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瞎了一只眼还能看见,这和腿瘸了还能走一样,形容侧室没名份,没地位,处境艰难。
正妻的很多待遇,侧室是不能享有的,她心理平衡不平衡?
既然选择了做侧室,就要守位、安份,就要接受不公平。很多事看在眼里,要装糊涂,装作没看见。侧室像隐士一样不争名利,心态豁达而宽容,就可以避免无谓的纷争,有利于保持家庭的和睦、安宁。
难得糊涂,是一种很高明的智慧。明世宗几乎将这种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明朝是一个很有趣的朝代。
朱元璋借题发挥废除丞相制,无非是想让子孙后代拥有更大的权力,能干更多的事。但明朝偏偏盛产不愿意工作的奇葩皇帝。
比如喜好绘画、不见朝臣的明宪宗朱见深,比如喜欢娱乐节目、自封大将军的明武宗朱厚照,比如酷爱当木匠的明熹宗朱由校,好不容易出现一个勤于政事、厉行节俭的崇祯帝朱由检,谁知他竟然成了大明朝的末代皇帝。
因为皇帝不喜欢管事,明朝名臣的数量和质量,似乎比朝政开明的宋朝还要多得多。文臣、武将、宦官,几乎每个领域都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其中不包括外戚。
明朝外戚不能专权,既得益于朱元璋制定的祖制、马皇后的以身垂范,也得益于明世宗废除了外戚世袭制度。
明世宗执政初期,做了不少实事。除了废除外戚世袭制以外,他还严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田于民。
明朝中叶,皇宫、王府、勋贵们强占民田修建庄田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其中皇庄增至两百多处,仅仅京畿内皇庄的占地面积已接近四万顷。而藩王、勋贵修建的庄田达三百多处,占地面积也有三万三千多顷。庄园遍布的结果是,全国赋田面积减少大约四百多万顷,几乎占了全国赋田面积的一半。在明世宗支持下,张璁入阁后,封京畿地区庄田五百余处约六万顷田地还耕,并严令禁止再行侵占民田。这些举措虽未能治本,还是有效缓和了土地兼并带来的社会矛盾。
同时,明世宗还锐意整肃科举制度,尽量保证人才选拔机制的科学性。名臣张居正曾回忆自己少年求学经历,对嘉靖朝学政给与了高度评价。他说那个时候“士习儒风,犹为近古。”
明世宗前期,我国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科技、文化空前繁荣。但随着“天下翕然称治”,明世宗日渐沉迷享乐,他大兴土木,迷信方士,沉迷青词而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他在位四十五年,几乎有四十年长期不上朝理政,把一任事务全权交给内阁辅臣打理,于是造就了张璁、夏言、严嵩、徐阶、高拱、李春芳等诸多名臣,而他也得以成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治政的代表人物。
但他修道求长生是认真的。
为满足修道的需求,明世宗多次遴选民女入宫,因此差点酿成大祸。
明世宗为人喜怒无常,宫人只要稍有错误,就会受到严酷惩罚,很多人被活活打死。这使宫人们对他心怀怨怼。公元1542年,明世宗又命宫女们大清晨出门采集枝叶、花朵上的露水,用来调兑参汁服用。露寒湿重,使上百名宫女病倒。
宫女们忍无可忍,趁明世宗熟睡的时候,试图用黄绫布绞杀他,史称壬寅宫变。皇后闻讯赶到时,明世宗已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一众太医竟然无人敢用药施救。
谁都知道,如果没救活皇帝,第一个陪葬的就是自己。但如果大家都不施救,皇帝肯定会死,而在场所有太医恐怕都得陪葬。如此进亦死,退亦死,然而何法可免死矣?
关键时刻,太医院使许绅挺身而出。他这也是被逼无奈。
作为太医院长官,皇帝若驾崩,他必死无疑。为今之计只有拼死一搏,才有可能获得一丝生机。
他辰时调和猛药喂下,足足等了八个小时,直到未时明世宗才有所反应,他突然吐出紫血数升后几乎昏厥过去,又过去两个小时,直到申时才能够讲话。
明世宗终于被救活。而许绅历经十个小时的煎熬,惊吓过度,不久重病不治而死。
这简直是以一命换一命啊。
壬寅宫变是嘉靖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明世宗险险逃出鬼门关后独居西苑,潜心修道求长生。他二十多年不回皇宫大内,不见朝臣,直接导致严嵩专权乱政。
严嵩因善写青词而得宠。
所谓青词,是指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时用的符?。因为要用笔蘸朱砂写在青藤纸上,故称青词。严嵩担任首辅的最主要工作是撰写好青词,至于排除异己、贪赃枉法还要排在第二位,于是人送雅称“青词宰相”。
严嵩不仅废寝忘食写青词,还不惜一切支持明世宗追求长生。据统计,明朝当时的内库年收入约为二百万两白银,而明世宗的修道年费却接近三百万。差不多一百万的财政赤字。
严嵩曲意逢迎皇帝,趁机招权纳贿,败坏朝纲,使吏治进一步崩坏;又贪污军饷,废弛边防,加剧了北虏南倭的边患。
在坏事做尽的同时,他也在不经意间做过一些好事,比如支持胡宗宪(1512年1565年)抗倭。
自明朝开国以来,倭患愈演愈烈。
嘉靖年间,日本两批使臣先后来中国朝贡贸易,为争夺贡使资格而引发仇杀。这群家伙竟敢明目张胆在中国大陆大规模械斗,我们当然不会惯着他。
不久,明朝设海禁,禁止倭人来中国通商贸易。但在暴利的驱使下,倭人中的亡命之徒开始铤而走险搞起了抢劫和走私,东南沿海倭患骤然加剧,尤其江浙一带老深受其苦。
倭人虽然好勇尚武,但他们的谋略和统帅水平实在太差。所以最大的两个倭寇头子都是中国人,一个名叫汪直,一个名叫徐海。
这个汪直,不是当年的宦官汪直,他的本名应该叫王直。徐海本来是汪直属下的大头目,后来两人分道扬镳,各自占据海上一方,率倭人侵扰东南沿海。
胡宗宪受命巡抚浙江,驱除倭寇时,曾立下重誓不擒获汪直、徐海绝不回京。而被派往督察沿海军务的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品秩虽不算太高,却是内阁首辅严嵩的义子。这就不得不让人忌惮三分。
赵文华为人奸诈骄横,曾先后陷害浙江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致死。胡宗宪意识到,如果不和他搞好关系,就不可能成功赶走倭寇。于是他隐瞒雄心,对赵文华的恶行视而不见,反而刻意和他交好。
胡宗宪难得糊涂而结交奸臣,这一直为后人所诟病。但在当时来看,这也许是他实现抗倭誓言的最佳方式。他通过赵文华而攀附严嵩,很快被擢升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加直浙总督,有权调遣江南、江北、浙江一带的明军。
随后他招徕才子徐渭,重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轰轰烈烈开始了他的抗倭大业。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