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东晋五胡风云录 > 第40章 回顾晋成帝到晋废帝四十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谦定睛一看,是庾希率部向这边奔驰而来。

    到了近前,庾希翻身下马,将手中长枪交于亲兵,快步跑到陈谦面前,躬身一揖道:“参见太尉。”

    “始彦,请起,快上马,一个时辰后我们一起进城。”陈谦依旧死死地盯着洛阳城门,抬手沉稳地道。

    “是,太尉。”说罢,庾希上了马,催马来到陈谦跟前,轻声道:“禀太尉,末将已将河阴守军撤回,船都拴在渡口了。”

    “嗯。”陈谦点了点头,依旧看着前方的洛阳故都。

    此时已是巳时过半,伏天的晌午,风不吹,鸟不叫,只有战马的鼻腔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声。

    太阳升在了半空,从晋军背后直射洛阳。

    古老的城墙有些残破,上面长满密密麻麻的青草和小树枝,但依然不失雄伟壮观。

    金灿灿的阳光发出耀眼的光芒,城墙就像老宅灶台一般黝黑发亮,向人们展示着数百年来经历的无数次攻守大战,硝烟烽火。

    陈谦表面平静但内心激动而又复杂,不废一兵一卒,吓退慕容筑,攻取洛阳,不战而屈人之兵,夫复何求啊。

    但不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刻,作为三军统帅,他不会喜形于色。

    多年的戎马生涯,战场上的瞬息万变,他已经练就了一副宠辱不惊的钢铁心肠。

    就算不用眼睛看,用鼻子嗅,他都能嗅出一丝战机来。

    抬头看了看日头,已到正午,感觉时间差不多了。

    这时远处有一名斥候骑快马从洛阳城门疾驰而出。

    来到陈谦马前,翻身下马,跪倒报:“禀太尉,鲜卑人马已经全部撤离洛阳。”

    陈谦在马上举起右手,向前猛地一摆手,身旁的朱序赶忙将铁枪向空中一举,大声吼道:“先锋部队,随我进城!”

    喊罢,催动坐骑出了队列,身后跟着五千骑兵向洛阳东城门奔去,卷起滚滚尘埃。

    陈谦随即提刀催马率领中军随后出发。

    进了东阳门后,发现这几乎就是座空城。

    看着路两边野草中的铜骆驼,陈谦对身边的张玄之叹道:“怪不得桓温、慕容恪都对洛阳不是很看重,唉,棘没铜驼,蓬蒿楼舍,实是难以再现当年之辉煌啊。”

    张玄之也是东张西望,毕竟这是传说中的大晋故都,只是耳闻今日目染,边看边答道:“占据洛阳,太尉已是问鼎中原,有实力雄厚的三州做后应,三五载之内重现洛阳盛世,并非难事。”

    谢石也是表情肃穆,心情沉重地道:“据说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也是现在这个时日,匈奴大将刘曜、王弥、石勒、呼延晏等合兵攻破洛阳,纵兵烧杀抢掠,洛阳城内外枕骸遍野,宛若人间地狱,一场浩劫下来,使旧都五十余载残破不堪。”

    “唉,世祖武皇帝结束三国纷争,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不成想子孙内部兄弟阋墙,才得以胡人趁虚而入。”庾希也是唏嘘不已。

    陈谦吟哦道:

    “八王死尽国遂亡,滚滚胡尘覆洛阳。

    为语后人应鉴古,兵戈莫再构萧墙。”

    谢石赞道:“荀子曰,‘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太尉赋诗警示后人,亦是如此啊。”

    众人一起点头附和,大军浩浩荡荡进了内城。

    亲爱的读者们,实在是不好意思,因家中有许多事凑到了一起,本书暂时只能写到这里了。

    未来的日子我会构思本书后传,陈谦占据中原后,扩大了豫州地盘,坐拥豫、兖、徐、青四州,渐渐做强做大。

    接下来是桓温的第三次北伐始末;

    王猛灭燕对于历史的改变;

    三国对峙变为两国南北抗衡,再到淝水之战;

    东晋朝政随着此次大战谢家掌权,桓家、陈家、王家败落,起起伏伏;

    司马奕被废,简文帝之死,孝武帝登基几十年。

    孙恩卢循这两个海盗的鼻祖,爆发了五斗米教起义。

    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再次崛起。

    本书中王蕴之子王恭,王坦之之子王国宝,重新成为东晋权臣。

    刘牢之再次成为权利核心成员之一。

    刘裕的诞生和奋斗历程。

    陈谦以及他的儿子陈望、陈顾、陈观、陈胜谯,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运用自己的文韬武略,聪明才智,排除异己,收揽人才,最终登上权利顶峰。

    敬请期待!

    这些日子回顾我的两本书《回到东晋斗五胡》、《东晋五胡风云录》,感慨万千,从晋成帝司马衍的咸康六年(340)写到晋废帝司马奕的太和二年(367年),历时两年,期间经历过口罩最艰苦时刻。

    我把本书中重要人物再做一个讲解,以便于大家最后回味一下我的作品,并给予我指正和肯定。

    桓温:本身属于一个东晋没落门阀世族中的普通一员,年轻时也是一名愤青,也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在于那个特殊年代,有棱有角的人也给磨平了,受了多年的朝廷鞭挞,司马昱百般掣肘,江南土著世族,北方琅琊王氏的对抗,令他对前途产生了迷茫,最终要走一个反叛的道路。到369年,他已经58岁了,距离他平定巴蜀成汉已经过去了24年。就是一杯水,也已臭了。个人认为,他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有血有肉有武力,但败在了瞻前顾后,还有一颗既想终于朝廷还要独揽大权的封建脑袋,这跟他儿桓玄无所顾忌,有着本质的区别。

    附: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大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这段话直接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桓温北伐的时候,经过金城,见到了自己以前担任琅琊内史时种下的柳树,如今全部都已经有十围粗了,干是他很感慨地说道:“树木尚目如此,更何况人呢!”最后拳折柳条,泫然落泪。

    司马昱:做会稽王,做琅琊王几十年,都能维护好东晋的局面,敢于跟桓温的荆州势力做斗争。但登基后一年就死了,因为桓温把他力捧到皇帝宝座上,他的前任司马奕险一险就被桓温杀了,所以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死桓温篡权夺位前的一个替死鬼,生活在战战兢兢中,被吓死了。

    谢安:是一个有智商的人,独立撑起东晋中后期的危局,他曾经和王坦之一起去桓温的首席幕僚郗超家里排队送礼,他见了桓温马上跪地而拜,他也能利用琅琊王氏跟桓温扯皮,最后终于把桓温熬死了。面对强大的苻坚,他能团结所有力量,包括桓温的继任者桓冲,已经桓家所有的重要将领,同仇敌忾取得了淝水之战胜利。淝水之战取胜后,谢安的大权臣位置并没有呆多久,门阀世族指挥下的大胜仗使得东晋朝廷确信越是血统高贵的大臣就越有出众的才能。为了避免谢安象桓温一样,对东晋政权产生不必要的威胁,孝武帝的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被任命为司徒,准备剥夺谢安的权力。领扬江荆司豫徐?记嗉接牟⒘阂嬗毫故?逯荽蠖级降男话脖黄壤肟??档角跋咧富邮崭垂释恋淖髡剑?痪镁蜕?《?馈K韭淼雷映晌???男氯未笕ǔ肌#?此韭淼雷优偶沸话驳氖侄尉椭?来巳擞薮乐良??治罩乇?男话仓灰?晕⒂邪氲阋煨乃?韭淼雷悠衲芑罟?惶欤慷?话脖慌偶烦鼋?嫡?且蛭?ε滤?幸煨模?纱算B劭杉?韭淼雷又?玖印#

    桓冲:前半生在桓温的羽翼下,后半生作为桓温的接班人,没有成为桓温式的权臣,而是将权利交给了朝廷,并率军在西线襄阳一带有效的配合了谢石、谢玄的淝水之战。但桓冲因长期服用五石散,加上年事已高,因而发病,于太元九年(384年)二月二十七日逝世,享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赠太尉,谥号为宣穆。桓冲灵柩经过江陵时,男女老幼都江边送别桓冲,都哭得十分伤心。后桓玄篡位,追赠桓冲为太傅、宣城王。

    谢玄:才德兼备,他也是谢家最后一个死的人,一手训练了北府兵,淝水之战后收复豫兖徐三州,但无奈身体不好,屡次上表辞职不允,殚精竭虑,最后活活死在了任上。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玄在会稽去世,终年四十六岁。朝廷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420年7月10日),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当时前朝东晋的封爵中只有王导、谢安、温峤、谢玄与陶侃子孙的爵位未被废除,谢玄的爵位康乐县公被降封为康乐县侯,食邑五百户。

    经过千秋百代的风霜,沧海桑田的巨变,这个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的民族其主体部分已经不复存在,而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溶入了你我他无数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的身上。

    作为《东晋五胡风云录》和其附录的结尾写下这几句让我感慨良久的话。

    这种感慨,和我第一次去大海边,手抚沙滩细沙,全身投入冰凉海水中一模一样。

    结束语

    《东晋五胡风云录》的附录终于写完了,错讹之处虽然不在少数,但我依然感受到了如释重负般的轻松。

    前段时间在和家人聊天时又扯到了这段故事,她说整个一段两晋南北朝史都是被人遗忘的历史,尤其是五胡十六国的历史。

    上中学时学《中国历史》,几乎是从三国时期一下子就跳到了唐朝,仅有的一些关于“淝水之战”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讲述,也好像是为了表明汉文化的优越性似的。

    家人让我说说我的看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也许人们遗忘掉这段历史是一种自然现象。将来能否再回忆起来也要顺其自然了。

    我曾经读过不少“通史”类的文章及某方面的专论,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名臣、著名战役等等,他们大多也是写到这段历史时期往往就一跳而过。

    我只看到过一个关于两晋南北朝的专题网站,好像还是日本人办的。

    我至今还没见过一款以两晋南北朝时期为背景的游戏。

    我在网络论坛上很少看见过用两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的名字命名的id。

    我至今还没有看到过一部关于两晋南北朝的影视作品。

    为什么会存在“两晋南北朝空洞”呢?个中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其实这段历史还是很精彩、很有看头的(至少不比三国差)。因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段历史的三个不同阶段,可以说是一样地精彩(其实如果把整个中国历史都读一遍的话,就会发现无论哪一段历史都是极其精彩的,都会让人百看不厌,无法割舍)。

    曾子曰:“吾尝日三省乎己,”就是说即便是圣人也得每天都像吃三顿饭一样至少检讨自己三次。

    如此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若能够经常性地花点时间反省自己,那是必要的。

    小到一个人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去,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够正视自己的历史,我想都要比某些做法要好些,所以建议大家每天睡觉前都力求想一想今天有哪些不足,都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这样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让自己的明天变得更美好。

    还望各位海涵,感谢大家对本书的支持和认可,感谢读者对我的认可,感谢你们一年多来自始至终的陪伴。

    祝各位兔年身体健康,家人安康,工作顺利,年年有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