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文明六:1901 > 第249章 川省的民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民主,共和,资本,科学,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是二十世纪的世界的人们共同追求的,也是共同探索的关键词语。

    只是可惜的是,直到秦石璜重生前的21世纪前,也没有出现一个人真正赋予这些词语一个很典型的,一个令众人信服的解释。

    对于民主二字,每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着特殊的时代理解。

    在周朝以前,古人往往把民主二字解释为“刑不上大夫,罪不离庶人。”

    简单地来说,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高等阶层,也可以称为贵族阶层的人们才能够拥有免受责罚,免受欲加之罪的权利,也即是民主的权利。

    从大一统的秦朝到清王朝,在这一段持续了近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中,尽管各个时代对于民主二字的阐述都不相同,但是有一个核心点却是贯穿始终的。

    这个核心点也可以称之为“优待读书人”。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核心点也可以称为封建时期的民主的体现。

    只是从现在看来,以读书人为主的民主似乎只是一种半民主。

    简单地说,尽管读书人有贵族也有底层百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底层百姓读书是为了好生活,好权利,好名声,而不是为了百姓。

    赤裸裸的说,从底层百姓成为秀才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新的贵族。

    话说回来,科举制也是中国能够维持近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的一个关键。

    毕竟说白了,科举制是贫寒子弟能够跨越阶层的唯一方式。要是没有科举制的话,那么封建王朝的统治是不会那么的牢固的。

    对比一下,没有科举制之前,朝代能够延续百年的没有几个,但是在科举制完善之后,朝代能够延续一百年的基本上个个都是。

    因此,也有人这样子的认为,大清王朝的覆灭其实跟大清王朝贸然的宣布取消了科举制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有人曾经把清代取消科举制和明朝末代取消驿站相类比。

    某种程度上,推翻大清王朝的主力其实就是这些通过科举制选出来的举人和秀才们,而推翻大明王朝的其实也是那些失去了驿站工作的士兵们。

    话说回来,虽然大清王朝的轰然倒塌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大清王朝的制度却是仍然保存在中国大地上的。

    最为明显的一点,尽管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新的共和政府,但是共和政府的行政人员中一个百姓的代表都没有。

    因为各位都督们,各位高层们,没有一个人是农民家庭出身的。

    举几个例子:

    老袁,众所周知的官僚世家。同辈有三个同胞兄弟,三个进士。

    孙文,先是医生,后来成为日本的留学生。家境富足。

    ......

    也许真正的是平民出身的,还在中国近代史上搅起了腥风血雨的人物,估计数来数去就只有那一个——张土匪。

    不对,说的更具体一点,秦石璜也可以算是平民出身。

    因此,这种阶层的分配也为接下来的秦石璜的民主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

    “话说回来,你来这里是干嘛的?”

    味同嚼蜡,吃着眼前的菜肴,秦石璜对着正襟危坐的齐炳尔问道。

    “领袖,我这次是来处理自贡的工厂罢工事件的。”

    “罢工?怎么回事?”

    坐了起来,秦石璜很是疑惑地问道。

    “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很简单。”

    齐炳尔一步步的叙述着他获取的消息。

    自贡市,一个商业城市,一个川省内部的交通咽喉城市。因为它的特殊位置,很多的轻工厂都是被建设到自贡市了。

    而可以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自贡取代了成都的一部分的商业地位了。

    自贡的几大支柱,一是盐业,二是纺织业,三是运输业。

    第一者和第三者很容易理解的,而第二者则是应运而生的。

    为了便于运输,也为了便于收集附近的原材料,大量的纺织工厂就被设在了自贡的南部了。而在工业部的建设计划中,同样是因为自贡的优点,秦石璜也把纺织工厂放置在了自贡了。

    这次事件的起因很简单,和朱庆澜底下的军机调查处有关系。

    在调查员来到厂里后,自贡第一纺织厂的调查员突然地宣布了一件大事情。

    自即日起,自贡纺织厂即将缩减员工开支和增加工时。

    计划中,调查员将每个工人的薪俸缩减为原来的百分之八十。

    而每个工人的工时从七个小时延长为九个小时。

    当然了,这种变更的方案不是一个纺织厂实行的,而是工业部麾下的各个纺织厂都集体实行的。

    时间或早或晚罢了。

    虽然也有人反对这个政策,但是反对这些政策的厂长或者是管理层早就关起来了。

    督察部队,也是朱庆澜上任后,以原来的新军班底组建而成的新的执法部队。

    有人笑着称调查员为“东厂公公”,称督察部队为“锦衣卫”。

    只是这种突然地改变却是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浪潮。

    与其他的行业不同的是,纺织行业往往是工人繁多的。

    而富饶的土壤就滋生出了一种新的组织,我们可以称之为“工人会”。

    当然了,这里指的“工人会”不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工会。

    这里的工会更类似于码头工人自发集结而组成的民间组织。

    换句话说,这种组织是很松散的,也是很容易分化的。

    而为了抗拒降薪和加工时,自贡的五家纺织工厂已经罢工了三天了。

    “原来如此,我了解了。你先说,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吃着小炒牛肉,秦石璜好奇的问着眼前的这个工业部长。

    “提交报告,把那些调查员先抓起来。最后劝工人回来。”

    齐炳尔给出了一个中等的答案。

    “先这样,这件事情,我会安排人去办的,你就先回成都吧。接下来要有大动作了,你还得回去调度调度。”

    思考了片刻,秦石璜对着齐炳尔这样的命令道。

    “是的,领袖。”

    没有一丝犹豫,没有问为什么,齐炳尔敬了个军礼就答应了。

    听到了罢工这件事情,突然地,秦石璜似乎找到了如何唤醒川省民主的方法了。毕竟历史证明,民主二字的兴起和工人阶级是脱不了干系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