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283章 喀山胜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五日,双方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开练。

    白军由于遭到了帝国志愿部队的猛烈袭击而攻势稍稍减弱,但仍然拥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

    五日上午,双方沿伏尔加河继续激战数个小时,待战斗结束之时,整个伏尔加河飘满了无主的渡船和士兵的尸体。

    而在岸边的苏军阵地上,残存的士兵也是寥寥无几。

    白军在渡河战斗中付出了成千上万人地伤亡,苏军也不好过,驻守岸边阵地的五千人被打得十不存一。

    河岸已经没有继续坚守下去的必要了,勃朗施坦下令岸边守军迅速撤到后方休整。

    接下来,守军将依靠提前在喀山城外修建的防御工事抵抗白军。

    待白军渡过伏尔加河猛攻喀山城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坚固的要塞,连环地堡群,密集的火力点和等候已久的炮兵阵地。

    攻坚战刚刚开始,科尔尼洛夫就意识到了这块骨头的难啃,几万人轮番攻击了一整天也没能取得什么进展。

    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科尔尼洛夫恐怕必然会崩了门牙。

    十五日当晚,科尔尼洛夫正在思考着明天的进攻方案。

    与此同时,勃朗施坦认为,不能再死守下去,坐以待毙了,必须主动出击!

    当晚,苏军组织了两千人的敢死队,他们举起火把,手拿手枪。

    深夜,趁夜色渐浓,这支敢死队以平生最快的冲入白军驻扎营地中大杀四方。

    一时间,城外整个白军驻地顿时枪炮声大作,大量白军来不及集结就被俘虏甚至干掉。

    这支苏军敢死队在白俊营地中左冲右突,使得局面越来越混乱。

    科尔尼洛夫也没想到,咋就白天打的你死我活之后,这群苏军竟然还能集结突击力量发动夜袭。

    虽然他对于夜袭的可能有一定的防备,比如说增加巡逻哨,增加暗哨等,但仍然没能改变遭到突袭的事实。

    与苏军混战之际,科尔尼洛夫及时集结起了一支部队并发动反击,堪堪挡住了攻势迅猛的苏军,这才不至于遭受一次偷袭就崩溃。

    勃朗施坦组织的这次夜袭虽然没有一举打垮白卫军,但是成功打压了敌军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十月六日,科尔尼洛夫的报复开始了。

    他集结几乎所有的火炮,猛轰喀山外围城防工事,甚至还调用了几颗同盟国援助的地对地导弹打击苏军的防御工事。

    这一轮火力覆盖下去,喀山城防很快就被炸出了几个小口子。

    科尔尼洛夫抓住机会,下令全军进攻,血洗喀山城!

    比前几天都要激烈的猛攻一开始就让苏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漫山遍野的白卫军士兵乌压压地冲上来,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苏军根本无从下手。

    勃朗施坦将计就计,干脆放敌人进城,在城市中与敌人打巷战,拼消耗,从而使得敌人的重火力优势无法发挥出来。

    此时的局势比较类似于后世的常德保卫战。

    苏军在人数和火力方面都不占优势,只能通过这种方法死守。

    由于从其他战线也调不出援军来,勃朗施坦也只能依靠四万多守军和帝国志愿部队的一个师来硬抗。

    陆建章一边指挥部队四处填补防线上的漏洞,一边尽可能发动反击,袭扰和迟滞白军的攻势。

    这一天的激战,使得苏军伤亡超过七千,甚至就连帝国国防军都损失了千余人。

    当然,白军的伤亡超过两万,基本上上演了一场小型索姆河战役。

    当晚,勃朗施坦和陆建章商议之后,开始实施反制计划。

    勃朗施坦可不仅仅打算守住喀山城,还打算一口吃掉科尔尼洛夫指挥的这批白军。

    数封电报从喀山接连发出,在敌后集结的游击队开始四处出击,骚扰白军的补给线。

    随着铁路沿线的几声爆炸响起,位于喀山西北方齐维利斯基区的铁路被炸断,同时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补给线遭到打击。

    当次日拂晓,科尔尼洛夫收到消息时就已经晚了。

    后续补给已经从火车上运下来,通过卡车运输到喀山前线。

    各路游击队早就已经埋伏在各条必经之路,准备好享用这些为白军准备的补给了。

    另一边,陆建章与当晚集结部队,向正面的发动了一次猛烈的反击。

    凭借白军的反坦克武器并不足以击穿国防军的重型坦克的装甲,在这些坦克的掩护下,白军的防御阵地没有能力挡住国防军的突击,只能不断后退。

    勃朗施坦则指挥所有能够调动的苏军,趁陆建章的反击进行之时,兵分两路向敌军两翼发动钳形攻势,迅速渡过伏尔加河将敌人包围在伏尔加河以西的一个突出部上。

    科尔尼洛夫下令反击,但是由于前一天的猛攻耗尽了重火力,而后续补给被切断,致使这支白军迅速陷入了绝境!

    哪怕白军的兵力仍是苏军和国防军之和的三倍以上,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突出重围。

    无奈之下,科尔尼洛夫只能莫斯科方面求援。

    布鲁西洛夫得知喀山前线陷入绝境之后,立即下令派出十万人的援军前去解围。

    若是让这支部队赶到喀山,那么这次包围也就失去了意义,只能选择后撤。

    科尔尼洛夫告诉麾下的将军们不用担心,优势在我。

    将军们点点头,表示你说的对,但是……后面忘了。

    十月八日,科尔尼洛夫被麾下的将军刺杀,十余万白军残兵迅速瓦解,纷纷向苏军投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