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为万民太子 > 第46章 勇!勇!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色是这绝域之地最美的面纱,漫天繁星璀璨迷人。

    三千多米的海拔,黑夜中尽是寒冷,在河谷中,一支二百多人的骑兵在荒凉的冻土上策马狂奔。

    他们每个人抱住马脖子,整个人与马融为一体,冰冷的铠甲贴着马背,被震开,贴紧,被震开,贴紧......

    “等会直冲敌军大帐,周围点满篝火的,就是他们领军的营帐。”领头军官说道。

    他们从那位被砍断胳膊的王口中得知他们还有五万余人在河谷深处。

    他们要抢在溃兵之前,突袭敌方军帐,于万军中,取敌将首级。

    他们黄昏的一战,让吐蕃十年难与大唐言兵,而他们这二百人,就是要抓住那位少年雄主——松赞干布。

    此时冰冷的寒风无法吹凉将士们沸腾的血液,他们豪气干云,他们不愿意放弃任何可以彰显大唐男儿雄风的机会。

    在几里外,密集的马蹄声就吵醒了一部分吐蕃人,骑兵直至几百米的时候,那群被吵醒的吐蕃人看见了他们今生的阴影。

    在这刺骨的夜晚,唐军将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教训。

    疾驰的骑兵们眉毛上结了一层冰霜,沉默地看着前方,缓缓地挺起身子,拔出腰间的唐横刀。

    他们的篝火弱弱地照亮了唐军们的铠甲,微微映射着浅黄的光芒。

    “敌人!敌人!”他们呼喊着。

    几百米距离,对于骑兵来说转瞬之间即可到达,这些吐蕃人喊起了更多的在睡梦中的吐蕃人。

    “杀!”唐军将领只说了这一句话。

    众骑兵冲向那个处于最中央的,围满篝火的营帐,沿途无数吐蕃人从营帐中冲出。

    唐横刀毫不留情地带走了这些刚出营帐的吐蕃人,他们刚刚从睡梦中清醒,不久又沉沉地睡去了。

    二百多人如入无人之境,这是唐军万万没能想到的,吐蕃人对待对于自己的营地几乎不设防。

    只是用木头竖起了一排栅栏,这对于擅长突袭的唐军来说,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而且留在这里的都是老弱病残,是负责辎重运输的,年轻力壮的七万人已经埋骨关隘了。

    待这二百余人冲进中军营帐,松赞干布才刚刚起来,刚出营帐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一把唐横刀就压在他的脖子上。

    而且吐蕃大论(宰相)也在营帐之中,众人见如此大营帐只有二人,便认为一定是大人物。

    可惜啊,一国国王和宰相就被如此带走了,还真是戏剧性。

    而二百人本来只是打算劫走吐蕃赞普(最高元首)后就迅速离开,可现在营帐内混乱的状况让这二百多精兵的顾虑烟消云散。

    “我带着这二人回去,你们好好陪他们玩玩吧!”崔牙说道。

    听闻此言,二百余骑兵露出了残忍的表情,这么好的刷军功的机会怎么能放过。

    他们一路屠戮,一路放火,整个河谷冒出冲天大火,他们已经忘记自己冲锋多少次了。

    无数人惊恐地叫喊着,在寻找他们的王,整个营地混乱无序,无数人向外溃逃,可那些人怎么能跑得过骑兵。

    还有那些在营帐中的,便被大火吞噬了,二百骑兵杀了个痛快后扬长而去,留下身后后无数哭喊声。

    在另一处,崔牙顶着凌冽的寒风,很快来到了关隘。

    “我乃宣武军第十骑兵队崔牙,速速开门!”

    很快大门就打开了。

    “快快来帮我,此二人定然是吐蕃大人物!”

    “带着他们随我去将军帐下,我有重要军情要禀报。”

    “好好,崔兄弟这次是立大功了?你们二百多人,就你一人回来了?”一位士兵问道。

    “不是不是,吐蕃营帐没有设防,我们二百余人直入中军,擒了二人,我先行回来罢了。”

    “你不知道,在你们离开不久,我们的三万府兵便已经到关隘了。”那个帮忙的士兵说道。

    ......

    二人到营帐后,禀明了情况。

    “好!给你们骑兵队记下大功,禀报朝廷。”

    崔牙闻此,喜出望外。

    “报!将军,俘虏二人乃是吐蕃赞普和吐蕃大论。”

    将军闻此,脸笑的跟菊花一样。

    “哈哈哈!这次可是立下了滔天大功了!”

    “王兄,劳烦你们三万人守住关隘,我们骑兵绕道其他河谷,从后方抄了吐蕃剩余人马的后路。”

    “到时你我二人前后夹击,大事可成!”这位偏将说道。

    “好!还是崔兄够意思!”

    二人商量好对策后便开始了各自的准备。

    此时,大雪满天,应了那句“胡天八月即飞雪”,西域如此,更何况这绝域之地!

    四千多骑兵悉数出城,此时已经快到三更,凌晨两点多,雪花不断拍打在四千多人的脸上。

    幸亏大多数都被头盔给挡下了,他们的头盔只让他们露出眼睛。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眉毛上不远处也凝结了一层薄冰。

    他们漠然地与那二百余人一样,紧紧地抱紧马脖子,竭力策马向前。

    吐蕃那边,大火烧毁了绝大部分的粮食,也烧毁了他们的营帐,他们无奈只能带领剩下的几万人退回高原深处。

    此战出击十三万人,如今只剩下几万人了,要知道现在吐蕃总人口才四十万出头呐!

    “哥,我们还能回家吗?”一位年轻小伙问道。

    他的哥哥没有回答他,只是木讷地向前走着,他昨晚亲眼看见那群唐军在无尽的大火中屠戮他的族人。

    那利刃每一次滑落,就意味这一个生命的终结,他的族人们反抗却发现连唐军的铠甲都无法破开。

    吐蕃人缓慢地前行着,沮丧悲伤的氛围充满了整个队伍,他们的亲朋好友,他们的多年积蓄,都在这一战毁于一旦。

    就在他们劫后余生,在为能回到家而庆幸的时候。

    大唐骑兵早已在这条河谷的转弯口等待他们多时,他们拿出了血迹斑斑的唐横刀,等待着吐蕃人的到来。

    直到那一声叫喊。

    “唐!唐军!族人们,快跑啊!”一个年纪较老的吐蕃人呼喊道。

    四千多唐军蜂拥而出。

    此刻马蹄与冻土发出的清脆“哒哒”声音成了这雪原上凄美的挽歌。

    晨曦之光照耀满地晶莹,这剩下的几万人用血液浸透了此处的河谷,骑兵们也没有硬追。

    毕竟前方才是这群人真正的末日。

    剩下的人被三万府兵横推,尽数埋骨冰雪。

    经此一役,吐蕃再难成气候。

    其实李承乾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布局青海地区了,吐谷浑所在的青海地区,依傍祁连山,坐拥黄河上游谷地。

    青海虽处于高原地区,但身处柴达木盆地,公元六世纪时期,此处气候湿润,物产丰富,水草丰美。

    史料记载,松赞干布在贞观十二年会率领军队突袭吐谷浑。

    在贞观十三年率领二十万大军突袭剑南道,也就是四川。

    他闪电战灭了吐谷浑,现在吐谷浑就像一个毫无抵抗之力的一块肥肉,吐蕃那群恶狼一定会咬一口的。

    毕竟那拥有他们想要的草场,耕地,人口,适宜的温度,以及易守难攻的地形!

    大唐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北部的突厥和东北部的高丽,而是来自西部的雪域高于。

    大唐不怕如西突厥这样的游牧民族,他们看似强大,其实极其脆弱。

    草原游牧民族就必须过着追逐水草的游牧生活,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的特点就是松散。

    他们的纪律注定松散,而纪律是维系一支部队的关键所在。

    那些游牧民族不过是一个大部落带着小部落组成的联盟,看似强大,实则一触即溃。

    所以西突厥再坚挺也没撑过李治时代,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其实危害不大,相对容易对付。

    真正难对付的是那种半耕半牧,渔猎农耕都会干的民族,筑城结寨的部落国家。

    吐蕃就是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城池修建再山势险峻的雪原高山上。

    即使是平原的城池也是尽可能利用各种险阻以增地利之势。

    如果是平原战争,史书上记载,松赞干布带着二十万大军没能打下几千人驻守的松州城。

    所以要是平原野战吐蕃早就被大唐打趴下了,但是他们很少主动出击。

    而且打垮吐蕃还有一个极其棘手的难题,就是青藏高原的高原反应。

    所以李承乾只能想方设法把他们引出来。

    在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具制造,纺织,建筑,造纸等等。

    之后,又给了吐蕃将近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在高宗前期,让其吞并了吐谷浑,这使得这个半游半耕民族拥有了崛起的一切条件。

    他有着吐谷浑的人口,肥美的牧草,广阔的耕地,险要的地形,先进的技术。

    他要像唐朝露出自己峥嵘的牙齿了,而在大非川之战,吐蕃一口就咬死了大唐十万骑兵精锐。

    李承乾可不会坐等吐蕃发育恶心自己,作为一个半游半耕国家,后世发育完全的吐蕃拥有自己的重骑兵和重步兵。

    而且战斗力能让唐人说一句很彪悍,可想而知对付起来有多麻烦!

    李承乾扔下吐谷浑这个鱼饵,布下八万重兵,这些府兵好吃好住好装备地伺候着,就等着松赞干布上钩。

    李承乾就不信你对这么脆弱的吐谷浑不会垂涎欲滴!

    果然上钩了,还很谨慎。

    半年前李承乾就大胆猜测,吐蕃总人口不会超过四十万,也就四十万左右,可战之兵,十万人封顶。

    这八万重兵分布在青海的各个要塞,只要发生战事,三天之内定能支援到位。

    而这些悍勇的士兵没有让他失望,用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此时的李承乾还不知道他的一个心病已经被大唐骑兵的唐横刀治好了。

    只是在深夜与苏婉红袖添香时,在纸上写下了:火烧连营十万里,马踏敌军百万人。

    世间有时当真太过万般巧合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