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圣朝当驸马 > 第134章 阿财变阿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到沈熠回来,赵云溪放下手里的扑克牌,站起身来,笑问道:“夫君,事情可还顺利?”

    “都办妥了。”沈熠道。说着从芸儿手里接过地契和交割书,一并交给赵云溪了。作为子爵府如今的当家主母,这些家产的事也该由她负责了。

    “奴婢兰儿,见过驸马。”这时,那个陌生女子见沈熠和赵云溪说完了话,便走上前来向沈熠见礼。原来她正是赵云溪的暗卫,也是一直在暗中保护赵云溪的人。

    “你是……”沈熠与兰儿此前从未见过,此刻听闻兰儿称他为“驸马”,因而很是好奇。

    “夫君,兰儿是母后派给我的护卫,这些年来一直在保护我,我也一直拿她当自家姐妹看待。”赵云溪介绍道,“之前在京都,我每次偷溜出宫时,陪着我的人都是她。”

    “原来如此!”沈熠点点头道,“兰儿姑娘,多谢你这些年来一直照顾小九,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进了这个院门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我也有个护卫,暂时还在京都,等她过来之后,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或许你们还能有些共同话题呢。”

    “驸马说的是那位姜姑娘吧?”兰儿道,“奴婢之前暗地里见过她一面,功夫确实不错。”

    “是吗?这么说来,你的功夫倒是比姝儿还好一些,毕竟我可没听她说起过你!”沈熠沉吟道。按照兰儿的说法,应该就是上次在梧桐院吃烤肉的时候见过姜姝。可那个时候玄彻也在,为何没有跟他说起有人在暗中观察呢,或许他也是把兰儿当成侯府的护卫才没有说吧。

    “驸马说笑了。”兰儿微笑道,“驸马、殿下,你们聊,奴婢就不打扰了,这就告退了!”

    “好!”沈熠笑了笑,看向赵云溪道,“午饭吃的什么?可还满意?要不晚上吃烤肉吧?”

    “真的?”赵云溪欣喜地道,“夫君,你真好!上次吃过烤肉之后,我就一直惦记着呢”。

    “当然是真的了,我还能骗你不成。以后只要你想吃,我们就随时吃。”沈熠宠爱地道,“乖丫头,去跟季婶说一声,带着后厨的人,多备一些蔬菜和肉食,今晚我们吃烤肉。还有,让季婶准备点吃的,就送到这边来吧,我去洗一下,回来再吃。”

    “是,少爷,我这就去!”芸儿应了一声,对着沈熠和赵云溪福了一礼,转身走了出去。

    “小九,你先坐着,我去去就回!”沈熠脱掉长袍,取了一件轻薄的衣服,便去冲凉了。最近的天越来越热了,出趟门就是一身的汗。若不是这边的生意需要解决,他才不想出门呢。

    冲了一个凉水澡,又随便对付了几口饭,沈熠这才拉着芸儿,陪着赵云溪玩起了扑克牌。

    这扑克牌是沈熠画好了设计图之后,请玄硕用金箔做的。虽然没有复杂的图案设计,但基本的标识还是很清楚的,足够娱乐一下了。就这么简单地一副牌,可花了玄硕不少的时间,若不是他擅长锻造术,光是冶炼黄金就要花上不少时间,更遑论雕刻和烫金了。

    几人完了小半个时辰后,玄策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回来了。易风如今正式成了沈熠的书童,除了日常的抄书、晒书工作外,还要承担起传话、跑腿的职责。因此,玄策回府的消息自然是由他传递给沈熠的。对他来说,与几个月之前的牢狱生活相比,如今的日子可是舒服多了。

    “少爷,玄策道长回府了,现在在书房等您,让奴才前来告诉您一声。”易风在门外道。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沈熠应了一声,将手里的牌交给了文竹,让她陪着赵云溪玩。

    与梧桐院相比,如今的子爵府不仅有大小院子六个,而且有各种房屋一百二十间。为了便于区分,沈熠与赵云溪一合计,给府里的六个院子和主院的一些经常使用的房间都命了名。如夫妻二人所居的主院名为“云深院”,其取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既含有夫妻两人的姓名,又暗示此地缥缈,外人难寻;而沈熠的书房名为“澹泊”,赵云溪的琴室名为“宁静”,其取自“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表明了夫妻两人的心志。

    澹泊书房内,玄策正斜靠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喝着凉茶。一见沈熠进来,迫不及待地道:“小师弟,你知道什么叫作‘人心似水’吗?师兄我今天可算是长了见识了。”

    “三师兄,我不是让你去盯着那个公西枢吗?你怎么有这么大的感慨?”沈熠好奇地道。

    玄策冷哼一声,放下茶杯,从发冠中取出一张小纸条,“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语气不善地道:“盯他有什么用?你还是先看看这个吧,这些人所做的事,真是令人齿寒!齿寒!”

    沈熠还是头一次见到玄策这样情绪失控,心中满是疑惑,不禁对纸条上的内容感到好奇,岂知他只看了一半,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怒意,破口大骂道:“一群王八蛋,简直是丧尽天良!三师兄,这是从哪来的?你知道收信人是谁吗?这群丧心病狂的人,实在是死有余辜!”

    “还能是从哪来的?当然是从那个‘公鸡’发出的信鸽那里夺下来的。”玄策冷笑一声,不悦地道,“至于收信人,想来便是他背后的人了,早知道他们还能做出这种有丧人伦的事,当时在博古行,我就该把那个在楼上与‘公鸡’密谈的人抓起来的。”

    “三师兄,此时还要从长计议,千万不能鲁莽!”沈熠急忙道,“师兄,请恕小弟多嘴,以前的你看着也不像是个冲动之人,为何这次会如此失态,莫不是与童年之事有关?”

    玄策沉默了片刻,像是冷静下来了,但他并没有回答沈熠的问题,反而问道:“小师弟,这件事你打算如何处理?这种伤天害理的事,若不趁早将幕后之人一网打尽,必定遗或不小。”

    “师兄莫要着急,容我仔细思考一番!”沈熠沉吟道,“打蛇打七寸,我们要么不出手,要么就直捣黄龙,千万不能给对方留下周旋的机会。师兄你也累了,先去休息一下吧,等我想好了,一定派人通知你后续的计划。不过在此之前,师兄万万不可冲动。”

    “我知道了。”玄策低声道,“那就听小师弟的安排,我先回去了,一定要记得通知我。”

    “师兄放心吧!”沈熠保证道。说着他不自觉地又看了一遍那张纸条,心里面一阵憋闷。

    在圣朝,牙行按照其经营的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经手房地产买卖的,叫作“庄宅牙行”;其二是经手人口买卖的,叫作“生口牙行”;其三是经手牲口买卖的,叫作“五畜牙行”。《圣律》要求,生口牙行只能经手奴、贱两籍之人的买卖,绝不能买卖良籍之人。但按照玄策上午偷听到的消息以及这张纸条上的内容,初步可以确定,博古行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这种庄宅牙行,更像是一个以买卖良籍之人为核心的生口牙行。这些被买卖的良籍之人并不是成了奴仆或娼妓,而是被用作药物实验,甚至还有孩童。这才是最令他生气的地方。不出意外的话,同安县甚至整个圣朝,这些年应该“消失”了很多人吧。

    呆坐了许久之后,沈熠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先设法设法查出来主持这桩肮脏的生意的幕后之人,如果朝廷到时候不能给这些无辜的人一个公道,他就只能越俎代庖了。别的不说,就冲他这个“同安县子”的名号,他也该为封地内的这些封户谋得一丝活路。但现在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他的手里没有那么专业的探查人员。看来,他只能向沈泓求援了。

    主意一定,沈熠便开始写起信来,除了向沈泓讨要一些专业人才外,他还拜托沈泓帮他查查博古行的东家究竟是谁。直觉告诉他,这个丧心病狂的人,必定在朝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写好了信,封上火蜡,沈熠叫来陈志,让他亲自将信送回京都,务必亲手交到沈泓手上。

    陈志见沈熠神情严肃,知道这封信事关重大,自然不敢犹豫,领命之后便交了护院总管之职,到后院牵了一匹沈熠成亲时沈泓所赠的良驹,顾不得头顶上的大太阳,匆忙赶往京都。

    申时中,外出宣传招工的阿财终于回来了,他先是简单汇报了一下招工告示的事,然后详细介绍了关于两块地皮的实际情况以及周边现有的商业活动。

    沈熠仔细地听着,发现与他所了解得丝毫不差,这才放下心来。毕竟在买这两块地皮前,他可是初来乍到,只是冲着博古行的名声去的。虽说他相信博古行不敢轻易骗他,但还是让阿财实地考察了一下。要是没被骗,那自然最好不过;可要是被骗了,他可要好好算算账了。

    “对了,阿财,你如今可是家里的大管家了,也该叫个正经的名字了。”沈熠突然笑道,“你本名叫什么,以后我就叫你本名吧!若是一直叫你阿财,其他下人会不自觉地看轻你的。”

    阿财闻言,神情有些为难,纠结了片刻方道:“回少爷,奴才本命苟旺财。老夫人当初将奴才买回来后,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这才一直叫奴才‘阿财’的。”

    “这也能叫名字?你老子怎么回事?”沈熠有些憋不住笑意,接连咳了好几声才笑骂道。

    “回少爷,奴才从小便被卖到了牙行,没见过家里人。这个名字是当时的苟掌柜给起的,奴才这些同一批被卖掉的都跟了他的姓,这才得了这么个名字。”阿财低下头解释道。

    沈熠突然有些惭愧,暗道自己不该那阿财的名字打趣,沉默了片刻后道:“抱歉,阿财,我不该笑你的的名字的。既然你没办法跟家里人姓,那就跟我姓吧。你如今在给我沈熠做事,那便是沈家的一份子。这样吧,我就霸道一回,替你取个名字,唔……就叫‘沈望’,如何?”

    “少爷,这个名字使不得。”阿财急忙道,“少爷能为奴才赐名,奴才感激不尽,只是这一个字的名字,奴才这种身份,实在是承受不起,还望少爷另赐一个两个字的名字吧!”

    听到阿财的话,沈熠不由得一愣,怎么起个名字还要讲究字数,这不神经病吗。他皱着眉头想了想,十数息之后,终于想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圣朝成立后十年,太祖皇帝赵景身陷沉疴,久治不愈。时有方士入京,宣称赵景此病乃阴阳失调所致,一者是因为皇后周荧的名讳中含有五行之火,压制住了赵景的水命,且又是两个字的名讳,与赵景的名讳合在一起,无法实现五行大圆满;二者是因为天下奴、贱两籍之人众多,他们的姓名又以两个字居多,在数量上冲撞了贵籍之人,也无法实现五行大圆满。因此,赵景想要痊愈,周荧需将名字改为不含火的三个字,且奴、贱两籍之人也需要将名字改为三个字,从而实现“二加三”的五行圆满。

    彼时的赵景已经昏了头了,哪管这些歪理,直接下旨全国,命奴、贱两籍之人进行改名;而皇后周荧也谨奉“出嫁从夫”的要求,率先改名为周婉滢,甚至责令后宫其他嫔妃和公主也要改名。最令人无语的是,经过这场轰轰烈烈的改名运动后,赵景的身体竟然真的好转了,甚至活到了六十七岁。对于一个在战场上搏杀的开国皇帝而言,能够活到这个年纪,已然是一件足以为人称道的事了。自此之后,这种取名的恶习便延续了下来,甚至写进了《圣律》。

    想起了这件事后,沈熠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了抽,果然这世上没有最荒唐的事,只有更荒唐的事。但《圣律》摆在面前,他也没办法改变这种现状,只能无奈认命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