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魏暴君 > 第366章 做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芳身边有典震率领的武卫营虎卫,还有张华、卫?等郎官数十人,都是精挑细选的人中龙凤,相貌堂堂,再配上两部匈奴少年各十余人,正好展示华夷一体的大魏气象。

    但刘豹做得太过了,让他的部下穿上了魏军甲胄,带来了两个意外效果。

    对围观的汉人百姓来说,这些匈奴少年看上去像魏军,但他们的甲胄明显不是禁军,看起来有点像将领。看不懂其中区别的人会觉得这是天子带着刚刚全歼鲜卑人时立功的将领来,炫耀武功。

    对同样是吉祥物的刘猛部来说,没有了匈奴左部的陪伴,他们就显得很突兀。

    加上气势不足,猛一看,很容易被人当作是俘虏。

    好在这些误会对曹芳影响不大,俯首称臣的匈奴人和被俘的鲜卑人区别不大,都足以证明大魏在天子亲政之后精神大振,连战连捷,一扫文、明两朝颓势,隐约有武皇帝当年鞭挞天下的气势。

    兹氏百姓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战乱百年,他们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朝廷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他们只能依附于当地大族,接受他们的盘剥。如今朝廷强势崛起,当地大族就不能那么嚣张了。

    连显赫一时的晋阳王氏、阳曲郭氏都被整治了,何况其他。

    在一片热闹祥和的气氛中,曹芳接见了西河太守、兹氏县长和西河大小家族的家主。

    其中最显眼的,当然是张家。

    钟会的生母张菖蒲父母早亡,本人还没成年就被卖到颍川,家里只剩下幼弟张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张获都没什么存在感,直到张菖蒲生钟会,并被钟繇立为正室。

    有了如此强援,张获立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是成为张家家主,却是不久前的事。

    因为钟会,张家有机会与祁县王氏联姻,大大提高了张获的影响力。

    这样的好事,当然要先安排给张获的儿子。

    祁县王氏女子,下嫁兹氏张家,岂能嫁给普通人,至少也应该是嫡系、大宗。

    就这么的,张获被推举为家主。

    跪在曹芳面前,年方不惑的张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连一句话都说不完整。

    钟会派人教过他拜见天子的礼仪,但在此之前,他见县长的机会都不多,练习的机会又有限,一下子就拜见天子,哪里适应得来。

    为了避免出错,他只能尽可能的少说话。

    张获如此,其他人也好不到哪儿去。

    包括兹县县长王阿在内。

    作为一个三百石的县长,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机会见到天子本人。

    就连西河郡守何襄都未必敢有这样的奢望。

    如今的西河郡可不是汉代的西河郡,而是与九原类似,是从太原郡里割出的一部分,辖区大面积缩水。比九原稍好一些的也就是郡治没变,还是原来的西河郡治离石。

    在这样一个小郡为太守的,通常都是没什么前程的边缘人。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的仕途到此为止。

    这给了曹芳展示温和一面的好机会。

    他对何襄、王阿以及张获等人说,这几十年来,中原不安,既有吴蜀作乱的原因,朝廷也有些措施不当,让百姓受苦了。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官员还能坚守边疆,非常难得。

    为了表示嘉奖,何襄、王阿等郡县官员增秩,并在考功簿中记功一次。

    西河郡的百姓则得到了免赋三年的恩赐。

    百姓们感恩戴德,三呼万岁。

    曹芳随即又将刘豹叫到身边,隆重向众人介绍,并表示这次对鲜卑人作战,刘豹有功。

    但刘豹年过七十,还没有儿子,非常可惜。

    当地如果有合适的,能生育的妇女,你们不妨牵个线,做个媒。

    此言一出,不仅刘豹惊呆了,张获等人也兴奋起来。

    刘豹是一部单于,他的儿子将来肯定是要继承这些力量的。如果能攀上这门亲事,对自己的家族无疑利好。

    至于华夷有别,天子都纳了刘豹的女儿为妃了,钟会都娶胡女为妻了,你还有什么不能的。

    有身份的世家或许会讲究,普通百姓根本顾不上。

    曹芳话音未落,就有人上前表示,愿意响应朝廷的号召,与刘豹联姻。

    联姻对象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生过好几个孩子,前两年丈夫死了,正准备重新嫁人呢。

    曹芳觉得很不错,问刘豹的意见。

    刘豹同样感激不尽。

    还是天子心疼我,知道我最想要什么。

    如果没有天子这句话,他想找个正经人家的汉人女子为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之前不是没尝试过,却碰了壁。

    那些人马送得值啊。

    刘猛那么殷勤,天子也没帮他做媒。

    ——

    曹芳鼓励兹氏大族与刘豹联姻的事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也不乏反对之声。

    刚刚奉诏赶到行在的李熹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极力反对,上书言事。

    他没有直接说刘豹与兹氏大族联姻的事,而是直指钟会。

    他上书弹劾钟会,为钟会罗列了三个罪名。

    一是身为重臣,没有尽到为天子出谋划策的作用,尽出一些馊主意。

    二是与匈奴人走得太近,还娶了匈奴女子为妻,混同华夷。

    三是兄弟不睦,有违儒门道义。

    重点中的重点,是第三条。

    长兄如父。钟会早丧其父,是兄长钟毓将他抚养成人,情同父子。如今钟会攀龙附凤,官运亨通,就要与兄长分家,有违先贤教导,是为不孝之人。

    在家不孝者,在国不忠。

    如此不忠不孝之人,岂能为天子腹心?

    曹芳接到李熹的上书时,一开始很惊讶。

    这人是真的耿直,还是脑子有病?

    你这是弹劾钟会吗?你这是对朝廷不满啊。

    既然如此,你大老远的跑来做甚?

    你总不会是想进谏,让朕改弦更张,听你那一套迂腐之词吧?

    听程晓提起李熹后,曹芳派人了解了过李熹的事迹。

    且不论李熹的那些言行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他也觉得李熹除了做个道德标杆,没什么大用。

    有一点很直接的证据就是,在他担任并州别驾的时候,并州的情况并没有什么起色,还出现了鲜卑人步度根度反叛的事。

    出了这样的事,并州刺史毕轨当然有责任,但作为州中大吏,代表本地势力的别驾也难辞其咎。

    这样的人不能说没有用,但肯定不适合随驾。

    他现在要做的事,没几样是不违背儒家教义的。召到身边来,天天听你批评么?

    他还真没猜错,李熹还没见驾呢,先开启了嘴炮模式,对钟会一顿狂喷。

    而且明眼人都在知道,他是嘴在钟会,意在天子啊。

    曹芳考虑了一阵后,叫来了钟会。

    钟会看完李熹的上书,轻蔑一笑。

    “请陛下召李熹来,臣当面驳其谬,必使其无地自容,掩面而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