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越成婆,三十而立开始发家致富 > 第64章 咱婶子给你带啥好东西了?

第64章 咱婶子给你带啥好东西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淑英给三郎准备的东西比较多,这会儿问到了他,他自然是愿意去的,况且他也好久都没有见过三郎了。

    “行,婶子,我去拿东西,咱们现在就走。”

    说完雄大就去了摊子边上,把事先装好的一个大背篓给背了起来,然后跟着王淑英一起,一块往三郎的书塾走。

    等到了书塾的门口,雄大一步当先上前去叫门,开门的还是之前的那个家仆:“你们找谁?所为何事?”

    王淑英熟门熟路的上前回答道:“小哥,我们是来给家中孩子送东西的,许文川。”

    见王淑英报上了学子的姓名,看门的家仆,侧了侧身让出来位置让他们进来。

    这个许文川他听说过的,书塾里的学生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这个许文川来了不过一个月多,就进步神速,经常听郭夫子私下里夸赞他,同窗们也是经常的提起他的名字,所以虽然这个人不怎么出门,但是他也是耳闻的很是熟悉。

    这会儿看着许文川的娘,看门的家仆心想,看这许家夫人的穿戴打扮,想来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也怪不得那孩子学习的如此刻苦努力,连门都不出。

    把两人领到了院子里的石桌旁边小坐,家仆就跑去后院找许文川了。

    过了没多久,三郎就紧赶着跑过来,看着许久未见的娘在那等着自己,三郎心里也很是激动:“娘怎的突然过来了,还有雄大哥?雄大哥你今日怎的有空下山?”

    雄大也站起身来拍了拍三郎的肩膀。

    “几日功夫不见,三郎越发的精神了啊!看来这书可是没白读!”

    王淑英也看向三郎,少年本来就长相清秀俊朗,因着换了读书人的长衫打扮,且这些日子背了许多的书,三郎如今看着确实比之前多了几分书卷气。

    “今日来镇上摆摊,想着你在书塾用功,一定舍不得多花钱去买好吃的,家里做了些新的吃食,拿过来给你改善改善。”

    王淑英说着把背篓给三郎递了过去。

    三郎看着里面满满一背篓的东西,心里很受感动,他自己出来躲了清闲,家里什么活他也帮不上,还得娘和兄弟姐妹们赚钱来供他读书,他心里当真是有些羞愧。

    不过郭夫子也对他说了,这时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要是他能好好读书,以他的资质,不说多了,得个秀才功名还是容易的。

    读书是脱产劳动,所以为了保证读书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朝廷会按月的给秀才派发月俸米粮,保证他们不为生活发愁,可以专心读书,并且还可以帮助家里的田地免除赋税。

    如若是他有机会往上更进一步,那才是真正算是帮自己家里改变门庭了。所以他得努力,得坚持。

    “娘,这些东西未免也太多了,孩儿也吃不完,要不您还是带回去些吧,别委屈了自己和弟弟妹妹。”

    三郎并不知道家里最近的一些变化,王淑英起身拍了拍三郎的肩膀。

    “傻孩子,那里边的东西娘分成了三份儿,一份你自己留下慢慢吃,还有一份是让你带去给同窗分享的,出门在外可不能太过小气哦,家里现在的收入很稳定,你放心,咱们吃的用的可是比你在这儿舒服多了。等你下个月回了家,娘再给你好好的做一顿好吃的。家里的事儿你别担心。”

    听着王淑英这么说,三郎也大概猜到了,也是,自己的娘本事大主意多,自家的日子定然是蒸蒸日上的。

    “还有一份,是给郭夫子准备的,连同那五个木瓜一起,回头你便送与郭夫子尝尝。”

    王淑英本来是打算多和三郎说会儿话的,可是心里记挂着王大夫交代的事情,她这会儿也不能够待太久。

    “三郎啊,读书别太累着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啊,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自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三郎眼底淡淡的乌青,王淑英都不用问就知道,这孩子肯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成日用功,不肯放松自己。

    王淑英最开始心里想的送三郎来读书,只是单纯的不想浪费他的天赋,埋没他的才华,若是他自己不愿意的话,她并不介意她儿子当一个快乐的农夫。

    三郎大大咧咧的咧嘴笑着道:“娘放心,我不傻呢。”

    “时候不早了,娘接了件重要的事情,所以不能多待了,你好好的,若是有什么事咱家每隔两天会来集市出摊子,若是寻不到人,你去百草斋找王大夫也行。王大夫你认识的!”

    王淑英站起身来,对着三郎最后的嘱咐几句,雄大也跟着她一块站起身。三郎听着他娘的话,连连的点了几个头。

    “回去吧,娘也走了。”

    三郎背起家里给准备的沉甸甸的背篓,转身往后院走了。王淑英和雄大看着三郎进去了,也往大门外走去。

    刚才三郎是正跟着徐锦堂和几个同窗一起在一块背书呢。突然被门房叫走,说是家里来人找,众人都很好奇,毕竟许文川来了这些日子,他们没听说过他家里有人来看过他,看他穿着朴素寒酸,读书又特别的努力刻苦,同窗们只当他是家里贫困,着急读出个名堂的农家子。

    不过他们猜想的也没错,王淑英没来之前,怕是许家的情况比他们想的还要恶劣一些。

    徐锦堂却是知道些的,他还记得许文川的娘,他娘长相端正面善,人也有礼有节,他在他家书斋见过的,人家婶子不过是问了几个问题,就大方的送了他们两盆菖蒲,那两盆菖蒲至今还被他老爹当成宝贝似的,摆在长风书斋最显眼的桌子上呢。

    看着许文川回来了,还背着个背篓,徐锦堂赶紧的凑到了他面前,踮起脚,一把的搂过了许文川的脖子。

    “许兄,咱家婶子给你带什么好东西了?你可不能少了兄弟的一份儿啊!”

    三郎笑笑:“等我先把给夫子的东西送过去,回来再说。”

    说完便急匆匆的往夫子处去了,他还着急分完了东西好赶紧回来多背一本书呢。

    周围的人光是听到他要给夫子送东西呢,不由得都面露鄙夷之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