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 > 第233章 逛秦淮河沿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宋舒茜是在两个孩子的哼哼哈嘿中醒来的。

    训练,卫建国是认真的。

    一大早就带着孩子们打拳。

    宋舒茜听到声音,赶忙起床换好衣服,出来训练。

    锻炼过去后,汗如泉涌,从毛孔中排出。那种畅快淋漓,宋舒茜她超爱。

    简单收拾一下,他们出门觅食,当然带着三条狗狗。

    这附近就有国营饭店。

    点菜这种事儿,自然是宋舒茜这个会说金陵话的来。

    “四碗鸭血粉丝汤、二两汤包、四两牛肉锅贴、三块米饭糍粑”,就是他们的早餐。

    都是金陵的特色美食,尤其是汤包,宋舒茜惦记了许久。

    “吃这个汤包是有讲究的,首先是轻轻提,慢慢移。

    这样用筷子轻轻夹住汤包的边缘,把它移动到自己的碗里,动作移动要慢慢的,不然就破了。

    之后要在这汤包的顶部戳开一个小洞,我们叫开天窗。

    开了天窗,就可以把嘴靠近,轻轻吸里面的汤汁。这个汤汁是用骨头汤熬制成的,都是精华。

    之后才把整个汤包吃掉。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点蘸料。

    这个蘸料是用醋和姜丝混合在一起的。姜味不是很重,你们尝尝”。

    宋舒茜讲解完,示范着吃了一个,她喜欢加蘸料的。

    卫建国先尝了一个,确实好吃。

    就是太磨叽。

    习惯了一口一个东北大包子的人,吃这个汤包,得强压着自己的性子。

    还是那个牛肉锅贴更适合他。

    卫建国打趣说,“媳妇儿,我是山猪吃不了这细糠。这好东西就留给你吧。”

    宋舒茜白了他一眼,“你这是有一颗赤子之心,于凡俗之趣乐此不疲,遇高雅之事,便如鱼入旱田。

    初觉怪异,相处后方知,此乃君之可爱处。

    何况,吃个包子,只是饮食习惯的差异,哪里分什么粗俗文雅,铁锅炖大鹅我能吃两大碗”。

    看着媳妇儿那傲娇的小表情,卫建国如三九天喝下一杯热茶,从身暖到心。

    他媳妇儿就是这样,从来不觉得他有什么问题,不许他说自己一句不好。

    两个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的腻腻歪歪。

    能做到心无旁骛的吃饭。

    他们两个按照妈妈说的,先戳开一个小口子,然后轻轻吸一口汤汁,之后加入一点蘸料,全部吃掉。

    果然美味,得和妈妈说,明天还要吃。

    卫建国将一大碗鸭血粉丝汤,一分为二,给两个孩子,“慢一点吃,弄脏了衣服就自己洗”。

    两个孩子也习惯了他们爹的区别对待。

    卫建国要求他们吃多少,要多少,吃不完的,下一顿继续吃。

    到了宋舒茜,卫建国就没有要求了,想吃什么都可以,吃不完的交给他,他来解决。

    双标的明明白白。

    安安摸摸圆滚滚的小肚子,“妈妈,我喜欢金陵的饭,很好吃”。

    宋舒茜揉了揉他的头,“喜欢我们就多观察一下这些是怎么做的,回去自己做。”

    这些宋舒茜是不会做的,她的厨艺是结婚后学的,所以只会做东北菜,最擅长的是清蒸海鲜。

    她能掌握好不同海鲜的时间,保证是最佳口感。

    饭后,一家人牵着手,在附近溜达。

    看着白墙灰瓦的民居,与河道交相映衬。

    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白墙灰瓦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明亮的白墙像是被点亮的画布,而灰瓦的阴影则像是画师不经意间落下的淡墨,勾勒出建筑的轮廓和层次感。

    岸边的树,是画卷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垂柳依依,与水中倒影相互交织。

    两个孩子说不出那么多,就是觉得和他们在家属院的房子很不一样。

    那里似乎更粗犷一些,更随意一点。

    像爸爸和妈妈。

    另外,这里的人,说话悠扬婉转,像是一曲民间小调。

    这里的人还坐会在石阶上,用一大棒子敲打衣服。

    乐乐害怕的往卫建国身边藏了藏,“妈妈,衣服犯了什么错?”

    宋舒茜没跟上孩子的思维,衣服能犯什么错?

    卫建国提醒,“洗衣服”。

    宋舒茜明了。

    他们家有水井,都是在家里用搓衣板,确实没见过这种。

    “这是在洗衣服,用棒子打出衣服里的脏东西。然后在河水里漂洗干净。”

    看着眼前这个朴素非常的夫子庙,宋舒茜一时说不出话,它何至于落魄至此。

    夫子庙,曾是她可望不可及的地方。

    这里曾是大儒云集的神圣之地。

    他们无一不是,身负经天纬地之才,怀揣安邦兴国之志。

    年幼的宋舒茜曾无数次望着这里发呆。

    如今,她能进来,它却破败了。

    安安乐乐乐牵住她的手,唤回她的思绪,“妈妈,这是哪儿?”

    “这是夫子庙。是以前学子求学的地方,和我们在四九城看的京大一样,都是学校”。

    现在这些东西比较敏感,宋舒茜多余的话一个字都不说。

    只是看着那些被破坏、拆除的建筑,看着破败的夫子象,看着尊经阁成了文化馆、大成殿成了商店,她没由来的愤怒,气的浑身颤抖,这是曾是她的遥不可及。

    宋舒茜牵着两个孩子,快步离开。

    在四九城看到这些,她可以如局外人一般,看待这一切。

    在金陵看到这些,她受不了。

    她知道,金陵就是大雍朝的都城,是她长大的地方。

    来到这里,所有的熟悉之感,只因为这也是她长大的地方。

    时移世易,对故乡感情是不变的。

    好在那种感觉来得快,去的也快。

    卫建国带着他们来供销社,买点好吃的。

    “杨梅、苏翠梨、蓝莓”,这个季节的金陵,正是水果成熟的时候。

    这些都是他们在葫芦岛未曾见过的新鲜物。

    糕点柜台,“桂花糖糕、云片糕、鸭油麻糕”,都是在别的城市不曾见过的美味。

    糖果柜台,买上两分钱的麦芽糖,用小棍一边吃,一边搅。

    甜食可以治愈不开心。

    宋舒茜刚才的难过,已经荡然无存。

    拉着卫建国介绍十里秦淮的昔日繁华。

    “秦淮河,又称为金陵母亲河,全长110公里。这里自古就是达官显贵聚集的地方。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十里秦淮思鼎盛,六朝金粉历沧桑。

    都是说它。

    名门望族也喜欢在这儿扎堆,那边的乌衣巷,是以前王导和谢安两大家族的聚集地”。

    卫建国和两个孩子听的入迷。

    似是陷入回忆,宋舒茜说,“佳节至,这一带仿若梦幻之境。

    两岸花灯似繁星璀璨,绵延不绝。

    有精巧的兔子灯,威武的老虎灯,可爱的莲花灯,吉祥如意的鲤鱼灯,最好看是每年的宫灯。

    夜晚时,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在灯光的照耀下鳞次栉比,画舫在河中穿梭,桨声与灯影交织在一起。青年男女身着华服,意气风发。三五成群,漫步岸边,

    或吟诗作赋,或泛舟湖上。

    偶尔能看到河中飘荡的河灯,晃晃悠悠随波逐流,带着闺阁女儿的秘密。

    抬头有孔明灯飘过,是晚辈为家中长辈祈福所致。

    真真是一派繁荣。”

    透过宋舒茜的描述,卫建国似乎也感觉到了这里昔日的繁华。喜欢七零携手嘴碎兵王,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