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原神:开局一艘驱逐舰,暴打天理 > 第32章 困境与希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蒙德,风起地,华夏军队驻地。

    “同志们。”陈维工清清嗓子,起了个头,坐在地上的他翻开手上的记事本,担任驻地常委的其他几名领导也同样席地而坐,围成了一圈。

    “下面开始点名。”满脸胡茬的陈维工小心地从记事本里抽出一张已经折了好多次的a4纸,就着午后洒满庭院的阳光开始点名。

    远处隐约传来战士们跑步的呐喊声,虽然常驻岸上的人员没有多少,但是依着官兵们这热情高涨的劲头,声势一点也不弱于数百人的军队。

    经常有当地居民和小孩子趴在“哨兵神圣,不容侵犯”的牌子上好奇地看着战士们的训练,雷打不动的训练几乎成了当地的一个独特景观了。就连前来探查情报和交接工作的西风骑士们都在惊叹:“这群人整天到晚操练,真的不会疯掉嘛?”甚至因为战士们准时的出操和收操,而让附近居民们的作息也变得规律了起来。

    这倒是意外收获。

    往常负责点名的刘天永没在,今天轮到他在舰上值班。

    同样是常委一员的周明辉也没有参加,只是他并不在舰上,而是在床上。

    “老周这些天总熬夜,今天早晨组织人手种地的时候昏过去了。现在血压还没降下来……他今天暂时请个假。”陈维工跟其他几名刚从舰上下来轮值的干部解释道。

    是的,作为南昌舰的舰长,周明辉身上所要承担的责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为意外远离了祖国、甚至是远离了原有的世界,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必须对全舰五六百号官兵的生命负责。陈维工几乎看不到他闲下来休息的时刻,只有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才有机会看到他在野战帐篷外抽支烟,但也仅仅是一支而已,等不及烟蒂燃尽,他就匆匆回到帐篷中,奋战在灯光下,处理着繁杂的各项事务。

    或许在月光下,在朦胧的烟雾中,老周看到了家乡的那座小城?或许……谁知道呢,大家都只知道舰长的确殚精竭虑,就差鞠躬尽瘁了。陈维工想到这里,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现在这种情况,每个人都要为了活下去而拼尽全力。

    与会人员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没人追问什么。舰长突然病倒的事情大家都有所耳闻,不来参加例会也能够理解,同时也让人更加担心。

    他毕竟是大家的主心骨。

    陈维工咳嗽了两声也不再多说什么,转头看向保障处处长张卫东:“老张你做好笔记,会议结束之后跟老周传达一下会议精神,好吧?”

    张卫东在其他席地而坐的与会人员中是唯一一个抱着马扎的,他把笔记本摊开说了一声“好”后,便静静地等待记录。

    “嗯,那我也废话不多说了。”陈维工一边说话一边翻页:“最近一个星期的工作情况,大家也有目共睹了。”

    他总结道:“得益于对当地情况的详细侦查,我们已经聚拢起15户、共计43人的当地居民,经政工处的仔细甄别,已经在驻地附近开辟了新的聚居点,种植人手和种植经验不足的问题得以初步解决,我们动员了战俘11人参与试验田建设,由于保障有力,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陈维工停顿了一下,看向保卫处处长:“老高。”

    “好。”高银虎用笔在纸上划了几道:“我们的侦查员已经对几个新面孔做了标记,目前没有发现几个重点关注人物的出现。但是来自璃月的人数明显增多,且行迹可疑,我们已经在加紧抽调和培养人手,目前间谍活动呈多点多发态势,仅11月9日到11月24日(地球日期)这段时间,已经报告了超过54起间谍目击事件,平均每天超3.6起——我的建议是,将机场迁移距驻地较远的区域,但考虑到我们的车辆有限,因此还是建议划出一道军事分界线……此前我们发布移民告示的时候考虑不周,请求组织处分。”

    剩下几名常委点点头。

    轮到负责医疗的肖季优发言。他的目光从大家的脸上划过:“北斗的恢复状态很好,相信过几个星期就可以出院了……哦对了,而且对于治疗也比较积极配合。对于其他几名已经出现新冠症状的俘虏,我们也第一时间做了隔离。病毒溯源结果已经出来了,已经阻断了传播链条、涉疫人员全部都得到了收治……如果时间足够,我保证再过半个月就能在这里消灭携带过来的新冠病毒。”

    作为随舰支援南太平洋岛国汤国的海军军医大学教授,他本身并不是南昌舰的舰员。

    不过他与陪同的几名医学专家和医学生组成的援外医疗队,在南昌舰穿越后的这段时间里帮了大忙,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其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南昌舰原本就有的伤患救治工作,南昌舰到达提瓦特后新增的伤患救治工作,南昌舰舰员与提瓦特当地人的双向防疫工作,还有为蒙德救灾提供医疗支持等等。

    可别小看这些任务,看样子不痛不痒,实则困难重重。舰上从地球带来的药品有限,精密医疗器械更是有限,别的不说,就连最基本的注射用针头都是用一个少一个。这种情况下,援外医疗队和南昌舰本来就有的卫生团队合作,硬生生保障了全舰官兵至今零减员,甚至还能分出精力对外支援一些。

    肖季优作为其中的灵魂人物,在支部大会的一致要求下,医疗队推选出肖季优加入了班子。

    “我们和蒙德的合作在目前来看,较为喜人。但已经有证据指出,似乎有一批商人在悄悄哄抬物价。前几天财务科的几名出纳告诉我说,蒙德提供的贷款将在计划内的期限结束后严重超支。”

    一位常委把抽熄的烟头塞进随身带着的罐头瓶子里,摸了摸下巴:“综合江歌和方星浅(被南昌舰党委派往蒙德担任使节的中校)带回来的消息,我们有理由进行一次打击投机行为的举动。我们已经搜集到了一部分商人的个人信息,但是对于迪卢克这名商人的信息,搜集到的有很多、有用的却不多。我认为应当要求官兵们在出外勤时加强对这群人的情报搜集工作,并建立情报信息员的制度,加强搜集军事情报、政治情报、文化情报和军事情报等,为新兴领域的情报工作培养一批种子。”

    所有委员汇报结束,众人纷纷看向为首的陈维工。

    “最近官兵们的思想浮动比较大,懒惰懈怠的情况比比皆是。整军会开的不成功,流于表面啊!”陈维工摇了摇头,苦笑着自我批评道。

    北京时间九时三十三分许,一直默默记录的张卫东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本次会议的最后一句话。

    简短却又漫长的会议结束了,参会的人们大多怀着心事回到了工作岗位。陈维工回到了自己暂时称作办公室的帐篷,望着桌面上的一份报告出了神。

    那份报告很简短,仅仅几行字而已,和桌上其他密密麻麻的纸质文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歌舰载突击二队随‘剧情’行动”

    明明同为士兵,江歌的名字却被独立于突击队全员之外单独出现。小小两个字周围还被一圈一圈用黑笔框住,标了重点。

    “行动批准,祝成功。”

    报告的结尾正是陈维工的字迹。

    ……

    11月29日,天气阵雨

    我们几个人在路上开车,结果半路上下起了雨。没有车棚和挡泥板的山猫上装载的蔬菜粮食不仅很快被打湿了,还溅了大家一身的泥。大家心情很糟糕,王老兵也在骂,骂天骂地,骂这台破车和这个破世界。

    已经有很明显的一股消极的情绪在士兵们中间出现了,只是大家都不显露出来,领导来视察的时候也一切正常地卖力训练着。

    他们真正暴露出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在午夜梦回之时。有的兵会突然大哭大叫,内容往往是我要回家等等,简直就像是五六岁的孩童;症状更严重的已经发展到梦游的地步,当有一次我被人们的惊呼声吵醒,竟然发现有一个平常看起来根本没有任何反常的兵,手里拿着一把已经空仓挂机的步枪,眼神迷离,嘴里还念叨着:“tmd,杀光你们这群异世界的狗砸种,老子就能回家了……”

    幸亏严格执行了枪弹分离……

    劝阻和安慰已经没用了,如果想要安稳的度过睡眠,我们处理的方式只能是把出现这种状况的人绑在睡袋上。

    那些兵在这样一种奇怪的状态下被唤醒之后,往往对梦中的自己做过了什么事情一无所知,他们自己不是滋味,那些阻止他们,防止他们酿下大错的人,心里更不是滋味。是啊,如果不是因为意外,谁想到这个破地方来呢?

    我不知道该怎么劝大家,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一个多月了,江歌许诺的带大家回家,看起来似乎已经遥遥无期……

    那个小子……他最近反常的举动可不少。

    他的睡眠倒算是安稳,原本他那雷鸣般的呼噜声属于噪音,但是这种极端的情况下却反而成为了助眠音乐。可是他醒的非常早,每次看着他天不亮就起床,一出门就是好几天,回来时的衣服总是又脏又破。

    有一次看到他坐在自己的帐篷里摸索着掏出自己的最后一套作训服,一脸感慨地这儿摸摸,那儿摸摸,然后又塞回去、重新套上了自己那套破布条子。大伙虽然心里多少对他有点怨言,但看到他伤痕累累又强装笑颜的样子,又不忍心跟他说。

    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我以前看过穿越小说,知道有些人一旦穿越就再也回不去了。不过那些带着系统的小说主角,在异世界可以雄霸一方,可以开疆拓土,可以广纳妻妾……可谓是带着金手指抵达人生巅峰。

    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华夏军人,军人就要有组织有纪律性,无论在哪里都是这样。有些年轻的兵想着靠着舰上的火力称霸一方,幻想着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结果就是被我和政委狠批了一顿。

    这种典型的盲动主义思想和山头主义思想要不得,我们的资源根本支撑不起。而且我们没有所谓系统,这里也不是游戏世界,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有时江歌会公开的跟士兵们演讲,主题都是我们很快就能回去云云,然后给他们分享一些这个世界的知识。很奇怪,那些以前在开会时都能打瞌睡的兵,现在面对着内容高度重复的演说却听得无比认真。我私下里也问过江歌,他却说我说的这些根本就没有科学道理。

    黑洞吸附物质的时候,连光都无法逃逸。我们舰上来的时候没有什么物理学家,包括舰长在内全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对于时空穿越什么的没有任何的理论储备。

    我很迷茫……我不知道被这个世界困住的我们,还有什么东西能留给自己的亲人……连x射线也不会有……

    有一天晚上,大家被分到我们宿舍“搭热铺”的江歌那大喊大叫吓醒了。王老兵参加过维和部队,他说这小子也和其他人一样是压力太大,快疯了。

    平常身材并不算壮硕的他的力气变得特别大,按照以往经验总结出来的基本流程,有人按脚、有人按双臂、有人稳住大腿、最后一个人在睡袋上面捆上绳子就行,可惜这次超乎了我们的预料。就在我们兄弟几个都快按不住了的时候,他自己醒了。醒来之后第一句话竟然是:“我靠,我都快拿到宝箱了,你们还拦着我干啥!”

    我妈说过,“铁打的刀枪还怕火炼”,更何况是人呢?

    如果不是有大家在身边,相互扶持和鼓励,我恐怕真的扛不住这种水深火热的生活。

    我好像突然理解了先辈们曾经遭受过的苦难的万分之一——孤独。

    他们在为了不任人宰杀而起义建军之时,面对四面八方杀来的的追兵,是否也会感到无力?

    他们在漫长的征途上跨越雪山和草地,面对天险和自然灾害,是否也感到过害怕?

    他们在敌后和残暴的倭寇作战,面对敌人的碉堡和扫荡,是否也想过后退?

    他们在胜利之后却不得不面对异见者的围杀,当他们被迫举起枪对准所谓“同胞”时,是否也感觉过无奈?

    他们在异国他乡的雪地里,面对十几个国家的联合军队以及对方在装备上的优势,是否也想过放弃?

    他们在这“强起来”之前的数十年里,面对过巨熊可怖的利齿、面对过帝国鹰犬的侮辱、面对过全世界的孤立、面对过宵小之辈的挑衅……是否也想过一了百了,大家一起毁灭?

    事实是,他们没有。他们忍下来了,忍受了漫漫长夜,最终迎来了曙光,撑到了华夏终于有实力对强权说“不”的那一刻。

    哈哈,不被人理解的感觉真的好辛苦啊,不论是对我、我们、我们的前辈们,还是这个世界的居民们。

    “万里河山壮丽,军人当为家国天下之坚盾,我愿如此,人人皆然;”

    “万家灯火辉映,军人当为执剑守护之卫士,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首长在会上跟我们说过这样一段话,那我就写在这里勉励自己吧!虽然我也不知道在这里算不算守护着祖国和亲人……

    我想,算吧,一定算吧。只要还身穿着这套已经又脏又破的军装,只要我的身体里还流淌着华夏人的血脉,那我一定要为守护这份荣誉活下去,为了祖国、也为了我那素未谋面的小囡囡……继续奋斗下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