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晋血山河 > 第387章 不大想活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郑永是荆州小有名气的匠人,擅长制墨,他制造的墨总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写出来的字墨迹黑而润,十余年不掉色,靠着这一手艺,他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可现在,他发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此时的他正置身于一座作坊中,呆呆的看着大批工人在自己面前忙活……

    一辆马车驶进来,从车上卸下了十几大筐黑不溜丢的玩意儿,掀开盖在上面的布可以看到,那是一筐筐的烟灰。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有人将烟灰倒在进眼极细的筛子里,小心翼翼的筛着。随着筛子筛动,粉末状的烟灰从筛子眼处落下,较大的颗粒则留在了筛子上。筛完后,那些极细的粉末马上被拿走,而较大的颗粒则被倒到碾子上……

    反复的碾,直到碾成极细的粉末为止。

    那些极细的、黑漆漆的粉末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变成了一坨坨黑不溜丢的、黏黏的玩意儿,有人还抡动木锤反复的砸,不小心还以为他们是在打年糕……

    当那一坨坨“年糕”被捶打得细洁柔软后,便被取了出来,有人操刀,将它们切成一小块一小块……

    他越看越觉得眼熟,同时又越看越懵,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问李睿:“大司农,这作坊到底在做什么?”

    李睿说:“制墨啊。”

    郑永呆了呆:“制……制墨!?”

    李睿说:“对啊,这么明显你都看不出来吗?”

    郑永指着那一筐筐的烟灰:“大司农从何处收集到这么多烟灰?这得点多少盏油灯才……”

    李睿直接打断:“没点油灯,直接从烟囱和炭窑里刮的。”

    塔读@读小说

    李睿眨巴眨巴眼睛:“墨啊,不是墨还能是什么?”

    郑永怒吼:“这也叫墨?这也叫墨!?”

    李睿也不废话,直接从上面切开一小块,让人拿来清水,丢进清水里搅啊搅,很快清水便变成了墨水。觉得清水太多了,字迹可能会比较淡,他又往里面加了一小块,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他是懂得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种操作的!搞定后他拿来一张白纸,叫来一名俊秀的后生:“给我写!”

    后生小心的问:“大人,写什么?”

    李睿说:“随便写几个字,只要不是骂我娘的就行了。”

    小后生自然不敢骂他娘,当下挽起袖子提起毛笔,吸饱了墨水然后在上面一挥而就,八个狂放中带着一种凌乱美的大字跃然纸上。

    李睿当即就念了出来:“逮住蛤蟆,攥出尿来……好字,好字!”

    小后生的脸刷一下就变得比墨汁还黑了,捂着胸口一副要心肌梗塞了一样:“大人,这八个字念作‘前程似锦,既往开来’!”

    李睿呃了一声,说:“看走眼了,抱歉,抱歉!”说是抱歉,可却是半点歉意都欠奉。

    小后生刷一下抢过那幅字跑得远远的,没脸见人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李睿拿起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三个字。

    许浑凑过来,好奇地问:“大人,这三个字念啥?”

    这回轮到李睿面色发黑了:“什么三个字?这明明就是一个字好不好!”

    许浑惊讶:“原来这三个字是要凑一块念的?这个字念啥?”

    李睿咬牙切齿:“猛!”

    许浑冲他竖起一根大拇指:“好字,好字!整个字张牙舞爪的,果然很猛!”

    李睿真的想一笔捅进他那鼻孔里,直接捅死他算了。

    看样子自己这毛笔字还是上不了台面,他也只能强行挽尊,转移话题:“那个,郑师傅啊……”

    郑永行礼:“草民在。”

    李睿指向自己还没有用完的墨水:“这墨水够黑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郑永老老实实的回答:“够黑。”

    李睿问:“写出来的字字迹够显眼够醒目不?”

    郑就说:“十分显眼、醒目!”

    李睿笑眯眯的问:“既然够黑,写出来的字够显眼够醒目,那它怎么就不能叫墨?”

    郑永:“……”

    这问题可没法回答啊!

    沉默良久,他识相的转移话题:“大司农既然已经掌握了制墨技术,那为何还要召草民前来?”

    李睿捏着下巴说:“制墨技术我确实是掌握了,不过我对做出来的东西并不满意。我试用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墨那味道有点儿刺鼻,调成墨汁后放置时间稍长就容易沉底,最最重要的是,成本还是有点高……”

    郑永看着十几条壮汉抡着木锤奋力锤打墨胚,默默的在心里估算着那样一坨玩意儿能够做成多少锭墨,不动声色的问:“不知道这样一锭墨成本几何?”

    李睿说:“哦,我计算了一下,相当于以前的二十分之一吧,以前买一锭墨的钱,现在能买二十锭。”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东汉和魏晋时期,造纸的原料主要是各种树皮,比如说桑树皮、山桠皮、楮树皮、构树皮、青藤皮等等,其中数桑树皮用得多。不过在古代,桑同样是宝贵的材产,因为它可以产出桑叶,用来养蚕,所以产出树皮用来制纸那只是附带的,这就注定了哪怕是用得最多的桑树皮,数量也很有限。至于其他树的树皮,就更少了,桑树好歹还能大规模种植,产量是有保证的,而其他树全是野生的,能弄到多少全看你的本事。材料有限,产量自然有限,而产量有限的结果就是价格昂贵,这是必然的。像这个作坊这样成筐成筐地抬料进来往池子里加,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呢!

    他问作坊生产总管:“你们用什么料制纸啊,原料怎么如此充足?”

    总管回答:“稻草、麦秆、芦苇,还有少量的树皮,怎么啦?”

    钟师傅直接就想跳进池子里把自己淹死算了。桑树树皮产量有限,可是麦秆、稻草、芦苇这些,那还不是要多少就有多少!照他们这样整法,纸的价格不给打穿地板那才是怪事了!

    洛阳纸贵即将成为古老的传说,永远不可能再重现了。当几文钱就能买得起一大沓纸的时候,这纸想贵起来都难!

    造纸造墨的还有心情骂娘,那些造笔的则是连骂娘的心情都没有了,只想死。

    原因是那位可恶的大司农整出了一种见鬼的羽毛笔。你缺笔吗?从家禽翅膀上拔下一根羽毛削一削,蘸上墨水就可以愉快的书写了!大司农还号召大家都使用这种廉价到极点的羽毛笔,给朝廷节省开支,天子带头用,民间立马效仿,然后……

    然后那些用料名贵、做工考究的毛笔根本就卖不动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