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崇祯八年 > 第40章 崇祯欺世盗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郑爱卿朕出征之前。让你造的水泥怎么样了?回禀陛下。在一个月前就得到了陛下所说之物。此物真是神奇呀。崇祯点着头说道。既然已经制造出来。那就多找些灾民。大批量的生产。以工部的名义到各地灾区用水泥兴修水利。用于浇灌田地。就先从直隶开始慢慢推向全国。还有居然已经有了水泥。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的进度。还可以加快一些。臣遵旨。

    礼部,以北直隶为试点在各村镇新修学舍让适龄儿童免费入学。至于教书先生。国子监每年有很多不中的监生。就是教书先生的最好人选。学堂建好以后新增一门学科。课本由朕亲自编写。朕写好以后再交给礼部。

    另外朕作了一篇。适合儿童启蒙的。三言韵文。用于儿童启蒙之用。礼部尚书倪云璐一听。修学堂没问题。要免费招收儿童入学也没问题。但是皇帝写的三言韵文。要拿来当作儿童启蒙之用。写得好,皆大欢喜。要是写不好,误人子弟都不说,皇帝的名声都烂了。

    倪云璐敢忙打住念头说道。陛下可否念于臣等听一听?范景文几人也担心这个问题。这搞不好,可是要把皇帝的名声都搞烂了。他们可不敢大意。都纷纷附和道。要听听皇帝的三言韵文。

    此刻的崇祯却是一脸平静。心里想着,看等一下打烂你们的脸。于是崇祯站起了身。在御书房里来回夺步。做戏就要做全套嘛。朗朗开口。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言,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醒,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基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崇祯就这样洋洋洒洒把弟子规的一千零八十个字全都背了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蒙圈了。这也太工整了吧。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可否为小儿启蒙之用。范景文说到。回禀陛下。此文堪比那三字经。不仅好记,而且押韵。微臣觉得尚有一处需要改之。崇祯愣了一下,心里却是想着。这可是21世纪众多学者专家公认的最好的,小儿开蒙篇。倒想看看你想怎么改。于是问道。

    爱卿哪里需要改,回禀陛下。臣以为将圣人训。改为皇帝训。这首三言韵文,出自陛下之口。改为皇帝训最为合适。对对对,应该改为皇帝训其他几人叫嚷着。结果不言而喻。

    听范景文这么一说,崇祯瞬间有种欺师盗名的羞耻感。但是绝对不能承认啊。倪元璐说道。臣以为陛下此文甚好。可以用作儿童开蒙之用。

    在古代,礼部就是各种学堂的最高管理机构。包括科举也是属于礼部管。所以礼部尚书表态还是有分量的。不知其他几位爱卿怎么看?臣等赞同倪大人之言。陛下此文,当为儿童开蒙之用。那就照办吧,工部要配合礼部,尽快把学堂建立起来。臣等遵旨。

    和内阁处理完这一堆事情后。崇祯又开始了无休止的批阅奏章。皇爷两位军机大臣求见。让他们进来。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位爱卿请起。两位爱卿前来见靓是否有什么要事?张之极开口道。启奏陛下,陛下出征以后。登州水师提督郑鸿逵已经赴任。臣已经按照陛下之前的交代。让他到登州以后开始募兵训练。只是他带了五百名水手。而陛下说的是两百名。是否要驳回。

    驳回就不必了。既然郑鸿逵已经到达了登州,开始募兵训练。朕相信在不久之后就会有一只可用的水师。只是朝廷现在缺乏战船。想当年,成祖年间。我大明三宝太监的战船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只可惜宝船的图纸已经被烧毁。难以再造了。

    这时候卢象升站了出来。回禀陛下。宝船的图纸并没有被烧毁呀。臣在兵部整理文书时发现宝船的图纸还保存尚好。崇祯听了这话,高兴无比。建斗此话当真?臣怎敢欺骗陛下。

    其实不用想卢象升,肯定不会骗崇祯。只不过是他太激动了。有了宝船的图纸,可以干的事就太多了。

    既然宝船的图纸还建在。张爱卿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你。请陛下吩咐,张爱卿到浙江定海,新建一处码头用以我水师以后助军之用。另外在定海开设船坞。建造宝船。

    陛下水师不是驻扎在登州吗?为何要到定海去建码头?定海也就是后世东海舰队驻扎的地方。爱卿有所不知。其一定海乃是天然的深水军港。其二定海地形优越易守难攻非常适合作为水师驻地。至于登州,宝船过于庞大容易触礁。张之极也不敢问,皇帝为什么会知道这些。既然皇帝都这么说,那肯定就是真的了。张爱卿可以找工部协调工匠。也可以从民间招募。总之一句话。一定要加快建造速度。首批新建二十艘吧。

    陛下二十艘所耗是否过于巨大?卢象升也站出来说道。是啊,陛下是否再考虑一下?二十艘需要耗银一千六百万两。再加上建港口和船坞的银两。是要消耗两千万两之巨呀。其实呢,他二人有些理解不了。皇帝花这么大的代价。建宝船干什么?打建奴可太奢侈了吧。他们实在是想不通。我觉得黄帝这是在败家呀。

    崇祯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估计两人心里都在骂自己,傻逼吧。宣德皇帝就是因为宝船消耗太大养不起。所以放弃了下西洋。在崇祯的心里,当年的明朝下西洋。那能叫下西洋吗?那只能算慰问团吧。到哪里都施舍到哪里。不亏钱才怪。

    崇祯也不想和他们两个解释。到以后他们自然就会明白的。淡淡的说道。两位爱卿无需担心。二十艘宝船的经费,朝廷还是能负担的。至于后期的维护费用。会有人替我们出的。张爱卿即日就出发吧,宜早不宜晚。微臣遵旨。

    建斗,朕有个事情想问一下你。请陛下明示。你对山东的左良玉了解多少?还有正月的时候。他为何不与洪承畴一起夹击流匪。对于此事你有何见解?

    回禀陛下,此人一向骄纵跋扈,佣兵自重。目无王法,与流匪无异,只听宣不听调。依臣之见。应该夺了左良玉的职。一直放任。恐怕生出事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