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44章 明末暴乱的根源(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常常在关于大明的书籍或影视剧里听到祖制两个字,这个祖制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一句话概括就是:“朱元璋立下的规矩”。

    规矩很多,从制度法令到机构设置、皇帝言行、百官规范、后宫操守等啥样都有,而且谁坏了规矩就要被残酷处罚,严重的要被凌迟,全家处死。

    具体内容包括《皇明祖训》、《大诰》、《大明令》、《洪武礼志》、《礼仪定志》、《孝慈录》、《大明律》、《诸司职掌》等等。

    其中又以《皇明祖训》、《大明律》、《诸司职掌》三本最为重要,朱元璋立下的这些祖制前期执行的很是凶狠,动不动去人性命,但后面大多内容逐渐瓦解,重用太监、服侍奢华、建立内阁、醇酒美人等都是违反祖制的,后面的皇帝们可一个比一个玩的花样翻新。】

    朱元璋:咱就知道,肯定后人没严格执行咱的要求,怪不得亡了国。

    【祖制后来成了一面盾牌,大家有选择性地相信,符合自己利益的就用,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不用。

    朱元璋设祖制本来是用来树立皇帝的无上权威,建构权力运作和制衡网络,结果用着用着被文官集团反过来制衡皇权了。】

    ……

    小朱四急中生智,祸水东引。

    扭头对着殿下群臣说道:“爹,我错了,我肯定是被文官骗人。”

    “爹,你是知道我的,我好军事,读兵书。”

    “肯定是文官合伙,图谋不轨。”

    洪武文官:别瞎说,和我们没关系,我们还想多活两年。

    ……

    【永乐和万历立储支持文官们便集体哭着喊着搬出祖制以对抗皇帝的权力。】

    天幕救了小朱四的屁股。

    “看,爹,后人都说了,我将来立储都不能自己做主啊。”

    ……

    【万历的皇后生不出娃,她有次去给老妈请安时,一时兴起跟老妈的宫女发生了那个。

    宫女几个月后怀了个儿子,但万历觉得自己睡了个宫女挺丢脸,想耍赖不认他。

    老妈拿出起居注来说:“儿子,你别想跑,这大孙子我抱定了。”

    于是宫女扶正封“王恭妃”,朱常洛作为嫡长子养在宫里作为皇位继承人培养。

    万历过些年找到挚爱郑贵妃还跟他生了儿子朱常洵,由于爱郑小姐爱的发疯,万历想扶朱常洵做太子。

    但这么干违反礼法祖制,万历就想先立郑小姐为皇贵妃,让她在宫中地位高于朱常洛老妈,用来试探群臣的反应。

    大臣们都看出了万历的小心思,户部给事中姜应麟先上书说:“这么干可不行。”

    万历讨厌他管自己家事,说他“疑君移军卖直”,罚去大同做了个小典吏。

    不料反而把群臣激怒了,群臣也不怕万历处罚,争先恐后要求正式立朱常洛为太子,把万历折磨得神经衰弱。

    万历和群臣熬斗到1601年,朱常洛都20岁了,朱常洵也已到16岁,年纪不等人,万历被迫立朱常洛为太子,并于次年2月完婚,最终朱常洛成了泰昌皇帝,但上班一个月就被毒死,木匠天启皇帝接了班。

    而万历和郑贵妃的宝贝儿子朱常洵封福王,55岁时被李自成在洛阳杀害。

    文官集团其实跟朱常洛没那么深的交情,他们之所以拿出祖制来压万历主要是在争夺话语权,看起来并没有多大意义的话语权,其实也是一种权力的宣誓,是向对方表示“我有的是办法对付你”,这是皇权和文官集团的一次权力对抗。】

    ……

    大明,洪武年间。

    “你们有的是办法对付朕?”

    “啊!!!”

    暴怒的朱元璋冷着眼看着跪倒在地浑身颤抖的文官。

    “臣等不敢……”

    “不敢,朕看你们敢的上!”

    “滕毅,站起来,你给朕解释解释为何我大明开国首次科举录取的北方士子寥寥无几?”

    被点到名的吏部尚书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旁边官员对他打来眼神示意他自求多福,实在不行自己扛下来别连累我们,汝妻子吾养之,你放心去吧。

    “回陛下,盖因北地沦陷许久,百姓百年未曾沐浴王化,更因暴元不晓圣人之礼、不学儒家经典,民间更是胡气四溢,只学胡人牧马不学识文断字。”

    说的是实话,也是假话,最怕像假话的实话,也怕真实的假话。

    “所以怪暴元、怪百姓?”

    滕毅不敢回答,但不回答就是一种回答。

    “是不是也要怪朕没有早日驱逐暴元?”

    “啊!”

    站起来不到一分钟的滕毅又跪了下去,连忙磕头请罪:“臣不敢,臣万万没有此念。”

    朱元璋坐下来审视着诸位官员,平静的脸庞看不出表情,但众人都知道。

    大明,又起风了。

    ……

    永乐年间。

    老二一把抱住朱棣,哭哭啼啼的说道:“爹,我就知道你是想立我当皇帝的,都怪文官。”

    “文官早就和大哥一条心了。”

    朱棣想解释,不是,我没有,后人肯定理解错了,我疯了才会想立你当皇帝。

    “儿子不怪您,儿子以后去外面当皇帝。”

    “我不和大哥争了。”

    可真是美丽的误会,朱老四也是一掐大腿,双眼挤出一滴泪水,有些悲愤的说道:“好儿子,是爹对不起你啊。”

    朱瞻基吓傻了,原来我差点就不是太孙了?

    大胖看着儿子发呆的模样捂嘴偷笑。

    “得,老爷子又骗老二一次。”

    ……

    【万历最后的战败标志着文官集团的力量,至少在某些方面确实盖过了皇权。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他用来维护皇权的祖制,最后变成了文官们用来抵抗皇权的工具,而不甘心政治权力对抗失败的皇帝们自然就愿意养肥太监与锦衣卫放他们出去,压制文官集团。】

    ……

    崇祯:所以我不该杀魏忠贤?

    天启:我愚蠢的欧豆豆呦,留把刀给你,你把刀丢了是我没有想到的。

    ……

    【其实不管是皇权和文官集团权力太大都不一定是好事情。

    皇权做得太大,想的是如何盘剥天下满足个人私欲。

    文官集团做得太大,想的也是如何盘剥天下满足集体私欲。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人,他们没有偏爱文官的时候。

    明初时保持着皇权加武勋集团压制文官集团的格局,皇帝直接控制武勋,武勋们掌控着五军都督府,皇帝是直接掌握暴力机构的。

    这个世界的最底层是暴力,在恶人手里可以破坏事物,在善人手里可以维护事物,但明英宗朱祁镇脑子一热,搞出个土木堡之变将武勋集团全折在土木堡了,五军都督府从此名存实,兵部掌控了军队,皇帝从独掌最高暴力机关变成和文官们共享军权,从此以后,天下大事多少也得跟文官集团们商量着来了。

    文官集团们还都是利益共同体,从永乐到崇祯,内阁大臣164人里,浙江、江苏、江西人占了50%。

    皇帝对付一个官员容易,但对付整个文官集团就麻烦了,总不能把公司上下从CEO到清洁工全炒了吧,你炒掉一个上来的还是他们的人,因为选拔人才的梯队也被他们包圆了。

    像被万历皇帝贬职的姜应麟离开中央二十年,朝廷一直有人替他说话,希望姜应麟可以回京,万历骂走一个上来一篇折子,再骂走再来一篇折子,文官们是利益共同体,根本毫无畏惧,反正自己不管出什么事都有人帮忙料理后事。

    现在大家应该理解万历为啥30年不上朝了吧?

    光是立太子这事跟群臣激斗都逼退了内阁四任首辅,一百多朝廷大员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但最后万历还是惨败,换谁心里头都不舒坦,这种事还连绵不绝,不死不休,皇权总是斗不过文官集团,这个破朝真是不上也罢。

    基于皇权越来越弱,文官集团越来越强大,大明便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税越收越少,国家财政越来越困难,到明朝中后期,工商业逐渐发达,这时候国家重心应该从收农业税转到收工商税才对,只要工商税收的上来,那就有银子练兵,改革落后的军户制度,兵一练好,西南和东北的外敌都不是问题,国家出现灾荒之时有足够的银子赈灾,也不会有事业单位出身的李自成跑去造反。

    内忧外患,一切都是财政问题,一切都是因为收不上工商税,工商税收不上来是因为有人故意阻挠的。

    这些人正是哭喊着“祖制”和“藏富于民”的文官集团,资本和文官集团紧密绑定的时候,就是大明财政枯萎的时候,也是天下大乱重新洗牌的时候。

    今天我们说起明朝的死亡必归于党争,说起党争就是阉党大战东林党。

    其实为了争夺财政,是皇权大战文官集团,阉党是皇权的延伸,东林党是文官集团的延伸。

    而且阉党和锦衣卫也有失控的时候,文官集团也不仅仅只有东林党,是齐党、、楚党、浙党、宣党、昆党跟东林党混战。

    东林党在廷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三案中胜出,于天启年成为第一大党。

    我们通常认为东林党跟江浙士绅资本集团绑定是促使工商税说不上来的主因,这种观点并不完整。

    明朝后期是有数个不纳税的超级资本集团,第一个重要的确实是江南工商贸易士绅资本集团,另一个则是晋商走私贸易集团,再一个是明廷内部的官僚资本集团。

    明朝九边重镇中以山西省的大同、宣抚两镇驻军最多、军饷最厚,但这里天气太冷不适合屯田。

    为了解决边境军事吃饭问题,1370年大明发布开中制,将盐的专卖权“盐引”交给山西商人,由他们运粮运货到边疆,再轻盐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到指定地区销售。

    但到明朝中期时开中制出现严重腐败,晋商同朝中权贵绑定共同以盐以牟利。

    1492年叶淇改革将开中制改为开中折色制,晋商受到打击,但转而跟北方蒙古和后金做走私生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