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宋工程师 > 第184章 江牧亲自解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十二一开始听不懂这些阿拉伯数字,但是他隐隐感觉有用。

    他耐着性子,继续听了下去。

    很快,他震惊于其中蕴藏的大学问。

    加号和减号原来是这样运算的?比他印象中账房先生算账简洁很多啊!

    为什么加一块会变这样?

    张十二没有什么学问,之前算数都是在地上摆小木棒,然后数木棒有多少。现在学会了加法和减法,想到以后再买东西,就不用费力去摆小木棒了。

    一直听了三个时辰,直到讲课的青云军文吏离开,张十二才意犹未尽的咂咂嘴。

    就在这时,从曲阜县衙传出侍卫的声音。

    “青云军第二期期刊,上面记载各种实用小技巧,还有天龙八部的续集呦,和上次一样,每本仅售五十个铜板!”

    闻言,张十二眼中放光!

    这才十来天,第二期书刊就出来了?

    赶紧买!

    张十二赶忙冲进县衙,但是在县衙内,已经排起了两条长队。张十二心中虽然焦急,但还是老老实实排起了长队。

    看着这两条长队,孔泽也懵了。

    一开始,他以为这种期刊能卖出去一千本就不错了,但是没想到,两千本根本不够卖的。

    甚至孔泽急忙通知费县那边,让费县的工匠抓紧又印了两千本,这才堪堪够卖。

    目前看这第二本期刊如此火爆,想必四千本都不够卖的。

    “主帅大人真是对百姓了如指掌啊,知道百姓心中在想什么!”此时的孔泽,也不由得在内心感慨。江牧从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百姓。

    第二期期刊很快就卖完了。

    更令孔泽没想到的是,那些没买到书籍的百姓,还在县衙门口干着急,眼巴巴的盯着县衙。

    孔泽心中大受触动,于是安排了五个文吏,在县衙外找了一片空地,负责对这些百姓讲课。所讲内容,就是期刊里面的知识。

    之后,青云军下达了规定。

    若是百姓有对农业、商业、工业有益的想法,一经青云军采纳,便会奖励二十两白银。

    这个规定一出,百姓的积极性顿时调动起来了。

    从古至今,这是百姓第一次有了话语权。

    每日有无数对耕种有经验的百姓跑到县衙,向文吏等人说出对耕田的想法。

    例如如何灌溉、如何除草、如何更加高效的使用工具。

    说实在的,江牧在这方面远不如百姓经验丰富,所以江牧打算集百姓之所长,汇百家之言,做成一期期的科普期刊。

    江牧在其中,仅仅是编纂阿拉伯数字和连载天龙八部。

    造纸工坊开动起来,数不清的期刊,一本本的印刷完成,而后火速的运往各地的县衙。

    书籍的火爆,带动了书商的发展。

    书商们组织了人力,挑着担子,将书籍送往了各个村庄。这些书籍不仅在青云军的地盘销售,而且还在红袄军的地盘销售。

    至于说会不会出现盗版书籍,江牧对此丝毫不担心。

    因为五十个铜板一份期刊,这点铜钱,能买来同样多的宣纸就不错了,还想着去盗版,怕不是要赔死。

    随着这些走卒贩子挑着书籍远销其他地方。

    对此,江牧立即制定了相应的关税。

    宣纸十文钱一张,期刊两百文钱一份!

    若有违反此令者,轻者坐牢,重者砍头!

    这关税关系到青云军的税收问题,绝对不能马虎。甚至在江牧的构想中,对于青云军的地盘,江牧给予百姓宽松的环境,也不让他们缴纳繁重的税赋。

    那青云军税赋从什么地方出,就是这商税!

    随着书籍的热销,许多人终于认识到,这个世界上似乎还有一块这么大的市场。

    在以往……具有购买书籍能力的,也就是那些商贾和儒生。

    但是期刊的畅销,顿时让人们意识到,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百姓也可以成为购买群体。

    青云军期刊的扩张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很快,在胶东半岛和济城也发现了期刊。

    金军对于这些期刊深恶痛绝,甚至派兵封杀这些书籍。因为这些期刊上连载的天龙八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辽国和金国的残暴,进而让宋人生出逆反之心。

    但是金军压制是压制不住的,尤其金军压制的越狠,期刊的传播速度越快。

    这个现象,终于被青云军的各个文吏注意到了。

    他们一开始还以为这期刊要丢脸呢。

    可是随着期刊的热销,他们似乎发现了什么。

    这期刊上写的东西,其实就是在搞文化输出,将青云军的文化,潜移默化的传给百姓。让百姓心中,对青云军越来越认同。

    对此,江牧也是非常高兴,他没想到百姓这么给力。

    面对这种情况,江牧决定加紧刊印,再多挣一点钱。

    但是也有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曲阜那边的孔林,孔文正这些人联合各个士子,一共一二百人堵在曲阜县衙,天天对着曲阜县衙的大门痛骂。

    对于这种沙雕行为,江牧听闻后没有任何触动。

    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在这瞎抗议什么?有个屁用!

    要是骂有用的话,还要军队干什么?

    到时候饿他们几顿,他们自然就屈服了。

    但是又过了好几天,从曲阜那边传来的消息,似乎情况并没有改善。

    这些士子就堵在曲阜县衙,妨碍县衙的正常公务,以及散播对青云军不利的谣言。

    因为领头的是孔家士子,还有些是孔泽父亲辈的,孔泽也也不好去管教。

    不能任由这股邪风这样蔓延下去。

    孔泽叹口气。

    要不然最后,青云军在百姓中有莫高的威望,却在士子中威严扫地,那怎么办?

    其实这个时候,孔文正也快坚持不住了。

    因为他这五天内,一粒饭都没有吃,只喝了几瓢水。可是水这个玩意,越喝越饿,越饿越喝。现在的孔文正喝水喝的全身乏力,皮肤浮肿。

    他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群情激奋的士子,嘴角忍不住抽搐一下。

    这他娘的!

    这场抗议可是他组织起来的,他身为表率,绝对不能吃饭。

    但是不吃饭又特别饿……

    “这可怎么办呢?难不成就这样饿死?”孔文正心中忍不住想道。

    就在这时,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似乎绝食太久,身子垮掉了,噗通一下摔倒在地上。

    “有人摔倒了!”

    “快来人呐!”

    呼喊声响遍此地,这些儒生全都手忙脚乱的上前帮忙。

    一听喊叫声,孔文林脸上立马露出兴奋之色。

    死人好啊,死人就证明事情要闹大了!

    旋即孔文林脸又往下拉了拉,一脸悲戚的跑过去,假慈悲道:“没想到青云军如此冷漠,不顾我等儒生性命!咱们都抗议五天了,青云军竟然不做任何回应!”

    “难道他们的心是铁做的?”

    “还有这青云军倒行逆施,虽为宋人,实则宋贼,真是可恶至极!”

    本来这些儒生被饿的头晕眼花,一个个都要坚持不住了。但是又因为这位老者的死,让他们情绪变得激动起来,纷纷联合起来,对着曲阜县衙大骂。

    尤其是孔文正提议不把老者的尸体下葬,就摆在曲阜县衙前,让所有百姓都看看,青云军是如何逼死他们这些儒生的!

    听闻这些事情,孔泽惊呆了下巴。

    谁能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死了一位儒生……且不论他如何死的,这笔账肯定会算到青云军头上。

    而且这孔文正真是个狗东西。

    人家都死了,还不让人入土为安,竟然摆在曲阜县衙门口,这成何体统?

    这些儒生,简直是胡作非为!

    孔泽虽然气的咬牙切齿,但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给费县的江牧写了一封信。

    远在费县的江牧听闻了这件事,顿时觉得此事闹得有点大了。

    本来宣纸和期刊的事情已经搞定了,江牧准备带着一批工匠去开发铁矿,顺便拉动一下经济。但是曲阜这边发生这种事,肯定是要去解决的。

    要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江牧心中思索,最终决定亲自去曲阜一趟。

    于是江牧带着两名侍卫,经过两天的跋涉,在黄昏时分赶到了城门口。

    江牧在城门口命令城墙上的士卒,令他们与自己一起赶到曲阜县衙。

    江牧在离县衙两公里处,令全体士卒刀枪出鞘。离县衙五百米处,命士卒以县衙为中心,封锁各个街道,命令所有商户全部关门。

    江牧的动作,惊动了这些县衙门口的儒生。

    顿时,他们大惊失色。

    看这青云军这凶狠的架势,似乎是要把他们一锅端了啊!

    “要跑吗?”

    此时的孔文正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两腿颤颤。

    但是还没等孔文正有什么动作,江牧带着三百士卒,杀气腾腾的走了过来。

    尤其是最前面的江牧,更是一脸冷冽,等走到这群儒生面前,江牧眼睛都不眨,一指冷喝道:“这群儒生在这妖言惑众,霍乱百姓,给我将这些儒生全杀了,一个都不留!”

    “我擦!”

    一听江牧这充满杀气的话,这群儒生顿时吓得脸色苍白,站都站不稳。有些胆小的人,直接被吓尿了!

    他们没想到,青云军真的敢杀了他们!

    江牧看着这些狼狈的儒生,心中嗤笑一声。

    他在来的路上,也想过如何和这些儒生相处。

    莫觉得这句话很可笑,和儒生相处有什么难的。

    因为儒生偏执又自视甚高,和这些人相处是最累的。

    思前想后,江牧决定先来一手先声夺人,携怒之威狠狠地挫一挫这些儒生的气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