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永乐大帝:好圣孙可旺三代 > 第108章 苍蝇不叮无缝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权突然坐直了身子,对着李景隆小声问出了那个他最害怕的问题。

    “九江,应天城破,只在旦夕。若真到那时,你如何自处?”

    李景隆的脑子顿时“嗡”的一声,他很想装作没有听到这个问题。但朱权说的每个字都变作了小小飞虫,飞进他的耳朵里,并且轻而易举就找到了他心理防线的缺口,爬到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平日里他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真的天地倾覆,江山易主,他李景隆会是个什么样?

    如果是方孝儒、黄子澄他们,肯定会为建文帝尽忠,就算是不能抵挡燕军的锋芒,也会以死明志,要作为建文忠臣名垂青史。

    可他李景隆这么做,又有什么用?在建文帝眼中,他是个糟蹋了百万大军的无能亲戚。在那些文官眼中,他是给燕军输送了百万石粮草的鼠首两端之人。就算在武将眼中,自己也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笑柄,妥妥的坐实了干啥啥不行,祸害第一名的武将之耻。

    自己尽忠而死,有什么好处?朱棣会让自己的儿子承袭曹国公的爵位吗?朱允?赡鞘焙蚨疾恢?阑乖诓辉冢?约喝绻?懒耍?胰怂?幢;ぃ克?强啥蓟乖谟?锌嗫嗍睾蚰亍W约菏种形兆诺哪切┌驯??荒苡美匆??幌轮煸?桑?愿吨扉δ蔷褪且徽欧现健

    想到这里,李景隆心中竟是生出一股悲凉之感,眼角也逐渐汇聚出了一星泪花。

    李景隆表情的变化没有逃过朱棣和朱权的眼睛,两人心中暗喜:“心理战起作用了,拉拢李景隆这事儿有门儿!”

    只是两人面上却都只能不形于色,只能静静看着李景隆的心态发生变化。

    朱权又推了推李景隆,故作关心的问道:“九江可是想起了家中的妻儿老小,似有早归之意?无妨,今夜我们之谈亲戚之情,不问国事,不必拘泥,明早我们定会护送你安全回到应天。想那建文帝断不会为难与你。”

    “宁王殿下说笑了,罪臣自愧无法保护家人,他们都已经受我连累下狱了。眼下九江只求二位殿下能够给我些薄面,收兵议和,或许罪臣的家人还能有一丝生机。”李景隆不得已,只能将自己的家人作为人质下狱的事情和盘托出。

    “什么?我那侄子将你的家人都下了狱了?”朱棣故作惊讶的问道。转而又装模作样的安慰起李景隆来:“九江,此事我觉得你得放宽心,咱们的这位小皇上是刀子嘴、豆腐心,仁厚的很呐,想必他也只是做做样子,没准你回去复命的时候,你的家人已经都放了出来,全须全尾的在家里等你团聚呢。只是如果那时应天城破,兵戎相见,难免会有些个无端伤亡,你可一定的找个地方护他们的周全啊。”

    李景隆心中一怔,朱棣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建文帝装得那么仁厚都能把你全家下狱,等到攻城之时,恐怕要将李景隆的家人全部放出来当守城的炮灰,那时候李景隆有那个本事护佑自己的家人吗?

    念及家人,李景隆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倒戈的念头,只是吃不准朱棣和朱权能给他开出什么条件,故而不敢轻易答应。只能先使出缓兵之计,先探探口风再说。

    “臣戴罪之身,这所谓曹国公的爵位,都只能仰赖陛下天恩才堪堪保住,哪里还敢提什么荫佑子孙家人。若果真到了国家危难之时,九江也只能先尽了臣子的本分,不敢有他想。”

    “九江,你倒是也不用妄自菲薄,你曹国公的爵位乃是世袭罔替,只要大明山河无恙,自会福荫后代。到是你刚才说的‘臣子本分’四个字至允至当。做臣子的,侍奉明君左右,便是一定要恪守臣子本分,尽到了本分,便一定会名存青史。就像燕王殿下一般,遵循祖训,剪除奸臣,为民请命,行周公辅成王之事,便是本分,这一片苦心,还望你回去后如实禀报。”宁王朱权已经猜到了李景隆的想法,便按照他和朱棣商量的结果,给李景隆喂了一颗定心丸。

    “臣一定将燕王殿下、宁王殿下所言如实汇报给陛下得知。还望二位殿下,务必信守承诺,在得到陛下的旨意前,莫兴刀兵,九江替应天百姓谢过二位殿下了。”李景隆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但并不放心,还想得到一句承诺。

    “放心,我和宁王殿下不是嗜杀之人,我们会静待九江你带来好消息的。”朱棣朗声答道。

    李景隆这才放下心来,连忙与朱棣、朱权举杯互敬,一来一去之间,竟也是酩酊大醉。李景隆被搀扶回自己的住处之后,朱棣和朱权看着面前的柱子招了招手,柱子的阴影中竟是闪出一个人来。

    “听到他刚才说的话了?盯紧他,必要的时候帮他把这个决心下了。还有,不到关键时刻,不要暴露你的身份。”朱棣看着黑影中的那个人,郑重的说道。

    “臣明白,臣告退。”那人只是简单的回答了声,便又消失在了影子里。

    第二天一早,朱棣和朱权安排车驾送李景隆他们返回应天,临行之前,还为使团的每个人准备了路上的干粮嚼裹。朱棣和朱权一同将李景隆一直送出了燕军大营之外将近十里,这才拨马回转。

    “四哥,您觉得这事儿能成吗?”朱权半开玩笑的望着朱棣。

    “十七弟,成不成你比四哥看的清楚,何必明知故问?”朱棣也开玩笑的回了一句,随即挥动马鞭,驱策胯下骏马加速朝着大营跑去。

    宁王朱权也一夹马肚,跟着朱棣飞奔而去。空气中传来兄弟二人爽朗的笑声。

    李景隆回京之后,向建文帝例行公事的汇报了谈判的结果。果然不出他所料,建文帝面对谈判之时燕军提出的条件不置可否,也并不准备有所回应,也并没有为难李景隆,只是让他回家好生休息。

    李景隆也知道建文帝所谓谈判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不管燕王提出什么条件他都不会答应的,既然自己的职责只是走走形式,也便乐的清闲,连忙鞠躬告退,气定神闲的朝着家中走去。

    只是李景隆一踏进自家大门,却突然换了一副神态,他做贼一般蹑手蹑脚来到自家书房门前,环视了一周,确定无人跟踪之后,连忙进屋紧闭房门,从自己怀中掏出了燕军给他准备的干粮袋来。

    李景隆看着手中精致的干粮袋,突然感到有些紧张。他艰难的眼下一口唾沫,强压着自己快速的心跳,从腰间抽出小刀,顺着缝线一点一点的切了下去。

    随着干粮袋布内夹层里的东西一点点显现,李景隆的心却剧烈跳动了起来。他知道,一旦自己拿了这干粮袋里面的东西,就意味着自己肯定要在史书上留下特别的一笔了。

    犹豫再三,他的手还是不自觉的伸向了干粮袋。只是由于紧张,不小心碰掉了书案上的一本书,摊开的书页上,赫然写着八个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