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宋工程师 > 第182章 青云军第一期期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难不成是我拿错书了?”杜双眨了眨眼,不应该啊,江牧桌子上就摆着这些宣纸,也没其他书籍了。

    “应该不会。”薛寒柳摇摇头,这宣纸上是供奉的笔迹,就是不知道供奉为什么写这些东西。

    薛寒柳此时拿着的一张纸,上面明确写着耕种需要注意什么。

    例如土地的肥力如何判断,小麦的育苗,每亩地适合种多少小麦,中间如果加上两垄豆子,会增加土地肥力等等……

    这供奉修的就是这样的一部书?

    像这样农时的书,都是古人的经验一代代的传下去,还用江牧来编篡新书?

    薛寒柳面色诧异,她总觉得哪里有点问题,因为在她心中,江牧可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怎么会下大力气编出来这样一本书呢?

    薛寒柳觉得江牧有什么深意,于是硬着头皮向下看。

    但是这三张宣纸,翻来覆去看了一遍,通篇写着小麦的种植方法。

    而且这写的语言……怎么说呢,没有一点点行文的规范,就像是随口说出的话一样。

    按理说,以供奉的学识文采,不应该写出这种俗文。而且这俗文在读书人眼中,就是粗鄙不堪的,因为没有之乎者也,也没有任何押韵。

    “除了养猪和那个什么阿拉伯,供奉还写了什么?”薛寒柳忍不住问道。

    有个文吏举着手,赶忙道:“寨主,这一篇是讲的医学……只不过这个医学,好像和咱们的中医不一样。”

    薛寒柳拿过那几张宣纸,顿时俏脸一红。

    因为江牧这几张宣纸上讲的是遇到外伤如何止血和急救,包括平时如何注意卫生,如何消毒等等……甚至江牧怕人看不懂,还在宣纸上画了两个惟妙惟肖光着上身的小人。

    其中一个小人,还是个女的。

    这也太粗鄙了吧?

    薛寒柳实在忍不住了,心中实在想不通江牧要干什么。

    其他的文吏也是抬起头,一脸无辜的看着薛寒柳。

    众人面面相觑,供奉这是真的要出书?

    要是真的出了这本书,恐怕会让天下的士子笑掉大牙吧?

    “供奉这本书,倒是挺别致啊。”有文吏牵强的笑道。

    杜双却丝毫不给江牧面子,干脆的道:“真不知道供奉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不是满腹经纶吗,怎么写出来这玩意,不会是在瞎搞吧?”

    薛寒柳摇摇头,反驳道:“我觉得供奉必有深意。”

    有深意?

    算了吧!

    有文吏小心翼翼的试探道:“要不咱们把这些文稿全烧了,就当这本书从来没有出现过。”

    就在这时,江牧晃悠到了县衙,看到众人手中的文稿,笑着问道:“你们看过来?”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向江牧抱拳道:“都看过了,只不过有些不懂……”

    “不懂?”江牧疑惑了,从一旁文吏手中拿过文稿,问道:“这上面有生僻字?你看不懂?”

    “没有。”文吏摇摇头。

    “那是我写的句子不通顺?”

    “也不是。”

    江牧更加诧异,问道:“那你有什么看不懂的?”

    “大人,我只是看不懂大人为什么会编篡这样的一本书。”

    闻言,江牧笑出了声,解释道:“这可不是书啊,这个叫做期刊……嘿嘿,以后还要连载的,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出一本。”

    期刊又是什么鬼东西?

    像这样的书,以后还要印发?

    “还有这上面写的东西,可是我的得意之作,此书如果推广开来,那可是能够教化百姓,帮助齐鲁百姓增进学问的。”

    众人一愣,这书真有这么大的威力?

    见众人一脸不相信,江牧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因为在唐宋时期,宣纸制造技术不纯熟,导致书籍只在儒生中流传。

    这也就导致,儒生掌握着时代的话语权。

    一直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话本小说在民间故事流传开来,百姓才慢慢接触到这些文学作品。

    而江牧写这本期刊,本就不是让儒生看的,而是让百姓看的。

    例如在江牧这第一期期刊上,为了让百姓多认识点字,特意连载了天龙八部小说。

    寓教于乐,一方面能够激起百姓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还能让百姓感受到国仇家恨的情怀,进而增加他们对青云军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还有算数和医学,对百姓的帮助也蛮大的。

    尤其是在农业方面的知识,如何保持土地肥力,如何灌溉,如何育苗,播种多少种子才能和田地达到供需平衡。

    在江牧看来,这期刊可是非常有用的。

    “把这些宣纸装订成册,然后命名为青云军期刊……唔,先印个五万册,以五十个铜板为一本,卖给百姓。”江牧直接吩咐道。

    五万册?

    众人吓了一跳。

    这印的也太多了,平时的书籍能卖到一千册就不错了。

    只不过这价钱,倒是挺便宜的。

    “供奉,用不用再考虑考虑?咱们印的是不是太多了?”薛寒柳问道。

    “不用考虑了。”江牧摇头,道:“直接开印吧。”

    因为江牧在青云军中有说一不二的威望,所以众人就算不理解,也都遵从江牧的命令。

    于是乎,印刷工坊日夜开工。往往这边宣纸刚造出来,直接就拿去印刷了。

    在南宋时期,印刷技术发展的比较先进。江牧一声令下,印刷作坊上上下下便开动起来。

    一捆捆的期刊,用麻线装订起来,直接印刷而出。

    只不过,凡是看到这书籍的人,都是一脸懵逼。

    因为这本书完全是开创了先河啊!

    从古到今,从来没见过这样直接用大白话不加修饰的写文章。

    并且,这上面的文章……怎么这么粗鄙呢?

    但是他们听说这本书,是青云军的主帅江牧所著,一个个顿时不敢懈怠。

    因为江牧在他们这些百姓心中,那可是一位高人。

    很快,第一批的一万册书籍印刷好了,分发给各个县衙,让他们代为销售。

    那些领了书籍的县衙,本来如获至宝的捧着书籍回到县衙。但是当他们看过之后,顿时呆在原地,只觉得头上有无数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他们再三确定,这本书真是江牧著的?

    翻遍整本期刊,他们终于发现了这本书的优点。

    这毛笔字写的还不错,而且不同于之前的字体。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优点。

    甚至,他们心中七上八下的,觉得这本书卖不出去,到时候江牧会不会怪罪他们……

    “咳咳。”孔泽也是一脸无奈,安慰众人道:“不要担心,咱们先卖五天,要是真的卖不出去,咱们发动亲朋好友,每人买几本……唔,咱们也就分了两千多册,不算多。”

    众文吏一听,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再说,这本书顶着青云军的名头,好歹也能卖出去上千册……不对,能卖出去上百册吧?

    众人心中都没什么信心。

    第二日,曲阜县衙打出来招牌。

    青云军江牧亲自编写书籍,老幼皆宜,尤其适合百姓阅读,每本仅售价五十个铜板。

    这一条消息,顿时吸引了不少普通百姓。

    主要是因为江青云军的名声一向很好。

    只要民众听说青云军制定什么规定、或者施行什么政策,民众都是喜闻乐见的。

    而且这期刊也不贵啊,那么厚的一本,竟然只要五十文钱,这样算下来,甚至比五文钱一张的宣纸还便宜。

    于是乎,这条消息如同狂风骤雨般,传遍了整个曲阜县城。

    远在曲阜城外的孔林中,孔文正等人也收到了消息。

    “编书?”孔文正气的咬牙切齿。

    在孔文正看来,他都没资格编篡书籍,但是那个江牧,竟然敢作书立言,简直是十恶不赦!

    扭过头,对家仆吩咐道:“去买一本,我倒要看看他写的是什么狗屁东西!”

    “是!”家仆拿着银子出了孔林,到了中午时分,捧着一本书回到了孔林。

    孔文正看着那封面上写的青云军期刊五个大字,简直闪瞎了双眼。

    而孔文正翻开书籍的一刹那,直接凌乱了。

    因为第一章的题目是论母猪的产后护理。

    看到这个题目,孔文正觉得自己不干净了。

    尤其是接下来的词汇,让孔文正眼前一黑,差点心脏骤停。

    母猪产仔后,如果奶水太少,可以把黄瓜根、蔓洗净切碎,放入豆腐汁中喂猪,即可下奶……

    仔猪长到一个月大,需要进行阉割,阉割的方法如下……

    孔文正觉得他不认识这些文字了,因为在他心目中,文字是高尚的、纯洁的。但是这些纯洁的文字,竟然被江牧用来写这些玩意?

    一瞬间,孔文正全身颤抖,怒目圆瞪!

    “有辱斯文啊!”

    “简直是败类啊!”

    “这是有多恶毒的内心,才写出这些粗鄙不堪的文字?他江牧要是喜欢养猪也就罢了,怎么还编篡成册?世风日下,青云军道德沦丧啊!”

    这是要把曲阜的百姓,都带上一条不归路啊!

    金军好不容易被赶跑了,曲阜百姓好不容易过几天安稳日子,你江牧编出来这种书籍,到底是何用意?

    古往今来,那么多圣贤书,四书五经蕴藏圣人大道,你却用这种书籍污人眼球!

    孔文正越想越是愤怒,双手紧紧的握住期刊。半晌,他把手中的期刊撕得粉碎。

    因为青云军,害他损失了一万多两白银,赔的他倾家荡产!

    现在,青云军又搞出来这个辱门败户的期刊!

    新仇旧恨加在一块!

    他孔文正,终于要爆发了!

    为天下儒生而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