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综影视:从甄嬛传开始改变 > 第119章时代落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帝的丧仪并未大肆操办,原因也是皇帝死得并不光彩,宜修就命富察氏一切从简,到时候好好哭几日就罢了,国事朝事还要继续,只三日,继任新帝的永?还有那些朝臣便除去了丧服,开始了他的政权生涯。

    一代复一代,宜修转眼间就是太皇太后。

    新帝登基第一件事便是封祖母慈宁宫太后为太皇太后,封嫡母富察氏为母后皇太后,生母乌兰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

    名分已定,之后便是新帝如何执政掌权之事。

    有大臣想要奏请两宫太后临朝听政,可是那般保守旧臣不愿后宫干政,可是先帝并未真正立诏何人是辅政大臣,一番权衡利弊之下,还是请出了宜修这个太皇太后还有张廷玉这个三朝元老,想听他们的主意。

    张廷玉本就到了想要告老还乡的时候,这个时候,新帝刚登基,要操劳的国事繁重,他也怕担负不起这个重任,想着要推辞。

    新帝如今不过才六岁,不过才将将懂事,宜修知晓新帝的心性如今尚能培养,不能够缺了张廷玉这样的老臣教养,她坚决挽留住张廷玉。

    这后宫里面,富察氏眼下是不得势了,乌拉那拉氏显赫非常,青樱成了圣母皇太后,哪怕一个是先帝嫡妻,一个是先帝嫔妃,可是宫里的奴才也惯会见风使舵。

    富察氏觉着这宫里的日子难熬,青樱也是个不会饶人的,这宫里的事物几乎都是由她做主,新帝是孩童,她教导新帝也是希望新帝能够日后好好孝敬她,叫新帝觉着乌拉那拉氏一族对他登基称帝的功劳有多么大,日后不可忘本云云。

    新帝也不怎么待她这位嫡母亲厚,富察氏在后宫里也是宛若一个透明人了。

    宜修不能叫新上任皇帝在这样的女人手里养大,实在不像样子,便把皇帝留在身边教养,青樱日后除了初一十五便不能再去见永?。

    青樱自然是不肯,她的本性也就出来了,以为生育了新帝便能不把宜修这位太皇太后放在眼里,“太皇太后,臣妾是新帝的生母,自然是要由臣妾教养,太皇太后未有亲生子不能体恤臣妾一片爱子之心,可是臣妾是万万不能叫永?离开臣妾。臣妾如今执掌后宫,也是辛劳的很,还望太皇太后能够看在臣妾日日命内务府挑选上好的血燕送您养生的份上……”

    血燕?

    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要威胁宜修,觉着现在生了新帝便不再把旁人放在眼里了。如今如此放肆,把那些规矩体统全然忘记了,可惜了,宜修并不是那些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后宫妇人。

    宜修便想着效仿当年的孝庄太后,赐死佟佳氏一般,赐死了青樱,对外称是病故。

    宜修也不再恼怒,面色平静的很,手里攥着雍正当年赏的白玉手持,像一尊久经风霜的佛像,“青樱,虽说你是哀家的侄女,乌拉那拉氏也是哀家的母家,可是,哀家却不能纵容母家之人肆意妄为,你便回到寿康宫好好反省。”

    青樱是太后了,还是要同先帝的太妃一同住在寿康宫,拥挤得很,还有富察氏身为母后皇太后,因为宜修还在,不能按规矩住进慈宁宫,还住在长春宫里面。

    青樱早就想搬进慈宁宫,她的母亲乌拉那拉福晋近来也是蹦的欢快,没有递折子便随意出入宫殿。

    宜修直接命人传旨去训斥乌兰那拉福晋,也敲打乌拉那拉氏的族人,莫要为此而过分骄纵,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族中子弟若是有仗势欺人者,一律严惩不贷。

    且宜修第二日在朝堂之上还在说着这乌拉那拉氏之事,弄得她的族人也觉着面上无光,宜修敲打,“哀家不是不知历朝历代,多少外戚自以为皇亲国戚便可以横行无阻,有多少家族是这般衰落,哀家并不愿大清再出现一个佟半朝。御史台的御史也要时常劝谏,这可是盯着前朝的眼睛,若是御史台的谏官都视若无睹,朝廷还能有纲纪法度?”

    “微臣遵旨。”

    半个月后,青樱去了,宜修对外宣称是暴毙而亡。

    宜修心里明白,青樱这个圣母皇太后得来的太过容易,她本就一直压抑着自个人的本性,在先帝时也是装的温婉的模样,可惜,她这也是可惜了。同样出身一族,却不能同心,宜修想要乌拉那拉氏显赫,却不想要乌拉那拉氏只显赫一朝便衰败下去。

    宜修把皇帝带在身边好好教养,富察氏这个做嫡母的,偶尔也会来探望,那些有皇子的太妃,宜修也放出去在王府里居住了。新帝年纪尚小,宜修看着呢,总归无人在后宫搅弄风云。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皇帝渐渐大了,身边的永福也从小姑娘长成了二十多岁了,可是还是云英未嫁。问她,你怎么不愿意嫁人?

    永福笑了笑,额娘,女儿想要一直陪在额娘身边。

    宜修笑笑,也没再强迫她做哪些不愿意做的事。

    她也老了,她的心肠比从前软了。

    永福的身子之前被下的毒很是奇怪,只说是胞宫被毁,无法生育,她的借口说日后既不能有自己的孩子还要忍受额驸纳妾,她倒不如不嫁。

    宜修看着永福的脸庞,终究没再说出拒绝的话语。

    只任凭永福陪着她,慢慢的走这人生的路途。

    再后来,皇帝长大了,也要选妃了,之后又是亲政了,后来的后来,宜修因为上了年纪,没有太多的精力,只知道,永?废除了用公主和亲的惯例,他说,大清不需要用女子来维系关系,社稷安危,邻邦关系又岂是和亲一个女子便能平息。

    再后来,永?重用更多有想法的臣子,在大清,这里有了更多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了更多的在国外那些番邦小国,永?的政绩也比圣祖爷还有雍正在位时要高,因为弘历在位的时间比前世要短,国库里的银钱并未被大肆挥霍,永?也有了足够的金钱去支配那些政策的施行。

    在之后,日不落帝国的那个国家突然发动战争,因为年年从大清这里非但赚不到钱反而亏了不少,年年也要购买瓷器还有丝绸茶叶,他们想要同大清争夺土地。

    但是永?早就把大清的军队好好革新过,比起几十年前更加精锐,战事打了几个月,便结束了。永?再一次将国威传扬出去。

    在之后,宜修也就不记得了,只晓得这大清愈发昌盛,国人也不似从前那般要看天吃饭,时常忍受饥荒,家家欢声笑语,孟子说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真正得到了实现,宜修含笑闭上了眼。

    她这一生也是值得了,活到了九十岁,历经四朝,前半生猜忌劳累,后半生终于醒悟,得到了朝臣还有百姓的敬重,身边还有女儿陪伴。

    永福一直陪着宜修,一直到死。

    在宜修闭眼之后,永福也去了,永?遵照永福这个姑母的意思,将她同太皇太后葬在了一处,自此,经历了四朝,看过一个时代的女子终究是落幕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