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 > 第213章 教育先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416世纪,就在大明朝的西边。那个曾经蒙古人打穿了的黑暗地带——欧洲。在这个新的时期,开始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缕曙光。从但丁开始,往后的两百多年的时光里。在那座曾经被黑暗所笼罩的大地,那座个腐朽不堪的地方,却不知怎么的突然崛起,出现一个又一个在人类历史上都的极为耀眼的科技明星。十七世纪,大明还处在天启,崇祯年间,可现在的欧洲已经在逐步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里了。

    虽然此时统治中华大地的还是大明,大明朝对待文化还是极为包容的,但是东方开始逐步落后于西方,已经在悄然之间慢慢的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来自遥远东方的匠人们,受制于他们的传统的文化影响,他们早已经缺乏了足够的创新的意识。在大明朝那些所谓的科学技术更多的只是经验的积累。就拿明军以前最主力的火器来说,这还是万历年间从土耳其人手中改造而来的。东方诞生的火药并没有在东方带来巨大的波澜。而与此同时的西方则是率先开始进行了理论探索,并已经在打倒封建教会后开始逐步的建立起严谨的现代科学体系。

    1451年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成立,1450年巴塞罗那大学成立;1404年都灵大学成立;1209年剑桥大学成立……与此相对的,大明朝依然还是延续着自汉唐以来的教育体系。所谓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依然还是跟两汉的太学一样,依然只是只是一个教人吟诵经文,教导人学习那些古代圣贤那遗留下的文章。可以说,自从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独尊儒术以后,中国的教育就在逐步的固定了下来。

    徐光启虽然出去了,但是徐光启的话却让朱由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尽管十七世纪的中国,尽管在历史书上已经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宋应星等人也给大明的科技带来了一丝新的生机。但落后就是落后,唯一庆幸的是现在落后的还不算多。可长此以往呢,就单单是依靠那群只会诵读圣贤经书的腐儒,那样的话就算是再小的差距,也会逐渐扩大,落后也会成为一个必然。

    圣贤的书是拿来读的,并不是拿来办事用的。孔夫子的话更不能帮助你进行物理,化学上的发现。并且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一个新的政治庞然大物也诞生了,京聚文官集团也正是这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学体系。

    此刻一个计划在朱由校心里逐渐的呈现了出来,这也是他酝酿了很久的计划。

    “王承恩立刻把英国公,宣城伯,阳武侯以及刘鸿训和几位阁老全都召过来,说朕在勤政殿有要事找他们!哦对了,还有徐光启,快叫人叫住他,把他也喊过来。”

    “是皇爷”

    随着朱由校一声吩咐身旁的王承恩立刻招呼过来外面的一群小太监。只听王承恩一声吩咐,小太监们立刻朝着宫外快速的跑去。

    随着一阵飒飒的脚步声袭来,刚才还一片寂静的勤政殿里再次热闹了起来。

    “行了,几位这冷的天把你们喊过来也都见谅啊!朕也就直说了。英国公你和王大司马里搞的不粗,刚才徐尚书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来找朕了!”

    伴随着朱由校这轻松幽默的开场白,勤政殿里顿时间响起了一众笑声。几位阁老和勋贵也是是不怀好意的看向当事人张维贤和徐光启。

    “笑,有什么好笑的。一个个的要是少发你们几十两银子你们就不笑了。还有你徐大人,老夫不就是和王尚书从你那借了两三百号人吗?至于吗?还到皇上这打官司。”

    “唉英国公,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工部培养这群人容易吗?我累死累活的培养了两年,这还没在我工部干一点活呢,没想到全被你捷足先登了,你让我们工部咋办!”

    英国公和徐光启你一言我一语的,谁也不让谁,这也使得勤政殿里一片祥和的氛围。

    “好了二位,你们俩这也是只能是权宜之策。为今之计,要想的是该如何破解你们二人缺人的问题。咱们大明的举人和进士们就不要想了,有几个愿意去你们那干活。至于秀才老爷们,这恐怕也没多少吧!但是工部的差事不能停下,蒙古那边本就是一场长时间的差事更不能停下。昔年,战国时期齐国就成立了稷下学宫,囊括天下英才。如今朕也决定,在咱们大明的教育模式上进行一丝改变。当今天下大争之世,大争之世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大明才能继续发展!朕决定从内帑里每年拿出一百万,户部每年五十万在大明兴建几所学宫,培养更多人才!”

    朱由校此话一出,刚才还热闹的勤政殿里瞬间寂静无声。张维贤为首的几位勋贵或许并不是感觉到什么,可文官不一样。皇帝这一下子无异于釜底抽薪!这是要动摇他们文官的根基啊!

    还没等朱由校继续说话,内阁次辅韩?p立刻站了出来

    “皇上,我朝在选官,用官上早已经有了科举。科举制度已成为惯例。且天下臣民早已习惯读书,科举,入仕。如此一来这新学宫只怕难以维持啊!皇上若是真需要大可对进士,举人增加一番!”

    朱由校看着率先跳出来的韩?p,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这一切果然就如同他所想的那一般

    “韩阁老,想必朕说的已经很明白了。这新式教育并不与科举制度冲突,科举制度在至少在二十年内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朕所成立的这个学宫,乃是为了培养的的那些咱们是大明缺乏的人才。例如培养懂外国话的,懂医术的,懂铸造的,还有能钻研的未知东西的!有想法,有创造的人才!大才都是很有个性的,就说工部下面的宋应星考了几次也没中,可是在农业上面不是很有成就吗?要不是他推广番薯冬天,今年咱们大明又得饿死多少人?”

    朱由校这番话一出,下面的刘鸿训,黄立极也是稍稍的松了一口气。还好皇帝没有想彻底废除这科举制度,不然的话他们千古罪人了。他们就算再是皇帝一手提拔的官员

    ,可他们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身份,那就是他们也是文官集团利益的代表人。

    作为清流领袖的韩?p自然知道皇帝的把戏,二十年不动科举制。换种方式理解那是不是二十年以后大明朝就没有科举制度了?

    “皇上……”

    韩?p刚想张嘴,朱由校立刻挥了挥手,示意其闭嘴。

    “诸位,朕的意思也很明确了。朕不是和你们商量,这件事要赶快推行下去。但事缓则圆,韩阁老这推广新学由你和徐大人率领工程院,国子监共同推广吧。这样户部的钱今年也从真的内帑出。朕决定分别在南京,北京以无锡成立三所学宫,朕取名为大学。这原先的东林书院就改名成为江南大学吧!驸马万炜出任校长。至于金陵和北京两处的大学就暂时分别命名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大儒张萱,还有孔贞运分别出任校长。诸位朕的话也说的很明白了。新学堂不仅仅要教导四书五经,中华文化,还要寻觅天下名医良匠,建立医学院,工学院,还要建立商学院,格物学院!”

    说完朱由校再次一脸微笑的看向了徐光启

    “徐大人,你们工程学院可是一粒粒种子啊!朕要让他们在大明生根发芽!洋人的那些书也抓紧翻译,以后咱们不仅仅得学自己的,更得学洋人的。兼纳百家所长嘛!”喜欢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请大家收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