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孽子 > 第435章 不当皇帝不知钱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爹,我们要不要把瞻墉叫过来商量一下,这个大明五年交通规划,适当的调整一下。”

    “现在户部那边对这个事情的意见非常大。”

    颐和园里头,朱高炽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跟着朱棣在柳树下面散步。

    北京城的夏天是比较热的。

    特别是对于朱高炽这种三百多斤的胖子,就更加显得热了。

    “你也觉得瞻墉让人搞出来的交通规划不靠谱?”

    朱棣反问了一句。

    他每天都会看大明的主要报纸,所以哪怕是亦失哈不跟他汇报,他也能大概了解大明的一些情况。

    这也是报纸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快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好处。

    “五年要花掉一亿两白银,然后五年之后肯定还需要更多的白银。”

    “这还主要是修建水泥道路的花销,后面修建铁路的时候,花销就更大了。”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是靠谱的呢?”

    朱高炽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他当监国太子十几年,对于户部的收入是比较了解的。

    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去年户部的赋税收入已经超过六千万两白银了。

    但是这些银子,有一大部分都是有固定用处的。

    能够单独拿出来使用的是非常少的了。

    “你能想到的事情,你觉得瞻墉会想不到吗?”

    “但是他现在还是让人提出来了这么夸张的方案,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吧?”

    朱棣现在稳如老狗,一点也不着急。

    只是一个计划而已,先不说会不会实施,哪怕就是实施了,中间也是可以调整的。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那么着急,可以等着情况看一看再说。

    “他毕竟年轻,刚刚登基就想要做出一点大事出来,这个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年隋炀帝登基之后,也是非常想要做出各种大事出来。”

    “甚至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杨广做的许多事情,出发点对隋朝是有好处的,但是结果却是非常的不理想。”

    “整个隋朝那么快就被李唐取代了,就是因为杨广做事操之过急啊。”

    “瞻墉是非常聪明,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

    “在登基之前,也算是做出了不少的成绩。”

    “我担心他骤然登上高位之后,迷失了自我,犯下跟杨广一样的错误。”

    “我们这些当爹和当爷爷的,自然是要阻止这种情况出现。”

    朱高炽显然跟夏原吉的关系很好。

    他的不少说法都跟夏原吉非常的相似。

    “你这说法,瞻墉听了肯定是不认可的。”

    “其实你想过没有,只要有足够的银子,瞻墉说的这些规划,也不是不能实施。”

    朱棣这么一说,朱高炽有点失望。

    很显然,老爹不支持自己的观点啊。

    这么一来,他就没有信心说服朱瞻墉改变主意了。

    到时候岂不是要硬上?

    “爹,银子不够,就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特别是这个规划里头还提到了将来要修建北京城到天津卫以及其他地方的铁路,那简直就是在用银子铺设道路,完全是浪费啊。”

    “指不定到时候一堆人抢着去偷铁轨来售卖呢。”

    “这么不靠谱的方案,不能任由他折腾。”

    朱高炽觉得自己是在为大明着想,所以态度也是比较坚决。

    “这样吧,既然你有疑问,那就把瞻墉叫过来,看看他这修建水泥道路和铁路的银子,打算如何筹集。”

    “户部肯定是没有办法提供全部的资金,需要通过其他的方案去解决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

    朱棣对这个情况倒也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虽然他很多时候都更像是一个征北将军,而不是帝王。

    但是户部的情况他还是了解的。

    钱袋子嘛。

    哪个皇帝不关注?

    “那就当面问一问。”

    “如果瞻墉不能说出个一二三出来,我是不会同意的。”

    朱高炽难得的硬气了一回。

    反正朱棣现在跟自己一样,都是太上皇,在位的是自己的儿子。

    很快的,亦失哈就亲自去京师大学堂去叫朱瞻墉了。

    要是别的人恐怕没有办法把朱瞻墉从京师大学堂里头请出来。

    但是朱棣和朱高炽显然是例外。

    哪怕是朱瞻墉已经掌握了大明的军权,也还是非常尊重自己的父亲和爷爷的。

    “爷爷,爹,你们找我?”

    很快的,朱瞻墉就出现在了朱棣和朱高炽面前。

    祖孙几个上了一艘游船,在昆明湖里头一边欣赏着夏日的美景,一边说着话。

    “你爹担心你,非得把你叫过来问一问。”

    朱棣瞥了一眼朱高炽,直接让他说话。

    “瞻墉,内阁提出来的五年交通规划,你是知道的吧?”

    朱高炽没有绕圈子,直接进入主题。

    “当然,这么大的事情,内阁自然是不敢擅自做主,杨士奇专门过来跟我汇报过的。”

    虽然路上的时候朱瞻墉就猜到了今天是什么事情,不过老爹亲自问出口之后,才算是最终确认。

    果然,这个话题现在是大明上下都很关注啊。

    普通百姓关注的是朝廷会不会加税,只要不加税,修路的事情就是一个大好事,大家都支持。

    勋贵高官关注的是这个事情会给自己家族带来什么好处或者影响。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担心朝廷这样子瞎搞,会出大事,是真心在为大明着想。

    反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

    “这些道路的修建,至少需要一亿两白银,而户部能够提供的资金不会超过一半,甚至三成都不到。”

    “这种情况下,这么一个计划抛出来,是不是太过于草率了?”

    “我觉得十年,甚至是二十年内能完成这个计划的内容,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朱高炽很是不客气的提出了质疑。

    “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孩儿觉得这五年规划,不算是太夸张。”

    “要不是广州府那边还没有完全将合格的火车生产出来,这一次的规划规模会更大,会有更多的铁路被启动修建。”

    朱瞻墉这么一说,朱高炽脸上很是不悦。

    什么意思?

    这个计划还不够?

    还想要搞的更加夸张?

    有完没完啊!

    “瞻墉,交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

    “但是做事不能着急,有些事情急是急不来的啊。”

    “我就问你,这么多的资金,你怎么搞定?”

    朱高炽直接问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毕竟,只要有足够的银子,这个计划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其他的人员招募什么的,大不了就多购买一些奴仆就是了。

    反正大明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奴仆从海外流入。

    “瞻墉,这个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你确实是有必要跟你爹好好的聊一聊。”

    朱棣也很想知道朱瞻墉到底从哪里搞那么多的银子。

    难不成之前越王府积累了那么多的银子?

    也不对啊。

    根据锦衣卫的调查,越王府这些年挣的钱基本上都花出去了。

    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亿两白银的结余。

    “爷爷,这个事情,这段时间孙儿也在考虑之中。”

    “目前已经有眉目了,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之内就可以有结果。”

    朱瞻墉不慌不忙的开始回答老爹的疑问。

    这个事情,他还真是没有忽悠人家。

    “今年就可以解决?”

    “这些银子从哪里来?”

    朱高煦觉得朱瞻墉在给自己画大饼。

    哪里有那么容易搞钱啊。

    又不是几万两。

    “爷爷,爹,这个方法目前还处于最高保密状态,一旦泄露出去,有可能不灵敏了。”

    “所以等会我说完之后,可不能再让其他的人知道。”

    “我准备明天让张?亲自带队,前往广州府运输一批货物,然后前往天竺。”

    “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天竺那边的百姓,家里面普遍都有一些金银。”

    “特别是一些寺庙和贵族家中的黄金有不少。”

    “他们经过了上千年的积累,别说是价值一亿两白银的金银,就是几亿两恐怕都有。”

    “只要我们能够从他们那里搞回来几千万两白银或者等值的黄金回来,这个五年交通规划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要是能够搞回来更多的金银,那么这个规划说不定还能再修改的更加大胆一些。”

    朱瞻墉这么一说,朱棣和朱高炽的疑问更多了。

    天竺是有钱,但是人家的钱凭什么给到你?

    真的以为大明威震八方啊!

    “瞻墉,从之前了解的情况来说,天竺在西洋也算是实力颇为强大的存在,并且距离我们大明非常的遥远。”

    “这种情况下,你准备用什么办法去搞到对方的金银?”

    朱高炽皱着眉头盯着朱瞻墉。

    “是啊,虽然我们每年海贸可以从海外带回来大量的金银,但是这都是花费了大量的努力,使用了各种货物换回来的。”

    “短时间内要把这个规模变为上亿两,应该是不现实的吧?”

    朱棣也跟着询问了一下。

    大明现在的海贸情况,他也是知道的。

    每年几百万两白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几百万两跟一亿两,这个差距可就非常大了。

    哪怕是把皇室从倭国石见银山获得的几百万两白银也加上去,总共也连一个零头都不够。

    “爷爷,皇上,这一次孙儿采取的不是一般的贸易方式,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狠毒方案。”

    “只要这个方案顺利的实施,收获肯定会超出大家的想象。”

    “当然了,短时间内,也会给天竺那边带来非常大的经济动荡。”

    “并且这个方案实施之后,今后我们大明内部也要避免有人拿出这个方案来坑我们的百姓。”

    朱瞻墉这话一出口,朱棣和朱高炽就好奇的盯着他。

    很显然,他们很想知道到底什么样子的狠毒方案,可以一次性的搞回来那么多的钱财。

    还要避免将来大明内部有人使用那样子方案。

    “瞻墉,我是越听越湖涂了,到底是什么方案?”

    朱高炽跟朱棣对视一眼,继续问道。

    “是这样子的……”

    朱瞻墉觉得还真是需要好好的跟朱棣和朱高炽说明一下情况,要不然他们怎么都无法理解这个事情。

    而如果他们两个不理解,这个事情的推进肯定就会碰到一些麻烦。

    “这……”

    “瞻墉,这个方案真的可行吗?”

    “听起来有点天花乱弹啊。”

    朱瞻墉洋洋洒洒的说了小半个小时,才把自己的全套方案跟朱棣和朱高炽说明清楚。

    不过,对方听了却还是充满了疑问。

    “爹,这里面涉及了一套新式的商业理论,效果哪怕是达不到理想状态,也不会很差的。”

    “至少可以让交通规划及时的启动。”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京师大学堂里头成立商学院,教授学员各种商业理论和金融理论。”

    “让我们大明的商人可以更好的从世界各地获得商业利益和金融利益。”

    借着这个机会,朱瞻墉再次的拔高了商业的重要性。

    毕竟,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商人在大明的地位有所提高。

    但是跟读书人相比,地位还是差的非常远的。

    “这个东西,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只是凭借着这么匪夷所思的方案,就能摧毁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获得那么大的收益,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啊。”

    朱棣听了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情况,他之前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过的。

    实在是太夸张了。

    “爷爷,商业上的事情,只要胆子够大,思路够开阔,就能想到各种各样的方案出来。”

    “除此之外,在金融领域,如果运用的当,也能给大明带来非常巨大的利益。”

    “同样的,如果被其他国家的商人给利用上了,也有可能会给大明带来非常巨大的损失。”

    “所以商业和金融上的事情,朝廷需要重视再重视,不能觉得无所谓。”

    “特别是伴随着大明工业的发展,各个作坊主们也积累了不少的钱财。”

    “各种各样的金融活动也会变得更加频繁,这些地方很多都是之前大家不了解的。”

    “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情况。”

    朱瞻墉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这再次让朱棣和朱高炽面面相觑。

    感情之前朱瞻墉的各种折腾,都是手下留情了啊。

    要不然大明都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