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向前进,样子好像?鼠,坚持下去艰难。
?鼠是什么?
?鼠又称“五技鼠”,据说它会五种技能,但均不精通。它会飞但不高不过屋顶,会爬树但爬不到树梢,会游泳但游不过河谷,会挖洞但藏不住自己,会跑但速度不如人类。
所以,?鼠通常被指代为技能多而不精的人。看起来是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但每一样技能都是半桶水,于人无助,于己无益。
?鼠也是硕鼠,经常被用来代指那些贪得无厌却又胆小如鼠、恐惧多疑的人。
人生在世,若为生计,则宁要一样精,不要百事通;若为理想,则需夙兴夜寐,勇往直前。若如?鼠,无一技之长而又瞻前顾后,不思进取,长此以往肯定越发窘困,极为糟糕。
作为准备有所作为的皇帝,唐文宗当然不会没有察觉牛李党争的弊病,但他更在意的还是是宦官专权。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就连皇帝的生死废立都在他们的股掌之间。
唐文宗的爷爷唐宪宗李纯和哥哥唐敬宗李湛都死于宦官,他的父亲唐穆宗李恒和自己却由宦官拥立。这事只要想起来,就令唐文宗如芒刺在背,因此一心要除宦官专权之弊政。
但是这事非常不好办。
宦官身居皇宫且掌控禁军,皇帝虽然位居九五之尊,但在皇宫大内却显得孤掌难鸣。所以,他得找可靠的人来共谋大事。
他找来的人是翰林学士宋申锡(760年-834年)。这人出身贫寒,秉性耿直忠厚,从不结党营私,看起来是一个极为可靠的人选。只可惜,唐文宗看错人了,宋申锡虽然足够忠诚和谨慎,但是能力欠奉。
宋申锡很快升任尚书左丞,加同平章事,位居宰相。他马上任命吏部侍郎王?为京兆尹,并密谕帝旨,试图调动京兆府兵诛杀宦官。
这步棋当然走得没错,但下棋的人眼光有问题。
王?是那种反复无常,把说话当放屁的小人,他经常把宋申锡的计划统统泄露了出去。
宦官的报复很快到来。不到十天时间,有人上奏弹劾送宋申锡与漳王李凑勾结谋逆。
唐文宗震惊了:什么,自己的亲弟弟和臣子要夺位?立即下令彻查,同时诏令所有宰相入朝议事。
当宋申锡、路随、李宗闵、牛僧孺来到宫门时,守门的宦官拦住宋申锡,说他不在被召之列。宋申锡闻言,用笏板重重敲着脑袋,回家静坐待罪。
他的妻子不解问他:你是宰相,位极人臣,为什么要谋反呢?
宋申锡坦然回答说:夫人,你看我像是谋反的人吗?
夫妻二人抱头痛哭。
宋申锡很快获罪,唐文宗现在要考虑的,是杀与不杀的问题。
但当他召集重臣商议的时候。百官的意见,竟是请皇帝和宰相商议重审此案,他们考虑的,是宋申锡有罪无罪的问题。牛僧孺认为宋申锡肯定没有谋反,理由很简单,他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宰相了,就算谋反成功也只能当宰相,他有什么理由谋反?
宦官们担心再次调查会让真相大白,于是不再坚持处死宋申锡,建议改为流放。
于是,遭受无妄之灾的漳王李凑被贬为巢县公,宋申锡贬为开州(今重庆市开州区)司马。两人先后郁郁而亡。
出尔反尔的王?当然不会有好下场,当年便因犯事坐罪,被腰斩。
宋申锡至死都没有泄露唐文宗谋诛宦官,这让皇帝很快醒过神来,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唐文宗深感耻辱,但他只能忍着。
这次图谋失败后,宦官们更加肆无忌惮。唐文宗只能一面虚与委蛇,一边继续暗中物色人选以图大计。
不久,他提拔下级官吏郑注为御史大夫,李训为宰相。这是皇帝的无奈之举,其时朝廷重臣各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只能选择有野心的低级官吏来各取所需。
郑注出身贫寒,相貌丑陋,入仕之前长期游迹江湖,是一位靠医术谋生的江湖郎中。但他确实有几分本事,曾经治好了名将李?宓酿舨《?豢粗亍:缶?ɑ峦跬跏爻瓮萍觯??莆淖谥瘟品缂玻?谷灰泊笥谐尚В?谑浅闪颂莆淖诘某璩己屯跏爻蔚那仔拧
李训是权相李逢吉的侄子,得王守澄的推荐后成为唐文宗的侍讲学士。
姑且不论王守澄此人品性如何。这两人都因王守澄的推荐而得势,此番毫无犹豫联手对付王守澄,人品实在堪忧。
他们德性虽然低下,但能力显然不错。郑注很快献上一计,以宦制宦。
唐文宗如计而行便诛杀了宦官陈弘志,这家伙曾经参与杀害他的爷爷唐宪宗李纯。
初战告捷,唐文宗精神倍涨,于是任命宦官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这是类似于推恩令的阳谋,王守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军权被削弱。
不久,王守澄被任命为左右神策军观军容使。这是一个荣誉头衔,名义上是神策军最高职衔,但手中无兵,没有实权。唐文宗削去王守澄兵权后,密令王守澄饮毒自尽。
郑注因功被任命为风翔节度使。唐文宗命他挑选几百亲兵,趁王守澄下葬之时,一举诛杀所有宦官。
眼见即将毕其功于一役,李训出来作妖了。
为了争功,李训乘郑注去凤翔调运兵马的时候,鼓动唐文宗改变原有计划,先杀尽宦官,再赶走郑注。
关键时刻,唐文宗居然同意了。对他的谜之举动,笔者因无法身临其境,不能详知他的真实想法,故不予置评。
李训部署得像模像样。他先后任命户部尚书王?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宁节度使,又提拔多名亲信,命他们召募人手助除宦官。随后抢在郑注回归之前擅自更改计划,以图提前诛灭宦官。
当年唐文宗打算任命李训为谏官时,李德裕极力反对,认为这种人不能放在身边。
唐文宗反问李德裕:难道不允许他改正错误吗?
李德裕的回答是:他的过错都是发自本心,不可能改得了。
这一次,李训能用事实说话,打脸李德裕吗?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