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宋工程师 > 第339章 改土归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闻言,何顺脸上露出难看的神色。

    其实在江牧来之前,他都气恼的焦躁不安,烦闷不已。

    大宋谁不知道安南那个地方……可是一个人见人畏的鬼地方。

    不光是民风彪悍,而且还分化成一个个土司,平日里百姓只听土司的命令,根本不听朝廷的命令。

    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了他们。

    本来何顺还以为,他在北伐中立了大功,会把他放到一个太平无事的地方做宣抚使……到时候他就混吃等死,整天吃吃喝喝也就行了。

    可是朝廷一纸诏书,竟然把他安排到了安南。

    安南那地方,恐怕他真的要混吃等死,那些土司会联合起来,把他给干掉吧?

    本来因为江牧来,何顺不愿说这些丧气的话,以免打搅到团圆的气氛。

    见江牧提及,何顺犹豫了一下,然后闷声道:“先生有所不知,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前任杜宣抚使,因为手底下的土司不听他的号令,然后他带兵进山剿灭。”

    “那地方,到处都是山沟沟,而且草木茂盛,人往地上一猫,根本不会被发现……杜宣抚使剿匪不成,结果逼反了土司,闹得不可收场,杜宣抚使也因此丧命。”

    何顺苦恼的看着江牧,丧气道:“你说,朝廷这不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吗?到时候我要是不剿匪,那些土司就会做大。但我要是剿匪,搞不好又会走杜宣抚使的后路。”

    说到这里,何顺突然发觉,目前的情况和当时在睢宁县时的情形何曾相似?

    都是无路可走。

    想到这里,何顺眼巴巴的看着江牧,道:“先生,要不您给我参谋一下?”

    “安南远在千里之遥,我对那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说出来的话……可能不是很贴合实际。”江牧假意拒绝道。

    “哎呀,军师,您随便说几句,就比我想一辈子都强。”何顺一拍大腿,如数家珍道:“军师,您对局势可是了如指掌,在睢宁县的时候,就给我指点了迷津,而后按照你说的路子,果然击败了金军。别人说诸葛亮未出草庐,就定了天下三分。我看先生你比诸葛亮还神,只需要稍稍一琢磨,就能知道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何顺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抱拳一拜,道:“还请军师不吝赐教啊!”

    江牧忙侧身让开,他都被何顺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旁的何俊也道:“军师,俺们将士的性命全在你手上了。说实在的,我和大哥我们两人,这几天心惶惶不安的,大哥还嘱咐我,不让我给军师说。”

    “军师大老远的来,不是不想给军师添麻烦嘛!”何顺解释道。

    “军师和咱们又不是什么外人!”何俊提醒道。

    “那行,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观点。”既然两人都说到了这份上,况且何顺又没什么领兵的才能,要是江牧再不对他指点一下,就何顺这样子,去了安南,那就是送人头的。

    “其实说到底,也就四个字……改土归流。”江牧放下手中的筷子,指点道。

    何顺和何俊两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

    何顺抱拳,问道:“先生这是何意啊?”

    江牧道:“土司制度起源于唐朝,类似于藩镇制度,也就是对中央政权无力顾及的西南边陲地区头目的一种笼络手段,承认各少数民族的首领世袭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便于间接统治。”

    “这样的好处就是,能用最小的代价,让那些百姓服从朝廷统治。”

    “但是!”江牧话语一顿,道:“随着发展,那些土司有了朝廷的支持,又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渐渐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尤其是像咱们大宋,还顾及不过来北方的金国,哪能去顾及安南那边的事情?”

    “也因此,那些土司更加骄纵,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甚至还有些土司联合起来,在辖区内做自己民族的土皇帝。”

    说完这些,江牧看向目瞪口呆的何顺和何俊,问道:“大将军,二将军,起因不知道我说的详细不?”

    “哎呀!”何顺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道:“我百思不解土司暴乱的原因,没想到经先生一说,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怪不得那些土司敢公然对抗朝廷。”

    何俊也忍不住崇拜道:“先生虽然没去过安南,但是这番话语,就像是打小生活在安南……不对,祖祖辈辈生活在安南。”

    江牧白了白眼,这何俊是夸他还是在损他呢?

    何顺忙不迭的问道:“先生,至于说的那个改土归流的办法……要怎么应用啊?”

    “目前安南的情况看似棘手,实则不难理顺。其实大将军要对付的,也就是那些弱小的土司……只不过这些土司,熟悉山里的环境,不好剿灭罢了。”

    “对对对!”何顺不由的坐直了身体,一脸嗷嗷待哺的看着江牧。

    “那咱们先不去招惹这些土司,而是先驻军、屯兵、筑卡……让这些土司心中惶恐,趁机咱们可以提出,免费给他们提供学堂,书院等教育体系,让他们重视对汉家教育的思想。”

    “土司惶恐之下,一定会同意的。”江牧又道:“而咱们也可以在教育中夹杂私货,例如宣扬人人平等,忠君爱国的思想,推行忠孝节义的观念等等……”

    何顺越听越是激动,令人拿来了一个纸笔,把江牧所说的话全都记下来。

    而且看着江牧的目光,更是万分钦佩。

    “他的这位先生,不仅洞悉宋金两国的战事,就连西南那边陲之地的复杂情况,也能了解的极为清楚。”

    说的这些策略,除了让人献上一双膝盖,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此刻心中的崇敬了。

    看到何顺和何俊一脸钦佩,甚至还拿着笔和纸不断写写画画,江牧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他愈发卖力的给何顺出谋划策道:

    “等到时机成熟后,也熟悉了那边的情况,便着手推行改土归流之策。也就是不再让土司担任职务,由咱们汉人担任主要职务……一定要切记,施行此计策的时候,要牢牢笼络民心。”

    “土司依靠的是什么?就是广大的百姓。大将军,你可先在一个县施行改土归流,让百姓意识到,这样的政策能让他们拥有田地,拥有财产……自然也就得到拥护了。”

    “那么土司,没了百姓拥护,也会被瓦解。”

    江牧所说的改土归流,是从宋朝就开始研究,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算是真正成功。其中,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反复,镇压了多少叛乱。

    “倘若大将军能平定安南之乱,在广西一带设立巡抚、藩台,将这些区域纳入大宋版图,此乃万世之基,大将军只要能办成,便可名垂青史,安南也会为大将军立生祠。”江牧给何顺分析道。

    “哈哈!”何顺一听,眉眼都要笑开了,笑的合不拢嘴道:“先生说的这番话,简直说到了哥哥我心窝里啊……倘若真的能成,哥哥我可要把先生供起来,日夜跪拜才行。”

    江牧也笑了起来。

    何顺这家伙胆小无能,但是有一点是极好的,就是重情义。

    例如说,何顺之前在北伐战争期间,见到江牧有才能,便把军中大权全交给了江牧,自己绝对不会乱插手。并且还勒令手下人,江牧的命令就相当于他的命令。

    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还有今日,何顺听说江牧要来,便早早地等在军营门口。

    这或许就是何顺的为官之道,没有什么人撑腰,又没什么能力,便整日低调。

    “对了,先生。”何顺看向江牧,皱眉道:“在你没来临安之前,我去了江家一趟……唔,简单和他们说了一下你的情况,江家人听说江毅的儿子没死,倒是挺高兴的,期盼着你早日回去。”

    “哦?”江牧一愣,一般大家族的等级森严,莫名其妙的冒出来一个江毅的儿子……难道江家人没什么意见?

    “江家就不怕我夺了他们的家主之位?毕竟我父亲这一门,算是嫡长子。”江牧疑惑的问道。

    “呵呵。”何顺露出笑容,道:“等过两天你去了江家,自然就明白了。”

    “大将军,能不能给我说说江家目前的情况?到时候我到了江家,也算是有个简单的了解。”江牧敲了敲桌子,问道。

    “嗯。”何顺点点头,沉思道:“自从江元帅去世后,江家的日子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江元帅的死讯传到临安后,江老太爷气急之下,吐了三口血,然后便病倒了。”何顺摇摇头,刚才的喜悦冲淡了一些,又缓缓道:“当时……开禧北伐失败后,担任宰相的韩?腚斜皇访衷渡焙Γ?仿?赘?鸸??蟮眉味ê鸵椤!

    “而后,主战派的官员被史弥远大肆压迫。由于江元帅身死,倒是还受到了追封……只可惜,一点小小的追封并没什么用,再后来江老太爷去世后,江家没了人罩着,便没落了。”

    “若是慢慢没落还好,但是现在最主要的是……无论是史弥远那派,还是主战派,都不怎么待见江家。以至于,偌大的朝廷,江家没什么帮手。”

    “江老太爷的二子,也就是你的叔叔江一诚,此人是个豁达之人,只不过面对江家这样的情况,他也有些束手无力。年龄还不到四十岁,头发就白了。”

    江牧默默地听着,良久后,也是长叹了一口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