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377章 四百年幽云,三百载云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革卦六爻也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改革吏治、鼓励生产、重文兴教,缔造洪武之治的历史故事。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古代六畜,牛、马、猪、羊、狗、鸡,以牛皮革最为坚固扎实。牛皮革之中,黄牛皮的强度和韧性又远远超过水牛皮。在没有铁质刀具的远古时代,用石器和青铜器弄断黄牛的皮革,颇要花费一番功夫。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许多着名的铸剑大师,比如欧冶子、干将等等。他们锻造出龙渊、太阿、干将、莫邪等据说可以断金切玉、吹毛立断的绝世名剑。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出铸剑大师和绝世名剑呢?

    这不仅因为在当时佩剑是身份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腰佩一把宝剑出门,其装的程度远超现在背名包、戴名表。如果腰间佩的是龙泉宝剑,那么恭喜你,比现在开一辆布加迪威航和劳斯莱斯幻影还要拉风。

    更重要的是,以当时的冶炼水平,顶尖的铸剑大师能锻造铁剑了。相传中国历史上第一柄铁剑,便是欧冶子铸造的龙渊剑。铁剑在硬度和强度上处于断代式领先,有很大概率在对砍中直接斩断青铜剑。所以,在青铜剑流行的年代,一把好的铁剑极容易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剑。

    现在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以前,黄牛之革被认为是非常难切断、弄破的东西。因此,易经中多次用黄牛之革来形容坚固耐用。

    有改革派创新,就必有保守派守旧。

    保守派像用黄牛之革牢牢绑定一样,来稳定和巩固旧有的东西,不让它们发生变化。

    改革之艰难,可想而知。幸好,无论黄牛之革如何坚韧难断,只要我们有恒心,有耐心,有方法,有工具,迟早可以把它割断。

    巩用黄牛之革,意思是非常艰难,但是很有希望。

    我们看易经啊,很有趣,它从来不会把话说死。这一定不行,那肯定不能做,易经不会这么讲。

    对于比较难的事,它会告诉我们:有悔,吝,厉等等。最难最难的,它也只说五个字:不利涉大川。

    如果没船,又不会游泳,还碰上大风大浪,涉大川岂不是跟找死差不多?但就算难到“不利涉大川”的地步,易经仍然给我们留了一线生机。

    生机在哪里?在自救。

    无论处境多么险恶,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总有机会绝处逢生。

    津门大侠霍元甲遭人陷害跌落河里。他不会游泳,如果惊慌失措瞎扑腾,他死定了。但他憋着一口气,抱着一块石头,踩着水底淤泥走上了岸。

    所以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面,主角只要跌落悬崖,往往就会得到一本武林秘籍,从此实现人生大逆袭。

    限制明朝发展的第一张黄牛之革,是复国之心不死的北元。

    朱元璋初建明朝时,元朝尚据有漠南、漠北、关中、东北和云南等地区,其中王保保驻守关中地区的甘肃定西,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则镇守云南。

    在多次招抚元朝统治者未果后,明太祖接连发动了十三次北伐战争。

    其中第一次北伐,迫使元朝逃到漠北,在和林重建汗庭。

    北元王廷改年号为宣光,立志如周宣王、汉光武帝那样中兴元朝。王保保被拜为都总兵、河南王、中书右丞相,谋求以武力恢复中原。

    朱元璋显然不会给他们机会,很快发动第二次北伐战争。明朝三路大军齐伐岭北,只有冯胜的西路军获胜,将王保保赶出甘肃,收复关中地区。

    因北元大军南侵边境,明朝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汤和、傅友德为左右副将军,发动第三次北伐。大军渡过胪朐河(今中蒙边境克鲁伦河),大胜后班师。

    公元1387年正月,以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左右副将军,二十万明军北征,大胜之,得军民二十四万余人,羊马辎重无数,一举收复东北地区。北元从此与高丽断绝邦交关系。

    第二年,明军再次北征,在捕鱼儿海(今中蒙边境贝尔湖)俘虏北元王族一百余人、贵族三千余人,缴获北元宝玺和金银印章等重要物资。捕鱼海大捷之后,阿里不哥的后裔在瓦剌部落的帮助下,弑杀北元大汗,自立为汗,从此不再设立汉文年号和庙号。

    北元陷入分裂,多数蒙古部落宣布独立,逐渐形成鞑靼和瓦剌两部,彼此攻伐不休。?元朝至此彻底成为历史云烟。

    许多北元贵族向明朝投诚。朱元璋采取怀柔政策,将他们安置在大宁都司(今内蒙古宁城西)。不料这些旧朝勋贵难以接受身份地位的改变,很快再次背叛明朝。

    朱元璋于是将徐达及八个儿子分封在边塞称王。其中在东北分封四位塞王镇守辽东一带,又在西北宁夏、巴彦淖尔、和林格尔及太原等地分封五位塞王守御河套之地。

    公元1392年,因为蒙古部落不断骚扰边境,明军第十一次远征塞北,一路追杀到彻彻儿山(今内蒙古宁城县境内)以北。从此十余年内,蒙古人不敢再进犯明朝北疆。

    但明朝边患仍未彻底断绝。蒙古人与他们的恩怨情仇还将继续。

    收复漠南、关中和东北地区后,明太祖朱元璋减少了北伐力度,转而将视线投向西南方向的云南。

    那里不仅有占据昆明的故元梁王,还有控制大理一带的大理段氏。

    朱元璋一如既往先礼后兵,在多次遣使招抚未果后,公元1381年,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起兵三十万征讨云南。

    明军在云南曲靖东北的白石江上渡江奇袭,大败守军,俘虏两万余人。

    曲靖失守,云南门户洞开,明军兵分两路直取昆明。元朝梁王自缢而死。

    翌年初,明军收复大理,段氏归降。

    云南平定以后,朱元璋下诏命傅友德及蓝玉班师,留下义子沐英镇守云南,巩固边防,发展经济,并传播中原文化。

    沐英的本姓至今成谜。有一次,朱元璋想知道他的本姓。但无论朱元璋怎么追问,朱英只是回答:“我就是您的孩子啊。”

    朱元璋无奈,只好说道:“你是我的养子,如果不让你恢复本姓,也不能让你随我姓朱了。既然你深念养沐之恩,我就赐你姓沐吧。”

    从沐英开始,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二百六十余年,始终确保西南边境无忧,直至明朝灭亡。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