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为万民太子 > 第41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孙皇后逝世后,随后的几天,八月的长安下起了大雨。

    李世民深陷悲伤,以至于三天没有上朝,众臣也理解皇帝的伤心,没有谁不开眼去谏言皇帝懒政。

    一个星期接连大雨,李承乾发现了一丝危险,不对,很不对,关中地区不是九,十两月秋季时候会降下大雨吗?

    李承乾只知道今年会发水灾,但是他不知道是哪,现在他有六成把握认为,就是关中地区。

    如果单单是关中那就好了,自己去年大建水利工程,开了三个大沟渠,每个沟渠都要高出平时黄河水位七八米。

    一堵不如一疏,唐朝时期黄土高原根据后世考证植被覆盖面积超过了50%,不会像明清那样动不动就决堤。

    倒不是怕淹死人,是怕更恐怖的东西。

    饥荒。

    水灾会摧毁农田,七八月份正是粮食收割的季节。

    如果收的早,现在没法晾晒,只能等着粮食发霉,收的晚,只能看着粮食烂在地里。

    去年关中大部分地区干旱,没了收成,要不是李承乾大把地撒钱,甚至跑去国外凑粮食,关中绝对危险,不乱也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形。

    今年在即将收获的时候又遭了水灾,难搞。

    李承乾准备在早朝上提出这件事。

    果然,看破此事的不只有李承乾一个人,户部尚书在早朝上就提出了这件事。

    “陛下,现在才八月,长安便大雨连绵,此时正是百姓粮食收割的季节,倘若此次大雨下到十月,恐有水灾。”

    “这几日京兆府水已经漫过脚踝了,如此京城粮食必会短缺,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到此,众臣的意见倒也还算正常,但是之后就有点意思了。

    “臣提议,魏王李泰可代陛下去灾区安抚人心。”

    “灾区民心不稳,需要皇家子弟方可安抚人心,太子身居高位,千金之躯,水灾凶险,恐怕不便。”

    李承乾听到这话差点没笑死,你这算盘打的珠子都掉地上了,李承乾隔着半个大殿都听见了。

    你是想救灾吗?李泰他手下有啥人?去灾区写两篇文章感动上天吗?

    感动上天十大人物李泰?

    李承乾没有说话,他想看看这群人还有什么花样。

    “臣听闻太子红旗军在民间声望颇高,可协助魏王救灾。”

    “臣附议。”

    ......

    说完,还真有十几个官喊着附议。

    喊的挺好,就是官职没有一个到五品的,都是些六品官,李承乾就纳闷了,你tm管京城防务的,救灾关你屁事?

    这样八竿子打不着啊,最最最离谱的是一个礼部的闲职,救灾不应该是户部工部和吏部干的事情吗?

    救灾礼部掺和干什么?

    李承乾不是很懂,真的不是很懂。

    关键李世民好像还想要同意的样子,看的李承乾直翻白眼。

    本来长孙皇后去世没几天,听从她生前的话,不想搞李泰,所以他拉拢那些小官,李承乾没想理他。

    没想到李泰还是贼心不死,以为天天仗着李世民的喜欢,没经过三省六部提拔了几个小官就能为所欲为了。

    李承乾这次要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臣以为,灾区之事,还需稳重大臣才可胜任,如有差错,百万流民,恐生灾祸。”李承乾一板一眼地说。

    李承乾可没说不借你兵,只是你不够稳重,你都没干过救灾,出了差错怎么办?

    你“担心”我的安危,我不去了,但是救灾让有经验的人来,很合理吧。

    前几个月,李承乾答应长孙皇后,不针对李泰,让手下官员拿捏好分寸。

    所以底下官员接到领导通知,立刻解读了起来,不针对,那行,给魏王手下几个不高不低的官,没有实权的那种。

    在李承乾和整个世家大族在忙着整科举的时候,李泰等人疯狂拉帮结派,天天在李世民前面装可怜,再跑去长孙皇后前强行孝顺。

    为什么李承乾这么说呢?

    每次李泰进出长孙皇后那后,必定去李世民那,然后第二天就有没经过三省六部任命的小官来报道了。

    真的,也就是三省六部都是太子的人不想理你,你他奶奶的算盘子都蹦到三省六部官员的脸上了。

    你这不叫结党营私叫什么?

    现在长孙皇后去世,李承乾又天天政事缠身,没空温暖他那便宜老爹孤独空虚寂寞的心。

    李泰天天搁那刷存在感,李承乾都不想听宫中人给他报道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了。

    前些天向李世民借来干活的褚遂良,跟着马周干了几星期,就决定跟着李承乾了,但是他还保留了李世民身边近侍的职位。

    简单来说,褚遂良就是给李世民当秘书的,现在他的才能还没有被发掘,但是李承乾已经大大的重用他了。

    所以李泰每天干啥事情,李承乾一清二楚。

    李承乾接着说道:“灾情一旦爆发,需要组织户部吏部工部,需熟悉的大臣才能协调。”

    啥意思,这三部门都是老子的人,你要是执意救灾,不建议让你在灾区受点苦头。

    比如说水灾破坏了交通,粮食不能准时送达,很合理吧。

    什么?你说没粮食吃了?

    魏王神通广大,不会连几百万人的粮食都搞不定吧?

    比如地方重要位置官员有违法乱纪的情况,带回长安审理一下,很合理吧。

    什么?你说地方没法协调救灾?

    魏王神通广大,不会连救灾都协调不好吧?手下不是有众多门客吗?区区几百万灾民的管理,能难得倒魏王手下的贤士?

    李承乾这两句话就差没说出:你不行。这三个字了。

    底下大臣之前不知道李承乾的意思,所以不说话,反正没我们这群大佬拍板,你们说了也等于没说。

    现在太子殿下的目标很明确了,就是要办你丫的。

    天刚蒙蒙亮,你怕是还没睡醒呢!

    又想救灾,又不想掏钱,又没势力,还想红旗军给你指挥?

    合着我们世家跟你后面吃屁,给你手下这几个小官做政绩?

    前几个月,太子殿下是不是给你们脸多了,又感觉自己行了?

    “臣以为,救灾之事关系重大,非朝廷大员而不能任也,非尚书省官员不能任命也。”

    “救灾宜快不宜慢,如果让不知晓尚书省事务的人担任此次救灾大事,恐有不妥啊!”

    “陛下,户部钱粮只够支援灾区全部灾民三个月的,其他另有大用,不可轻易挪用啊!”

    ......

    最后这些官员认为光否定魏王是不行的,得干死魏王手下的官员。众臣向御史台看了看。

    意思是:我们说完了,该你们表现了。

    虽然李承乾对御史台只掌握了一半,但是对付李泰还是绰绰有余的。

    “臣弹劾魏王挪用公款,修建寺庙,大兴土木,有损民力。”一个谏官说道。

    “那是我母后的钱,我难道不能用吗?”李泰反驳道。

    李泰被巴拉巴拉说了半天,心中正气着呢,你们不就是欺负我势力小吗?

    现在还想断我钱袋子,简直欺人太甚。

    “皇后驾崩后,钱不归内帑,依皇后旨意,归国库,魏王此事颇有不妥。”一个御史台的人说道。

    李泰被怼的哑口无言。

    之前李承乾给长孙皇后的好多股份都被李泰拿去了,谁让人家会哭穷呢?

    长孙皇后一看,李承乾不缺钱,自己钱又用不完,儿子都开口要了难道还能不给?

    李泰就一直理所当然的地占着那些股份,拿着长孙皇后的钱修建寺庙来向长孙皇后显孝顺。

    这波给李承乾看麻了。

    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可是跟户部说过了,去世后,私人财产归国库。

    “臣以为,魏王还是尽快还了国库的钱才好,否则魏王底下的宅子就要划归国库了。”

    “臣弹劾魏王私养宾客过千,不符合礼制,意图谋反。”

    谋反话一出,众人皆呼内行,你是真敢说。

    不过我们咋没想到呢?

    李世民给李泰的文学馆只能招纳一百人左右,其实这也很多了,中央一个户部组织也才几百人。

    他李泰宾客几千人,咋地?

    你想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挤掉中央,干翻皇帝,登临圣位?

    给你能的不行。

    “臣以为......”李泰小弟刚要解释。

    “臣附议。”

    唰

    几十个朝廷大佬都附议,连魏征都附议,因为确实李泰做的太过分了。

    你一个藩王,给你留在京城就是天大的恩赐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给你上位还能有我们世家好果子吃?

    权贵们看李泰马上说着说着都要被关进大牢了,也帮他说话,但是很快就被反驳了。

    权贵都是武官,哪说得过文官?

    而那些国公又都是个顶个的聪明人,往哪一站。

    哎,我不吱声,太子你看好了,是他们反对你的,不是我。

    太狠了,来之前说好干翻太子,扶持李泰,结果到朝廷一个个位高权重的都不说话了。

    连个屁都没有,那些小权贵意识到有点不对劲了,自己好像被当作大佬投靠李承乾的投名状了。

    之前李承乾不接受权贵,现在那些大权贵又一次在全体官员面前向李承乾示好了。

    实在没办法,军权政权全靠太子赏饭吃啊。

    这边示好意思就是:世家别误伤,俺们是友军。

    最终这场争吵以李承乾方全面胜利为结束。

    因为李世民最后也反应过来了,世家们为什么不同意。

    世家们想:你让魏王去灾区,带着太子的红旗军去拉拢民心,你是想干嘛?

    要换太子?

    不合适吧,你换太子我们世家可就集体摆烂了,我们可不相信代表权贵利益的李泰会让我们子弟大量科举入仕。

    如果时至今日你李世民还想着处理我们世家,就别怪同为关陇集体的我们不给你面子了。

    我们是服你儿子,不是服你,听你话是因为你没有触及我们的根本利益,你要是换太子就相当于要断了我们的根。

    家族百年生存大计不可毁。

    李泰上位当太子,无论是商政军哪个道,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符合世家利益的,他肯定要扶着他的党羽,打压我们这些太子旧臣。

    世家们没看出来李泰有李世民的气量,他们不相信李泰会像李世民收留李建成旧臣一样收留他们。

    李泰每次蹦出来都是在跟世家争权夺利,而且为人锱铢必较,你什么性格,世家们早就拿捏了。

    台上的李世民虽然不知道世家们在想什么,但他知道,世家与太子已经绑在了一起。

    如果损害李承乾的利益,他们恐怕不会好相与,自己的位置于公于私还是要留给李承乾的,不能让李泰生出不应该有的想法。

    李世民下令让三省长官给出此事的章程,如有灾情,让吏部尚书和御史台的人去灾区。

    而朝廷中众人不知道,淮南道的王丘和苏定方已经为这场水灾准备好了一切物资。

    “太子殿下前些日子写信于我,关中恐怕有水灾,我们现在物资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太子殿下的回信了。”王丘说道。

    “我们淮南道今年大丰收,百姓家中都有好多余粮,不少人家都拿出来卖了,正好我们收购过来,也能缓解朝廷的压力。”苏定方说道。

    二人看着面前一座座如小山似的粮食,那安全感,足足的。

    李承前在七月初就写信给王丘了,因为他猜九月可能有水灾,没想到提前了一个月。

    但是王丘受到信后,一星期就把粮食收集好了,所以关中水灾可定。

    长安魏王府,李泰眼神阴冷地看着门外大雨绵绵。

    “大哥,我是不会放弃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