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明朝赚大钱 > 第433章 前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远处的五马岭已经化为一条连绵不绝的深色曲线,近处的蒙古包零星错落,勒勒车就胡乱的停在一个又一个蒙古包旁边。

    这是阿巴哈尔人的夏季牧场,年轻的小伙子们吟唱着悠长而又古老的歌谣,挥舞着牧羊鞭,成群成群的牛羊就好像散落在天上的白云。

    云淡风轻暮色苍茫,正在西沉的夕阳为广阔的原野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归牧的牛羊正在从四面八方朝着这边聚集,蒙古包里升起的炊烟弥漫在低空之中……

    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激烈厮杀和恩怨情仇,就好像已经过去的寒冬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曾经被鲜血染红的荒原上再次生长出了茂密的野草,嫣红的血色和血腥的气息早已经消散在曾经的过往当中。

    部落里的人们早已经把刚刚到来的那几十辆架子车围的水泄不通,赶着车挑着担的商贩们,正操着五花八门的口音,用半通不通的语言,连说带比划的和当地人做着生意。

    这些架子车每年都会来到部落里两次,他们是来自内地的商贩。

    从架子车上飘扬的花花绿绿的三角小旗就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组织,而是来自不同的商号,或者干脆就是三五个商贩结伴而来。

    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草原上,从来就是一趟艰苦而又充满了凶险的“旅程”,漫长的行程和随时都可能出没的盗贼总是造成数不清的威胁,甚至有人因此而丧命……

    但风险和收益从来就是成正比的。

    巨大的风险往往意味着丰厚的生意,在暴利的驱使之下,内地的商队还是趋之若鹜,每年两次来到草原上,用他们带来的货物交换本地的土产,然后再把当地的土产带回内地牟取暴利。

    花花绿绿的丝绸、五颜六色的棉布,还有精美的铜器、锡器,以及茶叶、香料等等全都是非常紧俏的抢手货,只要能想办法运过来,就不用发愁销路。

    在这里做生意,金银和铜钱的作用微乎其微,部落里的人们更习惯于“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方式。用积攒了半年的羊毛、皮革、毡毯等物作为通货使用……

    “这些狡诈的商人,真是太贵了。”老巫师举着一包“止血粉”,满脸都是抱怨的表情:“一包这样的药粉,就需要拿四张上好的羊皮才能换到,真是黑了心肠……”

    药粉这东西从来就没有便宜过,但往年的时候价格虽高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今年的价格却涨到了天上去。奈何这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物品,就算是价格很高,老巫师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这些黑心商贩的“盘剥”!

    “还有这三七粉……”一想到自己买了大量的高价药,老巫师就忿忿难平:“我知道在你们汉人那边,这样的东西就好像野草一样多,他们只要弄回去晾干研磨成粉就可以运过来贩卖。两包这样的三七粉,就要我们拿一个银盐坨子去交换,然后他们再把我们的银盐坨子贩运回去继续赚钱,长生天应该惩罚这些黑心的商人……”

    银盐,是阿巴哈尔部最具价值的矿产。

    在部落以西的大漠当中,有一个不知道存在几千几万年的盐湖,附近好几个部落的人们都会在冬天去大量开采,然后弄成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盐坨子储存起来,除了用来饲喂牲畜之外,更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交换货物。

    所谓的银盐,其实就是一种几乎没有经过处理的矿物盐,因为含有大量的杂质,呈现出一种浅褐中带着一点青的颜色,还闪耀着星星点点的金属光泽,就好像是成色很糟糕的超大型银锭,所以当地人把这种地方称之为银盐。

    在已经过去的很多岁月当中,附近的好几个部落围绕银盐的开采和占有权大打出手,也不知道流了多少血死了多少人。直到去年冬天开始,赵深积极联络附近的好几个部落,极力“撮合”之下,终于制定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盟约”,然后就把这几个大大小小的部落组建成为一个非常松散的“部落联盟”。

    既然大家已经是“联盟”了,自然万事好商量,草场的边界、水源地的划分、还有银盐矿的开采,全都可以通过不流血的方式进行重新划分,自然也就加大了开采量。

    原以为银盐的数量多了,就可以多换一些货物,想不到这些来自内地的黑心商贩竟然联手压低银盐的收购价格,反而比以前赚的更少了。

    明明知道这些狡诈的商人的手段,但阿巴哈尔地处偏远,而且这些商队一年只来两次,若是错过了机会就只能等到入冬前后。而且各家各户确实急需商贩们带来的货物,也就只能咬着牙把各种各样的当地物产交给他们,换回来或多或少的生活必需品……

    “尊敬的巫师。”赵深擎起那个闪闪发亮的巨大铜壶,分别给自己和老巫师斟了一碗又浓又咸的奶茶,他慢慢的端起这碗奶茶,一口气就喝了个底朝天:“这些商贩确实太过分了,他们赚的太多了,我们是很吃亏的。”

    “我们”这个词用的很好。

    虽然赵深是大明朝驻军的代表,但驻扎在阿巴哈尔的这些明朝士兵数量极少,而且全都是赵深本人的亲兵,他的存在最多也就是具有一点象征意义。

    因为赵深本人能征善战,而且为人宽厚仁和,非常受到阿巴哈尔人的拥戴,早已在不知不觉当中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而不是一个外来的占领者。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老巫师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叹:“我们需要商贩们带过来的货物,而且他一年只来两次,就算明明知道他们售卖的价格很高,也只能买他们的,因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不,尊敬的巫师,我们不是没有选择,只是没有尝试过而已。”赵深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奶拆的口味:“如果我们把银盐制成精盐,或者是把生羊皮鞣制成整齐的皮革,再把杂乱的羊毛打成精细的羊毛,或者干脆就纺织成毛线,然后再贩运到内地,不就以赚很多钱了吗?”

    把当地的矿产和土产做进一步的加工,制作成为更加精细的成品或者是半成品,就具备了更多的附加价值,肯定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老巫师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但却做不到。

    产品的精加工可不是一件动动嘴皮就能做到的事情,不仅需要大量技艺娴熟的工匠,而且需要大量加工器械和工艺,所有的这些恰恰就是阿巴哈尔人不具备的。

    阿巴哈尔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牧马放羊才是他们的专长。骑射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工艺加工实在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

    “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工匠。”就好像这件事真的很简单似的,赵深笑呵呵的说道:“尊贵的巫师,你曾经长时间在内地生活,应该知道内地的作坊是什么样子。我们只需要雇佣少量经验丰富的老匠人,然后让部落的男人和女人做学徒,用不了多久就能学会各种技艺,这一点都不难。”

    “就算我们能学会工匠的技艺,就算我们能制作出那些物品,又有什么用?”老巫师说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那些东西我们根本就运不出去,能卖给谁呢?”

    “怎么会运不出去呢?”赵深的脸上依旧是一副笑呵呵的表情:“既然商贩们能把内地的货物运过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货物贩运到内地去呢?”

    “赵将军,我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老巫师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小声说道:“你是不是说咱们自己做商贩,把部落的东西运到内地去贩卖?”

    “我就是这个意思。”

    “但我们从来都没有做过生意,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做生意没有那么难,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

    “但是……我们蒙古人进入内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一点都不难。”赵深哈哈大笑着说道:“尊敬的巫师,我早就想对乌拉图娅别吉和朝鲁泰吉谈起这个事情了,如果你们信得过我,我可以联络各个部落的人,然后咱们自己组织起一支商队,不仅可以把咱们的货物运到内地去贩卖,还可以把内地的货物运回来,这一来一去有多大的利润,睿智的巫师应该能想象得到吧?”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可是……咱们根本就没有工匠,也没有制取的工具……”

    “马上就有了。”赵深遥望着西边即将没入地面的夕阳,遥望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远处的大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说道:“我已经和朝廷说明了这边的情形,朝廷应该不会反对。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把工匠和各式各样的工具送过来,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大干一场了。如果我所料不错,朝廷的人应该快要到了,应该就是这几天吧……”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风驰电掣的快马悠远而近,马上的士兵送来了一个消息:大明使团刚刚越过了五马岭,正在朝着这边过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