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456章 楼氏实力,不完全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便是到了交通工具极其发达的现代,出远门一样会造成极大的疲劳,何况是在春秋时代的呢?

    楼令一连奔波了九个多月,其中的半年多几乎都是用在赶路上面。

    当前的车,不管是哪一种车,它并没有减震装置,不管走在什么路上都会颠簸,碰上凹凸不平的道路还不如步行舒服。

    以楼氏目前的技术,自然可以将减震装置制作出来,可是有必要吗?对楼氏来讲,属于暂时没有必要。

    一个满编军团有五百乘战车,怎么都要有一百五十乘战车当备用,在战车损毁或被丢弃之后及时补上。这个还只是军事用途,也是造成消耗量最大的一个因素。

    每一个家族都需要有用来运输的车辆,拿楼氏来当一个例子,整个家族所拥有的车辆约是三千。

    那么试想一下,每一辆车都安装减震装置,到底需要用到多少钢。

    楼氏的钢产量也就那样,哪怕是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技术,每年的产量其实就不到一千八百斤。

    以为一千八百斤很少?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看待的。

    在公元前574年,整个小破球能够生产出钢的家族只有楼氏,其余家族虽然也能够利用铁矿,他们却是连基本的冶铁技术都还没有搞明白。

    其实,生产钢就是用生铁再精炼出更为纯的一种金属,只不过里面的知识点太多。

    铁与钢的熔点不一样,也就会在再次加工上面存在门槛。

    简单来说,使用金属来打造兵器,铜、铁、钢所需的熔点不同,人类历史也就先进入青铜兵器时代,相关的技术进行积累,随后又因为需要更好的兵器。进行无数种的研究之后,迈入对铁这种金属利用的道路。钢亦然。

    能够每年生产出一千八百斤钢的楼氏,制作甲胄可以有九十套左右,生产战剑可以打造七百二十把,打造戈则是约一千一百柄。

    当然了,上面数字所指的是成品率百分百,制造任何产品都会出现废品率,再经过重新的融化、锻打之类过程中的材料磨损,肯定没有上述所列数据那么多。

    融化金属进行重塑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质量上面的减少,很多金行光赚这一份钱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溢。

    如果楼令拿钢材去大肆制作减震装置,那他一定是脑袋被门给夹了!

    从去年开始的楼氏,计划每年打造出三十套钢材的甲胄。

    楼令还“设计”了柳叶刀,家族的毕业生,成绩优异赏赐一柄,每年会打造二百五十柄。

    到目前为止,楼氏积累了五十套成品的钢材甲胄,柳叶刀四百五十柄。

    有什么其余用钢铁制作的兵器吗?有的,它们是特制出来的步槊,一般提供给楼氏核心族人使用,其中包括楼令本人。

    有一个基础常识,制作兵器可不光在金属上有追求,其余如木材、皮革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材料门槛。

    所以了,不是楼氏能够生产出多少钢材,总重量再除去每一种兵器对金属的使用,能够打造出多少数量的兵器。

    另外一点,任何一种产品成品质量追求越高的话,对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会更高,生产工时肯定也会加长。

    楼氏的生铁每年的产出不固定,取决于铁矿的开采与运输量。

    晋地多的是煤矿,比较要命的地方在于缺乏优质铁矿。

    同样是铁矿,真的就存在质量上的差距,有些铁矿开采出来的矿石杂质少,不止冶炼起来更为简单,铁锭的质量也绝对更好。矿石的质量不好,肯定是冶炼困难外加品质差了。

    诸夏大地别说是铜矿少了,铁矿的质量也是大多不好,尤其是缺少超大型的铜矿或是铁矿。

    晋地多山,限制楼氏生铁产量的问题出在哪里一目了然了吧?其实就是受于运输的限制。

    哪里有铁矿,当地设置冶炼等设施?不说能不能准确预判铁矿储量的问题,有将相关的建设成本给考虑进去了吗?

    然后,当地有铁矿能够开采,可以就近进行冶炼,铁锭或其余什么成品是不是也要运出去?

    更为现实的一点,任何的军工制造场地,一定要将安全考虑进去。

    从古时候到现代,没有谁会随便指一个地方,那里就是军工制造基地了。

    规模越是大,地点的选择就越讲究。不止是考虑安全,其实连交通也要概括进去。

    楼氏目前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便是在“太原”城内,以至于每日某个区域的烟囱不断冒各种颜色的烟,出现密集的“叮铃当啷”响声。

    从现代魂穿过来的楼令当然知道什么是污染,也明白居民城镇不适合搞工业,只是以楼氏当前的生产规模,讲实话就是才哪到哪嘛。

    “我们现在有多少套铁甲?”

    “回家主,最新记录显示有两千六百套。”

    “兵器呢?”

    “回家主,库中:铁戈七千,铁矛一千八,铁剑三百,铁刀八百,铁皮盾六百,铁箭镞两万三千。”

    上面那些使用的是铁,不是钢,别搞错了。

    在春秋时代,关于“刀”这个字还没有出现,相似的兵器只要长度足够都称为剑。称呼上的这个习惯,一直到两千四百多年之后的现代,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岛国都保存。

    其实,春秋时代有不少跟刀结构差不多的工具,拿贵族腰间时时刻刻别着的一种餐具来说,它就是匕首的形状,长度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厘米,用来切肉以及必要时刻用于自保,称为“短刃”。

    楼令提前将“刀”给“发明”了出来,其实就是单边刃,刀身跟剑长度差不多。

    为什么是柳叶刀,不是更为出名的横刀?当然是因为制造工艺的门槛,再来就是楼令亲自使用下来,得出学习门槛低的结论。

    柳叶刀:顾名思义,因该冷兵器的刀身造型设计与柳树的叶子颇为相似而得名;从明朝开始就成为军队的标准配置,被广泛使用;到了清朝依然备受青睐,特别是骑兵部队,最为喜欢。它的刀尖较窄小且往上弯曲的幅度也较大,具有非常好的刺、砍、劈、挑、撩等功能。

    为什么后面军队的制式短兵器变成了刀?正是因为它的使用门槛低,并且不像剑用砍或劈容易崩了。

    正在林胡征战的楼氏新军,有一支专门使用柳叶刀的部队,人数在七百名,他们还配置了小圆盾,称为刀盾兵。这一支队伍是楼氏实验性质的一支部队,楼令根据记忆中的隋唐“跳荡兵”这一兵种写了册子,交给了楼小白去训练和试验。

    楼令当然不止在试验“跳荡兵”这一个兵种。

    看看楼令到底“发明”出来的兵器也就能够知道,柳叶刀步战很好用,骑兵使用起来也是相当顺手。

    北征的楼小白可是携带了不少马匹,他们还能够在征战过程中缴获战马,由于一直是在赶路的关系,交战也大多是追逐战,骑马这种行为是不是就变成了日常呢?

    所以,楼令这一次派军北征,自然也有挑选骑兵的意图。

    当然了,当前历史阶段,受于马匹质量的限制,别说冷兵器兵种之王的具装重骑,适用于突骑的战马都少有,只能是搞轻骑了。

    如果楼氏的马匹足够,楼令已经拿定了主意,轻骑兵都无法搞出来,大不了就弄骑马步兵。

    这里的前提是马不娇贵!

    要是养马耗费大,楼令毛病了才搞什么骑马步兵。

    当前的交战讲规则,晋国与中原列国交战,包括与楚国交战,讲究的是约个地点开打,不玩其余的交战手段。

    在规则的限制之下,行军速度快当然够占到便宜,可是偷袭、埋伏或截断、袭击粮道什么之类,真的就不能玩了。

    只是轻骑兵的话,让他们去冲击列阵的敌军,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对,还能打侧翼,只不过一样不能冲阵,顶多就是袭扰。

    楼令训练轻骑兵的数量不会多,简单就是进行经验积累。

    至于骑马步兵?看楼令这一次派楼小白率军北征,难道看不出楼令制定了向北扩张的战略计划吗?

    拿到了太原盆地的楼氏,不试图控制住河套,简直就跟得到陇西没有夺下蜀地一样,属于就是最大的战略失误。

    只不过,楼令对拿下河套不设时间限制,看的是时局到底合不合适。

    比如说吧?当前的晋国形势之下,楼令多么缺心眼才敢将楼氏的力量集中在向北扩张上面。

    即便是晋国的形势允许,楼氏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赶紧将太原盆地开发起来,等太原盆地的农业开发差不多,才是进军河套的时候。

    楼令花了七天的时间来搞明白楼氏当前的积累。

    “有‘大夫二人,‘家大夫十七人,‘士一千四百一十七人了啊?”

    当前的军事编制,最小单位为“伍”,伍长便是下士。

    五个“伍”为一个“两”,四个“两”为一个“卒”,五个“卒”为一个“旅”,五个“旅”为一个“师”,五个“师”为一个“军”。

    所谓的下士、中士、上士不是贵族,也不是什么武士阶层,其实就是准贵族。他们也是一支军队里面的基层军官。

    那么就是说,有一千四百一十七名“士”的楼氏,只要“徒”或“羡”足够,完全有足够的“士”来充当骨干,编制出两个“师”和一个“旅”的部队。

    楼氏当然没有足够的“徒”或“羡”数量来编制出两个“师”和一个“旅”的部队,到了“大夫”这一阶级倒是够了。

    刚才楼令说有大夫爵的人数,是把自己算进去,再加一个楼小白。

    楼武、楼朔和楼黑豚、楼鱼他们?他们是属于“家大夫”的性质,不用一国之君去册封,楼令自己就能干了。

    只不过,国家册封的“大夫”和家族册封的“家大夫”虽然都是“大夫”,光看名字就知道性质上面的不同,一个是列国都认可特权,另一个是出了本家族就不被认可。

    论功劳或是苦劳,楼黑豚和楼鱼其实已经够资格获得国家层面的大夫爵,无奈现在真不是讲功劳的时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