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穿成农门娇娘后,我被宠野了 > 第81章 亲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半夏冲她笑了笑:“这是我们免费送的,天气这么冷,等身上暖和了动身不迟。”

    落落大方,进退合宜,这是那油果子媳妇对苏半夏的第一印象。

    她盯着桌上冒热气的汤久久没有说话,最后拿着五文钱走到苏半夏面前红着脸开口问了关于棚子的事情。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苏半夏一点不藏私,甚至还告诉了她定做棚子的木匠是哪一家。

    油果子媳妇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不过半天的功夫,又有不少商贩来找苏半夏打听这棚子的事情,她干脆贴了个告示在门口,把自己在哪儿做的,用的什么材料都写的清清楚楚。

    当然没告诉人家自己是什么价格,这价钱都是木匠师傅说了算的,她也不好随便搅和人家的生意。

    苏半夏的不吝赐教赢得集市人一致好评,大家主动避开和他们家的竟品,不做猪杂汤,做光饼的也少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方之杭同意了苏半夏说要盖新房子的事情之后,就把这事放在了心上。

    这件事情一提起来,就获得了方家人一致同意。

    苏半夏只说钱归她来出,毕竟她在崇庆酒馆挣的钱闷着都没地方花了。

    可是方家人却不答应,只说每个人都要出钱,不管多少都是一份心意。

    就连没出阁的方小妹都拿了六两银子的体己出来。

    虽然这些钱对于方家人来说的确不算多,可是六两银子在村里都能娶一个媳妇了。

    蒋云珠和方若晨夫妻也都各拿了五十两。

    这都过百两了,苏半夏不由得想他们是要盖一个多大的屋子啊。

    她索性添了把钱添足了五百两,全交给了方之杭只让他负责。

    毕竟现在家里蒋云珠和方小妹要种八角花椒,方若晨夫妻要出摊子,她要去崇庆酒馆忙活,唯一的“闲人”就是他了。

    方若晨光是图纸就画了五、六个版本,每次改动都要请苏半夏斟酌一番。

    虽然苏半夏每次都说她没什么要求,只要不超过预算,有地龙就行了,但是方之杭却总要跟她征求意见。

    为了动工,方家人暂时没地方住,原本方之杭说要去县城租个院子暂时住着,但是蒋云珠却觉得太铺张浪费了。

    苏半夏索性就让方家人都暂住到她娘家去。

    “反正都在一个地方,我爹娘家离这也不远,若是娘亲觉得不好意思,那就给他们点东西意思意思便是了。”

    蒋云珠自然是乐得能够继续留在村子里的,所以对于苏半夏的提议很是赞同,甚至还亲自带着东西上门去征求亲家的意见。

    苏?N夫妻一听说这事,忙不迭答应了下来。

    “这是好事啊,亲家母跟咱们客气做什么,咱都是一家人,互帮互助是应该的!”柳妙蕊笑得合不拢嘴。

    自从解决了冯氏母女之后,她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开朗,日子越过越红火。

    蒋云珠闻言道:“你同意就好了,等到你家翻新屋子的时候啊,再来去女婿家住,咱们两家多走动,就是最好的亲戚了!”

    柳妙蕊拉着她的手连连称是,又把人留着吃了饭还一起帮忙去方家搬行李。

    路过的村民看见这感情好得跟亲姐妹似的婆婆和丈母娘,无不啧啧称奇的。

    别人家那亲家之间的关系就算不是水火不容,那也称不上好,谁家像是方家跟苏家似的融洽啊?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明事理,知进退的苏半夏,和温柔敦厚的蒋云珠,再加上善良淳朴的柳妙蕊,何愁关系处不好呢。

    人人羡慕之余更是知道,这福气不是谁都有的。

    被人羡慕的对象苏半夏此时正大刀阔斧地把家里鸡圈的篱笆拆了。

    毕竟这屋子要重新动工,鸡鸭和猪是不能留在这边的,鸡圈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那不如趁此机会盖一个更大更好的,苏半夏连鸡圈图纸都画好交给木匠了,现在提前把篱笆拆了也好测量一下是否放得下。

    正当她忙活着的时候,门口有个人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

    “有人吗?”

    苏半夏放下手里的篱笆扭头看去,就见一个包着头的村妇走了进来,她拍了拍手里的土走了过去:“你有事嘛?”

    那村妇冲着她笑道:“半夏妹子,我是村头的刘婶啊,我听说你们家要盖房子了?”

    苏半夏点点头。

    这事瞒不住别人,毕竟他们一家子搬到苏家的动静也不小,而且每两天这就要开始动工了。

    不过工人还没找齐,这个时候很多在县城里干活的工人早早回家准备过冬的事情了,所以不是那么快能找到人的。

    但只要人找到就能马上开工。

    刘婶一见苏半夏毫无隐瞒的意思,顿时心思活络了起来:“半夏妹子,是这样的,最近不是农闲吗?我男人,就是你刘叔,他正好帮人盖过房子,所以我、我想着来问问,能不能给你们帮帮忙?”

    苏半夏一愣,却没想到这是瞌睡了有人给送枕头来了。

    刘婶看苏半夏没说话,还以为她是不乐意,立马说道:“我们不用太高的工钱,只要县城工人的一半!然后管顿饭就行了!咱们都要过年的,这手里没点钱日子也难过啊……”

    话说到后半,苏半夏想起来了。

    当初他要种花椒八角的时候,村里的确有不少人都跟着种了起来,不过还是有少数地不够或者对这种东西不屑一顾的人并没有种。

    这刘婶一家子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们家是纯粹地不够了,如果拿来种八角花椒,那来年一家几口的口粮都出不来,还得去县城里买,不划算。

    所以,当时刘婶也来问过,大约就是打听八角花椒要怎么种,亩产如何,怎么卖。

    这么一通计算下来,她们家种不起,刘婶只能略带遗憾地走了,她走的时候苏半夏就在家里,所以印象还挺深刻的。

    她急忙招呼人在院子里坐下:“哦,刘婶我想起您来了,您快坐下说,刘叔是给人盖过房子?什么样式的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