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宋朝异姓王 > 第十章 京兆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第二天,李杰依然早早的起床,在练武场练功,这几年李杰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先练一个时辰的武功,然后吃饭,吃完早饭开始读书、练字,到了晚饭过后,再次练两个时辰的武艺,再去睡觉!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雨交加,几乎没有中断过,除非有事不在家,要不然李杰从不间断!

    毕竟现在李杰才十三岁,过完年才十四,家里的事情,李华全部处理了,又不愁吃穿,李杰除了练武读书,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年少的身躯,却藏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李杰自然不会像别的小孩那样贪玩,因此对于李杰来说,这样辛苦的修炼学习,倒也让他过的很充实,一点都没有辛苦的感觉!

    在李杰练武的时候,隔了一会,周侗也起床了!洗漱完毕之后,周侗来到练武场,坐在一旁观看李杰练武!等李杰将所学的武功,全部修炼了一遍之后,周侗将李杰叫来,告诉李杰,早饭过后,自己就要出发前往长安城了,依然没有告诉李杰,自己去长安城的目的!

    随后李杰回到房间,换了一身衣服,洗了把脸,便陪着周侗一起吃饭!而得知周侗要去长安的李华,也赶过来作陪!吃完饭之后,李华还给周侗准备了一些盘缠,和李杰一起,将周侗送到官道旁!周侗作为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部队里的教官,没有什么职权,只是教授禁军习武罢了,甚至连军官都算不上,和现在负责训练新兵的新兵营班长差不多,俸禄也并不高。虽然住在京师,但其实没有多少钱!和李家这土财主比起来,相差甚远!因此他也没有拒绝李华给的钱财!

    原本周侗和李家的关系就不错,和李华也是兄弟相称,再加上现在周侗可是李杰的师父,有了这层关系,他们已经算是一家人了,因此周侗并没有和李华客气!毕竟有钱花,谁也不会拒绝,能过的舒服一些,谁愿意苦哈哈的过日子!

    送别了周侗之后,李杰和李华聊了几句,便返回书房继续读书!马上自己就满十四岁了,到了十四岁,也就可以参加童子试了!按照惯例,童子试会在每年的六月进行,也就是再过几个月,李杰就要参加童子试了,因此他可不会耽误时间!毕竟在宋朝,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考中科举几乎是最好的一条路,所以李杰可不敢掉以轻心!

    李家有家奴仆人上百人,还有数千佃户,在加上李家还有酒厂和酒楼,因此李华的事情可不少,李杰回去读书,李华自然也去处理李家的事务了!

    李杰读书的目的很明确,为的就是科举考试,因此他读的书,都是有针对性的!作为一名古汉语专业的研究生,向三经新义、论语、孟子等著作,在前世李杰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

    对于科举考试要考的科目,李杰最弱的就是刑律,宋朝的律法并不像现代法律这样条理清晰!宋代的律法,很多都和当地的习俗有所关联,很多法律,在各地的运用也各不相同,甚至在运用的时候,对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量刑标准,虽然显得更有人情味,但却不像现在法律那样严谨,所以,刑律这一科,算是科举中最难得一科了,李杰前世的记忆,对于这刑律,并没有任何优势!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除了刑律之外,兵法也是李杰的弱项,毕竟这也是前世李杰没有涉猎的领域!兵法之中的各种排兵布阵之法,也都需要李杰认真学习的!好在前一世,李杰就是学霸级别的,学习这些倒也不算吃力!科举考试中,要考的大经和兼经,有前世的记忆,对于李杰来说是最容易的,几乎不需要费多大的力气,也无需消耗太多的时间,但是对于别的学子来说,这两科可是最难考的,其它人在这两科上边,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

    再加上诗词这一科,李杰有着前世的记忆,在北宋往后,那些流传千古的名诗绝句可是不少,考试的时候,只需要应景应时,随便抄袭一篇,就能应付过去了,因此对于诗词,李杰也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这样一来,李杰只需要将精力,重点用在刑律和兵法上就没有问题了!这就是李杰参加科举考试,和别人比起来的优势所在了!有了这个优势,李杰等于是快了别人一步,所以对于能否金榜题名,李杰还是有信心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杰依然专心读书习武,每天毫不松懈!就这样过了七天,在第八天中午的时候,前往长安城的周侗回到了李家庄!周侗一回来,就对李杰说道:“杰儿,你收拾收拾,给你父亲说一下,明天我要带你外出一段时间,也是我对你最后的教导,这次回来之后,你就可以出师了!”说完这话,周侗还对着李杰哈哈一笑!

    李杰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就是准备些盘缠,拿几件换洗的衣服就好了!至于李华,对周侗他还是很放心的,知道周侗要带李杰出去历练,自然不会阻拦!

    到了第二天,李杰和周侗两人骑着骏马,离开了李家庄,朝着长安城赶去!从李家庄到长安城,也就几十里路程,骑着骏马,一早出发到中午的时候,就赶到了长安城!来到了长安城,周侗竟然直接带着李杰,来到了长安城西郊的京兆军军营!

    京兆军属于禁军,是驻扎在京兆府的正规军,因为永兴军路和西夏接壤,京兆军也算是边军了!京兆军有三万人,骑兵五千,其余的都是步兵,由京兆府同知掌管军权!

    京兆府同知刘振是文官,虽然说是京兆军的主帅,但却不管京兆军的训练,只是管着京兆军的调动和布防,甚至没有战事,刘同知都不会来军营,平时也在长安城住,虽然在军营中有他的大帐,但是他却几乎不来军营!或许这也是宋军战斗力底下的原因所在吧!

    平时在军营实际掌管军权的是一个正六品官阶拱卫大夫的武官,担任步兵厢指挥使,掌管两万五千步兵,还有两个从六品的左武大夫担任骑军军指挥使,各自掌管两千五百骑兵!

    按照宋朝的军制,三人为一小队,三小队为一中队,五中队为一大队,每个大队设,押官、队头、副队头、左右?咂煳甯鼍?伲?由先?铀氖?琶魇勘??还参迨?耍?饩褪撬尉?凶罨?镜恼蕉返ノ唬?渲醒汗僖话闶钦?牌肺涔伲?油泛透倍油范际谴泳牌罚?笥?咂煲话悴凰愎伲?荒芩闶切±舳?眩

    宋朝各级衙门都有官和吏两种编制,官就是正式编制,而吏只是衙门主官临时雇佣的,吏是没有品级的!就比如水浒宋江曾经担任的押司,就是一种没有品级的小吏,虽然也在给朝廷工作,但是却只能算是编外人士,是上不了台面的!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在大队的上边就是“都”每两队为一“都”,共一百人,指挥官是都头,一般是从八品武官!“都”之上就是营,每五“都”为一营,共五百人,指挥官是营指挥使,正八品武官,如果是骑兵就会高一级,为从七品武官,营指挥使也叫都虞侯,比如水浒里面那个被林冲杀掉的陆虞候就是正八品武官!

    营上边是军,每五个营为一军合计两千五百人,指挥官是军指挥使,步兵一般是从七品或者正七品武官,骑兵一般是正七品或者是从六品武官!

    军之上是厢,每十个军为一厢,共两万五千人,指挥官是厢指挥使,一般为正六品或者从五品武官担任!

    而驻扎在长安城西郊的京兆军,其实就是一厢步兵和两军骑兵,合计三万人!这三万人就是防备西夏的大军!由京兆府同知掌管军权!京兆府属于上等府,知府是正四品文官,而京兆府同知和京兆府通判,比知府低一级,是从四品文官!

    这也是宋朝的特色了,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宋朝的军权基本都是文官掌控的!很少有武将单独掌握兵权的情况!其实岳飞最后的下场,也和武官直接掌控军权,有着很大的关系!宋朝凡是单独掌控军权的武将,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就算是宋仁宗无比支持和信任的狄青,最后的下场也不是很好,所以宋朝军队的军权,一般都掌控在文官手中,武将只能作为副手,这是宋朝军队独有的特色了!自古武死战,文死谏,宋朝让文官掌控军权指挥战斗,军队如何会有强悍的战斗力!

    看着师父周侗直接带着自己来到了军营外面,李杰眉头紧锁,不知道周侗带自己来这里做什么?难道是要带自己参军不成?李杰知道,自己为一的出路就是科举,在宋朝武将是没有地位的,所以他当然不想当兵了,因此李杰眉头一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