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 > 第395章 曹家可真能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另一边,曹家。

    高士林被罢官刺配流放,牵连到了妻儿老小。

    曹国舅为了安抚高士林,也为了堵住对方的嘴。

    不但花了大笔钱打点上下,好让高士林在流放的路上舒坦些。

    毕竟流放么,若是出点什么意外,谁也说不准的。

    曹家又为其妻儿老小安排了好的去处,又是一大笔开销。

    毕竟高士林是被官家亲自处罚的,曹家想帮忙可比寻常时候更加费力。

    可又不能置之不理。

    明眼人都知道,高士林是为了曹家办事,为太后效忠。

    如今高士林出了事,若是曹家不管不问,这让旁人怎么看?

    不仅会被政敌看笑话,还会寒了其他太后党羽的心。

    本来太后党羽就没剩多少了,若再寒了心,转投官家。

    那曹家还玩什么?

    干脆直接放弃算了。

    曹家不想放弃,所以也只能尽全力帮忙。

    没办法,太后不给力,每天就会喊头疼。

    一问就是头疼。

    还有什么可指望的?

    曹家上下打点,竟然支出了不菲的开销。

    其实这也是赵策英安排授意的。

    既然想打点,那不让其大出血怎么成?

    这一下,看着支出的账户,曹国舅的儿媳妇有些心疼。

    如今曹家是由她主持中馈,曹国舅是外戚,曹家又是个大家族,人情往来的支出都是大头。

    虽然曹家也是开国重臣,家底雄厚。

    可架不住曹国舅的爷爷曹彬,太能生了啊!

    作为开国名将,曹彬作战能力毋庸置疑。

    同样的,他造人的水平也毋庸置疑,光儿子都有七个!

    这要是先帝有这水平,哪怕只一半的水平,哪还有当今官家的事啊?

    所以,尽管曹家家底雄厚,很是富贵。

    但都被分了。

    况且如今曹国舅的曹家,又不是嫡系。

    曹国舅的爹曹?非嫡长子,甚至连第二、第三都排不上。

    能力不出众,出生又靠后,怎么和前面的兄长们相提并论?

    五个手指头尚且有长短,更何况曹彬有七个儿子。

    曹彬对曹?不重视,自然而然的,也不可能把家产分给其大头。

    曹国舅所在的曹家,如今能有今天的风光,全拜家里出了个曹太后所赐。

    饶是如此,曹太后为了声名,并没有过多的厚赏娘家。

    而先帝呢,对曹太后也并不重视。

    先帝当初偏爱张贵妃,也就是后来被他追封的温成皇后。

    但凡先帝对曹太后有敬重之心,也不会搞出生死两皇后的事来。

    这何止是打脸?分明是把曹太后的脸直接摁地上踩踏摩擦了!

    所以,曹国舅家里看似风光,光鲜亮丽。

    实则家底并不算殷实。

    就连那强买田地的事,曹家都没敢做,生怕毁了太后的声誉。

    没办法。

    曹太后当初就是靠着好名声,才被朝臣推荐为皇后的。

    曹太后一生并不受先帝爱戴,甚至更多的时候只被对方当个工具人。

    还有传闻说,曹太后一辈子都没有受到先帝的宠爱过,所以连子嗣都没有。

    这样的处境,曹太后又怎能不谨慎小心,爱惜羽毛?

    况且前头还有个被废的郭皇后。

    说实话,这也是曹家为什么要支持太后争斗的重要原因。

    因为曹家眼看着,太后好不容易熬出头了。

    先帝没了,没人能压得住太后了。曹家终于可以崛起了。

    结果还没享受多少,就被官家给打懵了。

    若是太后真的被斗倒了,曹家以后就是普通的外戚。

    那连现在的状况都很难维持了。

    曹家怎么可能甘心?

    自是要斗的。

    反正斗输了,他们也有太后兜底。

    斗赢了,不就让曹家更上一层楼吗?

    结果一出手,不但折进去了一个姻亲,还花出去大笔的钱财。

    这让曹国舅的儿媳妇崔大娘子只觉得无语。

    “今年的支出,真是一笔烂账。”

    崔大娘子揉了揉额角,只觉得头疼。

    她现在有些羡慕大嫂,直接跟着大哥去了任上,不用管家。

    哪像自己,每天为了开源节流而头疼。

    可恨老太太老奸巨猾,等她进了门后就直接把中馈交给了自己。

    美曰其名是为了她好。

    实际上,就是想把这焦头烂额的事推自己身上!

    这么多年,崔大娘子觉得自己的头发都比刚成婚时稀少许多了。

    她心腹女使看着很是心疼。

    “大娘子,这笔账是国舅爷支出的,不如你去请教请教老太太,看她有什么主意?”

    “她?”

    崔大娘子冷笑:“定然又要哭天抹泪了,说自己没用了。”

    她顿了顿,有些发愁的问:“先前田掌柜说的那墨条,可有消息了?”

    “有消息了。”

    心腹女使低声道:“田掌柜的多方打探,终于探听出墨条的来历,那墨条出自雍丘。”

    “雍丘?”

    崔大娘子皱了皱眉:“离汴京有些远了。”

    “也不算远,就在汴京附近呢!”

    “继续说。”

    崔大娘子点了点头。

    女使道:“田掌柜的亲自去了雍丘,找到了一家富户。说是墨条就是他们家祖上的手艺。”

    崔大娘子更是不解:“若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为何先前这墨条全然不出名?”

    女使低声解释:“田掌柜的也觉得纳闷,后来经过打探才知道。原来这户人家的祖上的确靠着墨条发了家,买了田地。谁知就此惹了人红眼,遭了祸事,险些家破人亡。后来其子孙便不敢轻易沾染墨条的生意,生怕再出事端。若不是这些年,祖上留下来的田地被达官显贵一再侵犯,险些没了活路,他们也不会再次做墨条了。”

    崔大娘子想了又想。

    “田掌柜打探出来的,可保真?”

    “应是不假。”

    女使也不确定:“但田掌柜蹲守在人家外面,的确看到对方不停的做墨条,还给那些书坊供货,想来做不得假。”

    崔大娘子想了想:“田掌柜可跟人谈过了,多少银钱对方肯卖方子?”

    女使提到这就一脸不忿。

    “这富户不知好歹,竟对田掌柜说千金不卖!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打死也不能卖。”

    “这样啊……”

    崔大娘子手指轻敲了敲案几,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