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戚继光属于将门虎子,十七岁就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当上了指挥使,后世的盖棺定论很明确,这是民族英雄。
而李成梁,实际上也是将门之后,乃是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使,只可惜到了他这代,家势不振,居然穷得出不起去京师继承职位的路费,最后还是东拼西凑才勉强赴京。
此时还没有女真人什么事,大明边境主要的问题还是和蒙古人的冲突。大家打了快两百年了,今天你抢我,明天我砍你,抢完砍完,各自回家洗洗睡了,谁也没能力把谁彻底揍趴下。
到了隆庆元年,李成梁总算回到了辽东,此时他已经四十来岁了,却从零开始,过起了一刀一枪的军旅生涯,之后参将、副总兵、总兵一路提拔上来。
辽东总兵这个位子并不好做,他要独自面对蒙古左翼和女真。对于这两个势力,朝廷的态度是打一派拉一派,女真是大明刻意扶植的,目的是对抗蒙古。
不过女真和大明貌合神离,实际上也是各取所需,李成梁的诸多前任,有死于蒙古之手的,也有死于女真之手的。
李成梁当领导其实说起来和高务实有些类似,他带兵从不给部下灌输什么天命大明、皇上仁爱这套东西。他的风格很是简单粗暴,只要将士们英勇杀敌,什么荣华富贵、吃喝嫖赌,他通通满足!所以很多蒙古人、女真人都跑来给他效命。
辽东有三部女真:分别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这三大部落互相之间也是时战时和的。
其中以建州女真最为强大,本是明朝设立的建州三卫,不过到了这个时代,基本从守军变成了强盗。
李成梁对付女真的策略主要有两条:一方面是以夷制夷,拉一个打一个;另一方面是从不赶尽杀绝,总是保证留敌人后路,在立下战功的同时,保证自己还能有下一次仗打。
结果,关外烽火不断,他的战功却一再累积,甚至捞到了爵位,成了朝廷不可或缺的栋梁,尤其是在辽东,没有人不敬他三分。
相比于“长于谋身”的李成梁,戚继光就显得“傻”多了,他更倾向于一次性解决问题,在他看来,稳固边疆靠的是对敌人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没法毁灭性打击敌人,那就强化自身,让敌人无机可乘。
当年戚继光在肃清东南沿海倭患之后被调到北方戍边,扼制来自蒙古的威胁。他一开始就总想采取一劳永逸的策略,力求进行毁灭性肃清,使敌军不敢再犯,不过由于蒙古与倭寇不同,倭寇基本都是步兵,戚继光靠着严肃军纪,机动性比倭寇强,毁灭性打击可以办得到,但对蒙古却不然,试了好几次,都只能击溃、击退。
再加上朝廷的政策变化,变为“西怀东制”,于是戚继光主要转入防守,开始修整长城,建立空心敌台,研究开发各种兵器与军事战术,以求长期巩固防线。
后来蒙古人见蓟镇这边讨不到好处,就逐渐不怎么往这边内犯了。
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于戚继光个人来说却未必。历史上的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因为边境安定而失去价值的戚继光也很快被作为张居正一党遭到了罢黜,但神奇的是,同为张居正亲信的李成梁,却因为辽东大地战火不熄而继续得到重用。
戚继光郁郁而终,李成粱富贵终身。反差巨大的结局告诉了所有大明武将最好的谋身之道,于是在明朝末年的大动荡中,身负守土之责的明朝方面大将们,把养寇玩寇的招数玩到了极致,最终玩出了崇祯皇帝煤山上吊的悲惨结局。
也许,养寇自重不是明亡的唯一原因,但也一定是直接原因之一。最可笑的是,这些人养寇的时候拿这寇当做笼子里的野兽,却居然没料到这野兽养得久了,居然能把笼子撕开,将猎人反杀。
而论养寇,大明养寇第一人就是晚年的李成梁。
本来高务实以为李成梁应该是到了六十多岁才开始玩养寇的,却不料他堕落得比自己想象中更早一些,还没到六十岁就已经开始干了。
干也就算了,朱翊钧居然还发现了。
历史上的万历帝到底有没有发现过这一点?恐怕也是有的,毕竟朝廷里面并不都是蠢蛋,一直有人弹劾李成梁,万历帝不可能没有看见过这些奏疏——他不上朝又不代表不理政,要是不理政,难道三大征是鬼指挥的?
可是为什么历史上的万历帝只是将李成梁罢免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又让他官复原职,继续掌握辽东去了呢?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万历十九年,李成梁为言官所劾,十一月,万历帝就罢免了李成梁在辽东的职务,让他仅仅以宁远伯的身份入京朝见。
到了万历二十年,?\拜在宁夏反叛,御史梅国桢上奏,请求朝廷重新起用李成梁,但给事中王德完坚决认为不可,于是这事儿就被搁置了。这样,李成梁失去了参加宁夏之役的机会。
但万历帝却又派他的长子李如松为总兵,参加平定?\拜之乱,如此一来,李成梁虽然失去了立功起复的机会,但李如松因此成了新一代的名将。同时李成梁之前麾下所率领的战将们也先后被重用。他的手下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等人都获得富贵,都成为主宰一地的重将。
而自从李成梁离开辽东之后,辽东十年之间更易了八位主帅,辽东的边防一步步废弛,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万历二十九年八月,辽东总兵马林因为与税使高淮争执,被弹劾而获罪。大学士沈一贯上书说李成梁虽老,还可以继续带兵。于是朝廷命李成梁再镇辽东。
此时的李成梁,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了。然而这个时候,辽东所面对蒙古左翼的土蛮、长昂以及把兔儿等都已经离世,蒙古人的入寇已经很少了。而开原、抚顺、广宁之前又开马、木等市,女真诸部为了获取利润,都相当恭顺臣服。
这对朝廷是好事,对李成梁却是坏事,因为在他的思维中,“狡兔死,走狗烹”,边境若是稳定了,蒙古人和女真人都老实跪下叫大明爸爸了,那还要他这条走狗有什么用?
于是为了彻底破坏掉大明与其他蒙古、女真的联合可能,他实行暴力征伐,先是对泰宁部速把亥,然后是叶赫女真等先后实行打击。而这一时期,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一步步蚕食海西女真,力量不断壮大起来,李成梁为了培养敌人,故意视而不见。
万历初年时,李成梁曾建议建立宽甸六堡,到了万历中后期,六堡已经有六万四千余户,大明在辽东东部的实力明显加强,对建州女真拥有足够的威慑力,这是他早年还站在大明立场上做的正确决策。
但到了万历三十四年,李成梁为了养寇自重,竟然以宽甸六堡孤悬于外、很难守住为由,舍弃了六堡,将那里的六万四千余户居民迁移到内地,当地居民依恋家室不想离开,李成梁更以大军驱赶他们,甚至造成很多流血事件,死伤众多,为此他再次受到大量弹劾,万历三十六年,李成梁再次被劾罢。
熊廷弼守辽东时,曾经明确的说李成梁罪可至死。然而,朱翊钧仍然没有杀他,只是“解任”,而不夺命。
现在高务实觉得自己最关键的就是要搞明白,历史上的万历帝按理说也应该看出来李成梁是在养寇自重了,为什么偏偏就不杀他?
甚至从今天朱翊钧对他说的这些话来看,他对李成梁的养寇自重是早就了如指掌了的。
这样的话,这个问题就更大了:凭什么不杀他啊?
李成梁可不是他高务实,以高务实现在这样的名声,皇帝要是杀了,那肯定是“骂名滚滚来”,可李成梁一个武将,说句不好听的,杀了就杀了,真当辽东军敢造反?
开什么玩笑,此时的辽东可不是后世的“北大仓”,就算辽东军真的反了,中原只要断粮断饷,辽东自己就要自相残杀,山海关都进不去。
高务实有点挠头,实在想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来,只能在心里估计,一定还有什么情况自己没能掌握,而那个或者那些情况严重影响了万历的决断。
于是他试探着问道:“皇上如果觉得李成梁有负圣恩,将他解职了就是,何必如此纠结?”
“解职了用谁呢?”朱翊钧摆手道:“朕仔细看过辽东诸将的履历了,现在除了李成梁,换谁只怕都不太稳妥。况且,蒙古方面的局势,也不方便朝廷现在把李成梁换掉。”
“这是为何?”高务实问道。
朱翊钧叹了口气,道:“俺答现在要死不死的,甚至把长孙都派去了察哈尔,看起来已经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了,而图们那厮却不安分,朕怀疑如果现在俺答突然死了,恐怕图们就更没有后顾之忧,到时候,不论他是去谋取蒙古右翼,还是继续‘东征’谋我辽东,对大明而言都是坏事。
李成梁的战果虽然有不少水分,但那是朝廷刻意配合宣扬的,为的就是震慑察哈尔和女真,倘若此时辽东换帅,而俺答又好巧不巧地死掉了,届时辽东会不会出事?如果出事了,怎么收拾局面?收拾这个局面要花多少钱?这些都得考虑……不瞒你说,今年朕在全国已经减免了七十多万两的赋税,要是现在辽东出了乱子,这笔钱就成窟窿了。”
“所以,”朱翊钧下了定论:“现在李成梁是不能换的,但是朕也不能看着他这般乱来……这事儿,你没回来之前不好办,你既然回来了,朕就有了点主意,先让李成梁再无法无天一阵,等俺答一死,看看情况,朕再出手。”
高务实诧异道:“皇上,俺答什么时候死,这事儿……说得准吗?”
朱翊钧得意一笑:“说得准,朕有内幕消息。”
感谢书友“夜深人静还在睡”的月票支持,继续求订阅和各种票票~
【悠???且??免?看???Q源APP??,安卓手?C需GooglePy下?安?,?果手?C需登?非中??箨???粝螺d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