张辽醉醺醺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亮光。

    鲍信见到张辽如此眼神,遂笑道,起身拉着那人到张辽身边。

    “文远,给你介绍一下,我麾下帐卫,于禁,于文则,我同郡之友。”

    张辽起身,朝着于禁拱手道,

    “张辽,张文远,见过文则兄。”

    “于禁见过张辽将军。”

    张辽认真打量了于禁一番,于禁亦是在审视他。

    良久张辽对鲍信说道,

    “鲍兄麾下竟然有如此良将,可恨我二人即将离别,不然我必与文则过上几招,彻夜相谈一番。”

    酒意上来,鲍信只以为张辽在说着客气话,也没放在心上,他笑道,

    “待他日回到洛阳,定随了文远之意。”

    “时间不早了,该启程了,文远兄,告辞!”

    鲍信郑重的拱手道。

    “告辞!”

    三人分别,各出洛阳。

    ......

    十二月的寒风吹至扬州。

    天空阴云沉沉,却影响不了宛陵城的热闹。

    袁凡的大军凯旋。

    本已到了年底,喜气洋洋的宛陵城更添了一份喜悦。

    丹阳子弟兵在外头打了胜仗,怎不给丹阳百姓长面子。

    大军入城之时,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唯留一条宽阔之道,任大军通行。

    袁凡一骑当前,率着大军入了城。

    “镇南将军威武!”

    “镇南将军!镇南将军!”

    百姓的拥喝之声响彻天际。

    袁凡坐在马上,第一感觉便是,宛陵变样了。

    短短三个月时间,城中百姓风貌截然不同,一眼望去,百姓未有衣不蔽体,面目枯瘦之象,更让他意外的,官与民的关系。

    真正做到了百姓拥护官家。

    袁凡欣慰的扬起笑容,他知道丹阳能有这般景象,得益于取消赋税休养生息政策,还有田丰和蔡邕的治理。

    当然沈万三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劳代赈,吸收流民,从事长工等活,且还能借此发展商业规模。

    商业虽是贱业,但却实实在在的能够提供劳动岗位。

    人群,热闹之声不绝。

    “小姐,这袁将军生得真好看。”

    丫鬟拉了拉身旁倩影的手,却没有得到回应。

    丫鬟不由疑惑着侧头看去,却发现自家小姐眼眸都不带眨的盯着前方。

    丫鬟努了努嘴,没有打搅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