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贤王横扫天下 > 第10章 圣意难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天后,宋民接到了陛下的旨意。

    他不但无过,反被赏赐。

    而李家,这一次是真的遭了大殃了。

    包括尚书令李冠在内的李氏子弟,有半数被降职,发配到了各州郡。

    李冠本人的处境虽然相对好一些,但也远离了大周政治核心,被外调三辅,成了河南尹。

    宋民拿到这一道圣旨之后,好长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皇帝老儿这算是什么意思?

    他本来都已经做好了应对狂风暴雨的准备,结果……风和日丽?

    “李伯,你来说说,陛下这一道旨意是不是有什么深意?我不相信陛下会真的觉得我做对了。”宋民拿着圣旨问蹲在门槛上,活像个老猴子一般的李伯。

    李伯闻声,缓缓站起身来,“殿下,陛下自然是有深意的。而且,恐怕还不简单呢。”

    “你说说。”宋民好奇的问道。

    对于大周而言,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外地人,即便有原主的记忆,但有些事情总是不够了解的,譬如揣测圣意。

    而这个原主若是能够揣测明白圣意,也就不至于落到如今这个处境,在朝中孤零零的像个孤魂游鬼一般,最终被发配到了这个地方。

    李伯吸了两下泛红的鼻子,搓着双手,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猥琐至极的气息,说道:“殿下这数天里的举动,过于频繁了。先是击退匈奴游骑,其次是跟朝廷要钱,而后又大力赈灾,安抚流民,再加上眼前的查抄李家,所得悉数用于赈灾。”

    “如此行为,在殿下自己看来,或许仅是一时心软,想要做点好事。可是对于其他人,譬如陛下,如其他诸位皇子而言,殿下这一系列动作,分明就是勤政爱民之举。”

    宋民神色间满是诧异,“就这?就勤政爱民了?”

    “正是,反正老奴也是这么认为的。”李伯笑了笑,说道。

    宋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你要这么说,那我大概就有些明白了,所以你的意思是有些人觉得我产生威胁了是吧?”

    “有些人或许会这么想,但陛下肯定不会这么想的。”李伯非常肯定的说道。

    宋民看向了李伯,“你要这么说,那我反而就有些不太明白了,陛下不是这么想的,那为何会有这样一道旨意下来?”

    “陛下已经老了,这个事实,陛下自己想比也很清楚。自太子殿下被禁足,当今陛下就摆出了一副你们这些儿子自由竞争的态度。虽然有些话老奴说出来有些不合时宜,但既然殿下问了,那老奴就冒昧说了。在诸位皇子中,殿下目前是除了太子之外品阶最高,但实力最弱的。”李伯说道。

    这个事情,不需要李伯说,宋民的心中也很清楚。

    他可不就是最弱的嘛,在朝中连一点的羽翼都没有,也就是比其他的皇子地盘大一点而已,可这在竞争皇位上没有任何的好处。

    其他那些皇子暗中发展的羽翼,加起来可比他这个肃王的地盘要大的多。

    但眼前这个事情,宋民心中隐隐有些明白了。

    “陛下这是刻意在抬我,借机打压其他做的出格的皇子,是不是这个意思?而李家是老二的人,所以陛下这是在敲打老二?”宋民问道。

    李伯含笑点头,“殿下聪慧。”

    “你别跟我扯什么聪慧,我这是被丢出来挡火力了啊!”宋民一脸郁闷的说道。

    他这才稍微做了一丢丢的事情啊,不至于这样子针对吧。

    老皇帝这心,太黑了!

    李伯劝慰道:“殿下,您其实也无须紧张,二皇子就算是想要针对殿下,也不是那么好下手的。”

    宋民将圣旨收了起来,问道:“灾民的安置情况如何?”

    “这数日间,老奴奉殿下的命令,已于城外设立了粥铺九十处,安置灾民十一万。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民,正从肃州各地赶来,不出旬月,这个数字恐怕还要翻一倍。”李伯瞬间严肃,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个小老头,在牵扯到自己的工作时,态度严肃的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宋民倒了一杯茶,一边喝着,一边缓缓在厅中踱着步,“眼下,还有一个事情。不能让灾民养成万事都依靠官府的恶习。如果让他们发觉他们的生死真的有人管之后,恐怕就没有人愿意付出劳动了。”

    “人不能惯着,一个冬天,足以把这些原本勤劳的百姓,用粥铺养成你不给钱就造反的暴民。”

    宋民曾亲身接触过扶贫,有些人越扶越贫,一年四季什么也不干就等着救济粮救济金。

    如果不给他们,他们的嘴巴就会瞬间变成刀子,开始四处闹事。

    李伯讪笑了两声,“殿下,此事不至于吧?”

    宋民摇了摇头,“这都是历史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必须让他们有事可做,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奔明天。”

    李伯奇怪的看着宋民,他发觉肃王最近说的话,是越来越令人迷糊了。

    不过他勉强倒也能听得懂,不就是让人干活嘛。

    他说道:“可是殿下,这大冬天的上哪给他们找活干呢?”

    这个问题,宋民也在想。

    是啊,这大冬天的上什么地方给这些灾民找活干呢。

    十一万的灾民,而且还不是总数,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这已经占了整个肃州将近二十分之一的人口。

    “冬天……”宋民的脑子转了一圈,目光忽然定个在了李伯的身上。

    看着宋民出神的目光,李伯不由的有些心慌,“殿下,老奴现在盯着粥铺那边,实在是……分身乏术。”

    “你怕什么,我只是想问你有没有见过黑色的石头?”宋民的目光中闪烁着精光,有些激动的问道。

    李伯左右想了一圈,说道:“殿下想说的是煤饼吧?”

    宋民愕然,“你知道?”

    “煤饼老奴自然是知道的,有不少的铁匠铺子里,都用煤饼打铁。”李伯说道,“不过肃州之地少见,在京城里倒是常见的很。”

    宋民惊异的发现,好像他才是孤陋寡闻的那个。

    原来这个世界已经使上煤炭了,他看了一眼放在房间里,燃烧着的火盆,问道:“那为何我们取暖所用的,依旧还是木炭?”

    “煤饼需要有良好的通风,不然那个浓烟,会要命的。寻常百姓用不起,王侯贵胄不敢用。”李伯很随意的说道。

    “原来是没有设备。”宋民念叨道,“既然如此,那就是双管齐下,煤饼和火炉一起搞。既然有东西,这大冷天的,守着一个火盆把人冻的跟个鬼一样,有什么必要。”

    火炉子这东西又不是特别难弄的东西,只要有铁,随便一个铁匠估计都能浇筑的出来。

    “火炉?”李伯听的一脸懵。

    但宋民显然没有想着给他解释解释这个东西是什么。

    “走,我们去灾民安置营地看看。”宋民说着话,人已经走到外面去了。

    李伯脑子里回旋着火炉这个新鲜的词汇,连忙跟上了宋民的脚步。

    ……

    肃州城,本名金城。

    只是因为此地乃是肃州政治、经济、战略的核心,人们往往便把它简称成了肃州城,只是在后面加了个城字,以便和整个肃州作为区分。

    肃州城有城门十二座,城高墙阔,是西北地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坚城。

    宋民的马车迤逦出了南城门,朝着?阴河北岸而去。

    如此大批量的灾民安置,用水是一个大问题,艰苦贫瘠的西北地,想要找到水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金城有?阴河穿城而过。

    这一条养育了整个西北和中原大地的母亲河,这一次也给宋民帮了天大的忙。

    灾民沿河安营安置,虽然免不得要挨冻,但大量用水的问题,得以解决。

    “狗……狗……王爷来了!”

    当宋民刚刚踏进那连绵成了广阔一片的营地,一道响亮的喊声便在不远处响起。

    宋民的脸色刷的一下就黑了。

    泥马的,吃着我的粮食,你们这帮人还骂人!

    “刚刚谁喊的?”宋民环顾四周,眼神不善。

    其他人骂他,他是完全接受的。

    但是这些灾民骂他,就让他有些难受了。

    为了给他们筹措过冬的粮食,他现在都被老皇帝摁在砧板上了,他们竟然还不知好歹的骂人。

    数十个王府护卫立刻四散开来,手中刀寒光闪闪的。

    王府中有了钱粮,不但宋民的腰杆子硬了,他们也变得骇人了许多。

    忽然,人群发生一阵骚动,一个瘦小的汉子被几个人给扔了出来。

    “王爷,这泼皮喊的!”

    “请王爷重重责罚,他不代表我们这些人。吃着王爷赏赐的粮食,还对王爷如此不恭,当杀,一点也不知道感恩的混账!”

    几个王府护卫,犹如虎狼一般奔了过去,便把那个瘦小的汉子给拽了过来。

    宋民看着面黄肌瘦的汉子,俯身问道:“你为什么要骂我呢?是不是本王还有什么地方让你不满意的?”

    汉子有些被吓傻了,不断的摇头。

    “你说话呀!”宋民喊道。

    “王……王爷,小民,就是……喊顺口了,王爷赎罪。”

    好半天,汉子的口中才艰难的挤出了一句话。

    “喊顺口了?嗯,你这个理由我觉得我能接受,那你就站这儿喊吧,我看喊个两天应该就不会那么顺口了。”宋民微微一笑,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说道。

    骂他都还能骂成惯性了,这个毛病不能惯着。

    之前的他确实是缺德,但讲实在的,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并不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